便携式检测管道故障内检设备的超声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86744B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010209499.9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检测管道故障内检设备的超声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属于超声波定位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超声信号处理单元、通讯单元、外部接口单元、超声探测头发射/接收单元和电源单元;本发明可以通过通信模块、水声换能器实现与上位机的无线通信及水声通信功能,适用于陆地及海洋上;具有电源报警电路,实时的上报装置的供电情况,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充电;本发明采用便携式检测方式,大大的节省了安装布线的费用,大大降低了系统的造价。

    基于能量法的静态无功补偿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88090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010228414.1

    申请日:2010-07-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一种基于能量法的静态无功补偿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输配电技术领域,本发明装置包括:互感器组、滤波与信号调理模块、A/D转换模块、计算模块、存储模块、锁相环电路模块、通信模块、显示与键盘操作模块,本发明采用能量函数法评估和分析电网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通过建立预想事故集预测故障有可能对电网的稳定运行的影响,对电网状态进行科学、有效的实时的分析和评价,对电网的性能有尽可能全面的整体认识,从而定量的评估电网运行状态水平;本发明采用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改进粒子智能群算法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

    一种基于无功补偿的抑制混沌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9384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30480.7

    申请日:2012-02-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一种基于无功补偿的抑制混沌的控制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高电位板和晶闸管控制电抗器,还包括中央处理单元、无功补偿单元、混沌抑制单元、电源和通信模块;中央处理单元包括采样模块、预处理模块、检测单片机、记忆模块和综合处理单片机;无功补偿单元包括无功补偿处理器、无功补偿控制器和反馈采样模块I;混沌抑制单元包括混沌抑制处理器、混沌抑制控制器和反馈采样模块II。方法包括:采集三相相电压瞬时值和三相线电流瞬时值;计算电网运行参数;判断信号异常参数,将电网运行参数和异常参数送至LCD显示;控制晶闸管控制电抗器输出无功功率。本装置实时监视电网运行状态,提高无功补偿的安全性,降低由于无功功率补偿不当对电网的危害。

    一种混合风光互补抽水蓄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84039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300964.4

    申请日:2011-09-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30 Y02E10/22 Y02E10/72 Y02E60/17 Y02P80/1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风光互补抽水蓄能系统包括风光互补单元、控制器、直流负载、交流负载、逆变器和抽水蓄能单元;风光互补单元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和光伏阵列;抽水蓄能单元包括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上水池和下水池;所述控制器包括风光互补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电压/电流采样电路,电压/电流互感器组,断路器驱动电路和三个断路器。本发明将传统风光互补系统储能装置——蓄电池组用抽水蓄能发电系统代替,并在抽水蓄能单元使用可逆式水泵水轮机抽水或发电,并应用分段积分法对抽水蓄能单元的上水池进行能量的监控控制。本发明解决了使用蓄电池组价格昂贵,寿命短,环境污染等缺点,提高系统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降低系统建设和运营成本。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并网控制器及其转换开关投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64805A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110310309.7

    申请日:2011-10-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2 Y02E70/30

    Abstract: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并网控制器及其转换开关投切方法,属于风力和太阳能并网发电技术领域,包括:光伏阵列、风力发电机组、最大功率追踪电路、风机卸荷电路、直流/交流逆变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DSP、PWM驱动电路、SPWM驱动电路、串口通信模块、所述的并网控制器还包括转换开关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还包括锁存器、数/模转换芯片、数据选择器、模/数转换芯片、译码器和断路器驱动电路,本发明结构整体一体化,操作简单,大大降低设计成本;可避免额外线路和装置的损耗;通用性好,采集模块的抗干扰能力强,具有高效的测量和精确地显示数据,能使系统更好的高效、高质量的电量转换及资源被利用,经济效益乐观。

    一种风能、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37691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10186919.0

    申请日:2011-07-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8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能、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发电单元、逆变单元、并网单元、主控单元和检测单元,采用DSP构成的集成一体化控制单元,对各单元进行有效控制,采用神经网络对系统运行的状态参数进行预测,克服了控制指令执行滞后并网系统变化的缺点,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孤岛检测采用主动、被动结合的检测方式,提高了系统的防孤岛运行的能力。本发明不仅是将逆变电能送入电网,还能将电能就近供给本地的交、直流负载,减轻了电网的负荷压力,有利于提高电网的稳定运行的能力。当系统的输出电能小于本地负荷,电网还可向系统的本地负载供电,使得本地负载由系统电源和电网电源双重电源供电,提高了电源不间断供电的时间。

    一种定位海底管道机器人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86743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212901.9

    申请日:2010-06-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5/00 G01S3/80

    Abstract: 一种定位海底管道机器人方法及装置,属于管道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海底管道机器人压力波定位装置包括压力波发射装置和压力波采集与处理装置;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判断发射方式并按设定方式发送压力信号;步骤2、采集压力信号;步骤3、将滤波后的压力信号进行精过滤;步骤4、将固定时间的滤波信号分为一组;步骤5、这时间段数据进行实时辨识;步骤6、判断管内机器人的移动状态;步骤7、计算机器人在管内的位置;步骤8、当机器人前进至管道终端时结束,否则不断重复步骤4-7。本发明的优点:实现海底管道机器人的定位功能,完成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实时测定海底管道机器人的具体位置。管线周围的恶劣环境对本方法影响小。

    面向综合能源系统环境经济调度的监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2695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415722.2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综合能源系统环境经济调度的监测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综合能源系统技术领域。该系统及方法涉及分布式的多个智能终端、边缘服务器监测系统和综合能源系统;智能终端实时监控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状态,采集综合能源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数据并上传至边缘服务器监测系统,与邻居智能终端建立数据传输链路来传输综合能源系统中受当前智能终端控制的本地设备的输出功率与增量成本值,运行环境经济优化调度算法求解本地设备最优增量成本与最优设备输出功率,并下发控制指令至综合能源系统进行调节;边缘服务器监测系统,接收并显示综合能源系统实时运行状态数据,同时实现历史数据报表生成、运行经济性分析和能源拓扑监测功能。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多智能体负荷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3012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911403025.5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多智能体负荷调控方法,涉及智能微网环境下的负荷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区域电网内部的电力节点数据模型;考虑区域电网间的耦合关系,建立基于边缘计算的感知模型,感知联络线两端的电压与相角;计算区域电网间的线损,叠加区域电网内的发电与耗电功率得到区域电网的净有功功率;然后设定区域电网的目标函数;根据区域电网的目标函数推导区间电网经济效益最优目标函数;最后将区间电网的经济优化与负荷调整问题转化为分布式区域电网整体经济效益与区域间功率平衡耦合问题;将目标函数转化为增广拉格朗日函数,使用ADMM算法求解,实现电网系统负荷的调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