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长管内壁旋转挤压强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496293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0473510.1

    申请日:2020-04-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细长管内壁旋转挤压强化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次安装有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第三支撑座的导轨,第三支撑座底部固定有与导轨配合安装的滑块,且滑块与进给电机连接;第三支撑座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与旋转电机连接;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之间夹持被加工管件。加工时,先将支撑杆穿进被加工管件,支撑杆前端穿出被加工管件并安装滚压刀具;之后支撑杆在旋转电机驱动下做高速旋转运动,同时在进给电机驱动下由被加工管件中退出,滚压刀具在拉扭作用下实现对被加工管件内壁的旋转挤压强化,从而避免失稳现象的产生,具有提升强化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加工效率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安全设计的小型核岛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111092U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20718430.0

    申请日:2018-05-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安全设计的小型核岛结构,包括外层安全壳、设置于所述外层安全壳内的多个小型核反应堆,所述外层安全壳的壳顶内侧设有多个非能动氢气复合器,任一小型核反应堆外设有钢制安全壳,且所述钢制安全壳内还设有能够用于降低堆芯温度的喷淋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上述双层安全壳的结构,一方面保证小型核反应堆的安全,防撞击以及防止氢爆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提高整体小型核岛的经济性,降低造价,有效地解决了小型核反应堆安全和经济两者相互冲突的问题。

    一种固有安全的安全壳抑压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541968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21068700.0

    申请日:2015-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壳的抑压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有安全的安全壳抑压冷却系统,可在反应堆发生失水事故及蒸汽管破裂事故后对安全壳进行抑压及冷却。反应堆压力容器位于钢安全壳中,反应堆位于反应堆压力容器中,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下部布置于钢安全壳内最低标高位置的圆形堆腔中,钢安全壳的上部浸没在屏蔽水池中;钢安全壳内的上部空间为干井,钢安全壳内的下部空间为湿井,干井与湿井通过钢筋混凝土墙体及楼板分隔开形成各自独立的空间,连通管为干井与湿井唯一的连接通道;湿井的下部为抑压水池,湿井的上部为气空间。本实用新型可在反应堆发生失水事故及蒸汽管破裂事故后对安全壳进行抑压及冷却。

    直流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开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354672U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21041542.X

    申请日:2015-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堆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开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该系统设计有冗余的2个系列,每列包括辅助给水箱、喷洒器、给水滤网;安全壳的筒体段及上封头浸没于屏蔽水池中,反应堆布置于安全壳内最低标高位置;辅助给水箱通过给水管路与内置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直流蒸汽发生器的给水口连接,在给水管路上且屏蔽水池中设置有给水滤网,内置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路与设置于屏蔽水池中的喷洒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初期非能动直接注入给水和后期自然循环方式给水两阶段运行模式,向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持续给水,将反应堆余热转移至屏蔽水池,带出余热效率更高,更可靠。

    一种适用于可移动式浮动核电站平台的紧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387066U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20027030.1

    申请日:2015-0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适用于可移动式浮动核电站平台的紧固结构,包括螺栓柱本体、通过螺栓柱本体连接的平台、以及与螺栓柱本体相匹配的两个螺母,在所述的螺母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小螺栓孔,相邻两个螺母之间通过在小螺栓孔内安装小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根据实际的海上情况特点,对现有的紧固结构做出了改进:利用螺栓的旋紧原理,在螺母的端面上设置多个小螺栓孔、并通过配置小螺栓的结构方式,设置的多个小螺栓孔减少了主螺母的重量,同时利用小螺栓的均匀分布来将螺母之间的固定分散在螺母的端面,使得两个螺母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相互之间的受力面积加大,大大降低了螺母之间的松动可能性,增加了螺栓整体的密封性能。

    一种多用途的浮动核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826018U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20265652.3

    申请日:2014-05-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多用途的浮动核能装置,包括安装在安全壳内的反应堆,反应堆的热管道输送到汽轮机,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反应堆的热管道还直接连接到海水淡化系统、民用暖气系统、以及稠油开采系统,且汽轮机排出的高温热气经过二次管道输送到海水淡化系统、民用暖气系统、以及稠油开采系统。本实用新型将驳船承载的反应堆作为动力源,将其产生的动力进行导流,除了用于汽轮机发电以外,还用于海水淡化、供暖、稠油开采等,将核反应堆的动能进行了多样化处理,解决了目前的浮动式核电站只能用于发电的问题,丰富了能源的种类,有利于海上作业等特殊项目的复合式能源提供;采用经过驱动汽轮机的能源进行二次利用,大大提高了核反应堆的利用率。

    一种用于全密封泵的实芯耐压隔热屏

    公开(公告)号:CN218439910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1784271.7

    申请日:2022-0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全密封泵的实芯耐压隔热屏,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包括隔热屏本体,还包括:空腔,空腔设于隔热屏本体内部;材料,隔热材料填充在空腔内,且隔热材料为硬质材料以形成支撑;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小于空气的导热系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全密封泵的实芯耐压隔热屏,采用在空腔内填充具有高效隔热性能与承压性能的隔热材料,以此来提高隔热屏的隔热效果,并通过隔热材料实现空腔结构承压能力的补强,进而保证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可以兼具良好的承压和隔热性能;进行避免泵侧的高温向电机侧传递,导致绝缘、轴承性能下降,甚至失效,显著提高电机寿命;并保证压力边界完整性,减少隔热屏厚度,缩短泵机组的总高度。

    一种适用于海上浮动核电站的维修保障基地

    公开(公告)号:CN204516366U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20246289.5

    申请日:2015-04-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适用于海上浮动核电站的维修保障基地,包括浮动平台、通过锚链固定在海床上,在浮动平台上设置有动力定位系统,两个浮动平台的顶部通过高位平台连接,高位平台与两个浮动平台之间构成通道,该通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置有一个活动的封闭隔板,在浮动平台的底部设置有可以滑动的底部隔板,两个底部隔板伸出后拼合成整体。本实用新型尽可能的压缩常规能源的使用时间,将浮动电站的维修保障基地平台靠近平台布置,节省了浮动电站换料和大修的时间,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完成浮动核电站的大修和换料,提高了浮动核电站的核能的利用率和经济性。

    一种浮动式核电站的升降式平台及其构成的核电站

    公开(公告)号:CN204143883U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20637257.3

    申请日:2014-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浮动式核电站的升降式平台及其构成的核电站,包括平台支架,所述平台支架依次穿过上环梁、下环梁,所述下环梁固定连接在平台主体上,在上环梁与平台主体之间安装有液压油缸,在平台支架上设置有锁孔,在上环梁、下环梁上均设置有销孔,还包括与锁孔、销孔相匹配的插销。本实用新型一种浮动式核电站,可部署在沿海区域、浅海区域、孤岛附近,利用核能为海洋油气开发、沿海工业园区生产、孤岛开发等提供能源,由于核电站利用海洋平台固定在海底基岩上,不占用陆地面积,可根据能源需求采用不同的单元机组数配置,部署灵活,对海洋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