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蛋白基纳米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2224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127264.8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蛋白基纳米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方法以天然蚕丝为原料,通过诱导丝蛋白水溶液凝胶化,首先形成高强度丝蛋白凝胶,然后通过浸泡能诱导丝蛋白发生构象转变的有机溶剂对丝蛋白凝胶进行熟化,最后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溶剂后干燥,便可制备得到具有高孔隙率和优良力学性能的轻质丝蛋白纳米多孔材料。本发明的制备过程简单、绿色环保、节能高效、成本低廉,且可以通过简单改变初始丝蛋白溶液固含量来控制最终材料的密度和孔隙率。制备得到的丝蛋白基纳米多孔材料具有生物降解性能,可应用于隔热保温、药物缓释、组织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适用于电池的导热相变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1777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58138.4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电池的导热相变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为:将无机片状填料和液态金属采用机械研磨的加工方法,通过力化学作用使得液态金属和无机片状填料均匀混合,得到了功能杂化填料;进而将功能杂化填料与水溶性高分子的水溶液均匀混合后以冰模板法制备得到双取向填料骨架;进而通过真空浸渍的方法将相变材料加入双取向填料骨架中,得到导热相变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设计制备模具从而构建了符合电池散热特点的导热路径;同时通过加入液态金属改性,使所述导热相变复合材料具有光热特性,能于低温下通过光热转化为电池提供合适的工作温度环境,从而提高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一种含有改性聚碳酸酯的PCR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5966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1673360.3

    申请日:2023-12-07

    Inventor: 林建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改性聚碳酸酯的PCR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含有改性聚碳酸酯的PCR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改性PCR聚碳酸酯余量补充至100%、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13‑18%、聚亚苯基砜树脂24‑29%、表面活性剂2‑4%、扩散剂1‑3%、增韧剂5‑8%、抗氧剂1‑2%、稳定剂0.5‑1%和钛白粉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有改性聚碳酸酯的PCR材料,通过多种组分的复配以及对回收聚碳酸酯颗粒进行改性制得,PCR材料的各项性能优良,产品质量更稳定,透明度高,熔化温度低,用其制备3D打印制品,产品的精度更高。

    一种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86813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790627.6

    申请日:2022-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及其应用,其包括将乙基纤维素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再按照一定比例添加油酸及添加氨水;加热蒸发至液体略呈棕黄色时保持40‑70℃下恒温;随后均质、按照油酸体积的1.5‑2倍补加氨水、补加去离子水当液体变为乳白色时,在粗均质乳液中添加中链甘油三酯,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即可获得终产品,该方法结合乳化‑溶剂蒸发法和相转变乳化法,流程短,成本低,适合大量制备绿色安全;避免了相转法中连续生产对复杂设备的需求,在包衣成膜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具备微应变监测功能的导电水凝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463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42271.8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微应变监测功能的导电水凝胶制备方法,在具有良好力学强度的水凝胶基体之上,通过稳定、高效的导电功能化工艺,在水凝胶表面制备出粒径均匀、分布紧密的银层,实现水凝胶基体的低电阻0.92Ω、高电导率导电功能,在兼顾原有的良好力学强度及韧性基础上实现了微应变的有效监测,在12.75ms的响应时间内,可准确监测到最小0.01g载荷产生的应变,本发明以系统化的导电功能化工艺为基础,突破传统导电水凝胶的微应变传感功能局限性,为包括气流监测等在内的微应变传感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