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网槽阶进分级正压压型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9899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71679.2

    申请日:2022-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网槽阶进分级正压压型机,包括底板,底板的两侧对称设置两块侧板,侧板的侧壁上安装有多个限位板;底板上对称开设有多个弹簧固定孔,多个弹簧固定孔内均设置有固定柱,每根固定柱上均设置有一个压板,多个压板上均开设有限位缺口,多个压板的两端均嵌入限位板中固定;多个压板的上方设置有一个等高凸轮;底板上还开设有多个成型长槽,压板的底部设置有压料条。本发明通过等高凸轮的转动与压板以及压料板接触,挤压压板和压料板下移,底板上的成型长槽与压板上的压料条压入配合,对放置于底板与压板之间的丝网进行挤压,压料条能够在成型长槽中持续挤压,再放开对丝网的挤压,以此实现对丝网的持续挤压且避免丝网的变形。

    一种采用铀-氢化钇燃料的棒型燃料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1127626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1911414581.2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燃料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铀‑氢化钇燃料的棒型燃料元件,包括:包括:上端塞、包壳管、包壳管内涂层、气腔弹簧、垫块、若干块燃料芯块、燃料芯块涂层和下端塞;所述包壳管顶部与上端塞定位固定连接;所述包壳管下端内部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若干块燃料芯块,并形成芯块摞,所述芯块摞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垫块,所述芯块摞上端的垫块上部设置包壳裂变气体气腔;所述包壳裂变气体气腔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气腔弹簧;所述包壳裂变气体气腔下端的气腔弹簧与芯块摞上端的垫块接触;所述包壳裂变气体气腔上端的气腔弹簧与上端塞接触;所述包壳管底部与下端塞焊接连接;所述燃料芯块材料为铀‑氢化钇U‑YHx。

    一种基于热光伏发电的多用途热管反应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12841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413258.3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公开一种基于热光伏发电的热管反应堆系统,包括形成模块化装置的热管反应堆电源主系统、热光伏发电机冷却系统、舱内压力维持系统、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废热导出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整体式耐压壳,热管反应堆电源主系统位于整体式耐压壳内中部,热光伏发电机冷却系统对称布置热管反应堆电源主系统两侧,热光伏发电机冷却系统位于整体式耐压壳上,舱内压力维持系统位于整体式耐压壳尾部的底部,温湿度控制系统位于整体式耐压壳尾部的顶部壁上;废热导出系统位于整体式耐压壳底部壁外。本发明的系统具有长寿期甚至全寿期无换料、高固有安全性、低噪音、高功率体积重量比、系统设备简单可靠的优点。

    一种可实现热辐射散热的折叠式隔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8139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414644.4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热辐射散热的折叠式隔热装置。本发明包括收缩系统、上部导轨结构、隔热屏蔽结构、下部导轨结构,其中收缩系统包括基座、驱动电机、螺栓、链轮、限位块、链条、紧固件,驱动电机安装在基座上;驱动电机轴承一端安装链轮,限位块安装在隔热屏蔽结构上正对链轮位置;上部导轨结构、下部导轨结构分别安装在反应堆容器的上端和下端,隔热屏蔽结构安装在上部导轨结构和下部导轨结构之间。本发明布置在堆芯外围,通过结构闭合和收缩折叠即可实现反应堆保温隔热和辐射散热,有效简化反应堆结构并实现本发明的多用途应用。

    一种反重力方向流动的直接冷却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27311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811069152.1

    申请日:2018-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重力方向流动的直接冷却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解决了采用海水管连通大海的余热排出设计时,会导致海水侧的两相流动振荡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与反应堆的进出口形成循环的蒸汽发生器,连接在反应堆与蒸汽发生器之间的主泵,与蒸汽发生器并联连接的余热排出冷却器;所述反应堆出口与蒸汽发生器入口之间的管道为热段管道,反应堆入口与蒸汽发生器出口之间的管道为冷段管道;所述余热排出冷却器的底部入口通过入口管线连接到热段管道上,余热排出冷却器的顶端出口通过出口管线连接到冷段管道上;所述入口管线上设置有一次侧入口电动阀,所述出口管线上设置有一次侧出口隔离阀。本发明能够避免两相流动振荡,余热导出的效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