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70944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210187366.5
申请日:2012-06-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S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堆内构件,具体涉及一种吊具可互换的旋入式起吊结构。其结构形式为:在被起吊件的法兰圆周上开有承重齿为单层的花瓣式旋入起吊孔,起吊孔的下部为圆形孔,上部为花瓣形孔,在起吊孔中心位置开有一个吊杆定位孔;在起吊孔旁边的法兰面上开有一个吊杆限位孔。可根据需要在被起吊件的法兰圆周上均匀布置有一个、两个或三个该起吊结构。本发明可以实现吊杆的互换,该起吊结构占用空间少、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3047481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51455.3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L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压水堆堆顶结构的电缆桥架。它包括电缆桥和设在电缆桥桥梁上的连接架,还包括电缆桥支座,所述电缆桥的旋转端连接在电缆桥支座的上端,所述电缆桥与旋转端对应的另一端设有支腿,所述的连接架上设有可伸缩的连接杆。通过将电缆桥设置在顶盖吊具环形导轨钢管的上方,避免了电缆桥与吊具的干涉,从而在堆顶结构拆装时不需要拆除顶盖吊具,直接起吊即可。因此无需在反应堆开/扣盖时反复拆装顶盖吊具,减少了堆顶结构拆装的操作步骤,节省了堆顶结构的操作时间,从而提高了反应堆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8139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911407724.7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热管和燃料棒的一体化固体堆芯结构。本发明包括堆芯基体结构,热管,燃料棒,上部固定板,下部固定板,T型定位键,热管限位块;在堆芯基体结构内部设有燃料棒安装孔和热管安装孔,每一个热管安装孔外均匀的布置燃料棒安装孔;燃料棒和热管分别安装在燃料棒安装孔和热管安装孔内;上部固定板安装在堆芯基体结构顶部,下部固定板安装在堆芯基体结构底部,热管限位块安装在上部固定板与热管之间;T型定位键为T型板状结构,通过销子、螺栓来定位、连接固定堆芯基体结构、上部固定板、下部固定板。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制造安装,更有利于实现整个反应堆装置工程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18559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1058376.X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王仲辉 , 于天达 , 王留兵 , 张渝 , 李燕 , 方才顺 , 李浩 , 沈才芬 , 赵伟 , 曹阳 , 邓朝俊 , 何培峰 , 王庆田 , 鲁文斌 , 张宏亮 , 刘晓 , 徐良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叠型流量分配装置及分配结构,分配装置包括压力容器、堆芯下支承板和吊篮组件,吊篮组件安装在堆芯下支承板上,吊篮组件和压力容器之间形成下降腔,所述压力容器内在堆芯下支承板下方形成下腔室,还包括堆叠型流量分配板,堆叠型流量分配板上设置有若干流量分配孔,流量分配孔在竖直方向贯穿堆叠型流量分配板,流量分配孔包括上部的直孔和下部的锥孔,锥孔的上锥圆直径直接大于下锥圆直径,堆叠型流量分配板中心的锥孔沿着径向向外至堆叠型流量分配板外侧的锥孔的上锥圆直径和下锥圆直径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反应堆堆内构件导致堆芯入口流量分配不均且结构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48219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1911381234.4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包括锁扣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旋转轴、螺旋弹簧及压环;所述旋转轴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操作杆插孔;所述旋转轴下端设置有突出键;所述锁扣件的上端设置有插孔,还包括内槽;所述压环呈筒状,且压环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两个C形槽,各C形槽由三个槽段组成:水平段,两段竖直段;还包括连接在旋转轴上的定位销;所述螺旋弹簧设置在压环中,且螺旋弹簧的下端作用在锁扣件的上端,螺旋弹簧的上端作用在螺旋轴上。本连接结构的结构设计使得在压紧筒组件的上方,即可实现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之间的连接和分离操作,达到远距离改变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连接状态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986283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711469026.0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堆堆内构件整体式吊篮筒体结构成形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采用电熔增材制造技术,制造出反应堆堆内构件整体式吊篮筒体反应堆堆内构件整体式吊篮筒体结构成形方法;取消了各类板材、锻件以及焊材的生产,缩短了采购周期;取消了所有焊缝,包括吊篮筒体所有的全焊透连接焊缝和钴基合金耐磨堆焊技术,避免了结构的焊接变形,提高了成形质量;采用了整体成形的吊篮筒体,结构连续性好,力学性能更好;整体成形的吊篮筒体的结构材料性能均匀,尤其是结构厚度方向材料性能无差异;制造周期大幅度缩短,制造工艺大大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18559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63704.5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李燕 , 张渝 , 何培峰 , 钟元章 , 于天达 , 李浩 , 赵伟 , 王仲辉 , 杜华 , 黄慧剑 , 胡雪飞 , 王留兵 , 饶琦琦 , 邓朝俊 , 刘晓 , 张宏亮 , 张翼 , 辛素芳 , 吴冰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帽形引流的核反应堆堆内流量分配装置及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引导部、第二引导部和第三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第二引导部和第三引导部均为环形板且在竖直方向的截面均为圆弧结构,所述第一引导部、第二引导部和第三引导部上均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各个引导部的表面垂直,第二引导部设置在第一引导部内侧,所述第二引导部和第一引导部之间通过第二筋板连接,所述第三引导部设置在第二引导部内侧,所述第三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之间通过第三筋板连接。本发明所述分流板能改变冷却剂在下腔室的运动路径,预防冷却液在下腔室产生涡流,并使最终进入堆芯支承板时流量均匀,且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341467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86602.6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球形燃料和高温冷却剂的金属堆内构件,包括设置在上部的上围筒组件、设置在上围筒部件下方的堆芯围筒组件,上围筒组件和堆芯围筒组件之间可拆卸连接,上围筒组件内的压紧板下方设置有在轴向限位上层石墨的轴向定位装置,堆芯围筒组件包括堆芯围筒,堆芯围筒内壁上设置有2个以上沿着轴向上下平行排列的周向限位层,周向限位层由沿堆芯围筒内壁周向设置的多个周向限位件构成,2个以上周向限位层在周向方向限制设置在堆芯围筒内的石墨。本发明能够实现金属构件对设置在其内的石墨构件的包容和定位,防止温度变化引起的金属构件和石墨构件之间的移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2841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413258.3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公开一种基于热光伏发电的热管反应堆系统,包括形成模块化装置的热管反应堆电源主系统、热光伏发电机冷却系统、舱内压力维持系统、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废热导出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整体式耐压壳,热管反应堆电源主系统位于整体式耐压壳内中部,热光伏发电机冷却系统对称布置热管反应堆电源主系统两侧,热光伏发电机冷却系统位于整体式耐压壳上,舱内压力维持系统位于整体式耐压壳尾部的底部,温湿度控制系统位于整体式耐压壳尾部的顶部壁上;废热导出系统位于整体式耐压壳底部壁外。本发明的系统具有长寿期甚至全寿期无换料、高固有安全性、低噪音、高功率体积重量比、系统设备简单可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12010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407654.5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柴晓明 , 彭诗念 , 曾畅 , 王金雨 , 余红星 , 杨洪润 , 苏东川 , 李毅 , 李磊 , 吴舸 , 方华伟 , 成翔 , 黄捷 , 张宏亮 , 廖龙涛 , 全标 , 何晓强 , 娄聚伟
IPC: F02C1/05 , F02C6/00 , G21C15/253 , G21C15/25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开式气体布雷顿循环的热管反应堆及其运行方法,包括:反应堆、热管、压气机、气轮机、热管换热器和发电机;所述反应堆通过热管与热管换热器一端连接,所述热管换热器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压气机和气轮机;所述气轮机还连接有发电机,所述热管内还包括:热管蒸发段和热管冷凝段。本发明创新性地采用了热管技术代替了传统压水堆的反应堆冷却剂系统,采用开式布雷顿气体循环简化了反应堆动力转换系统及安全配套设施的设计,提升了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