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持续性正压通气装置
    1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19599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710220067.X

    申请日:2017-04-06

    Inventor: 熊道存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泡持续性正压通气装置,包含液体容器、内导管、外导管、齿条、齿轮及旋钮;液体容器包含有一内空间;内导管设于内空间中且具有开口;外导管套设于内导管上、可相对内导管滑移且包含至少一与开口相连通的通孔;齿条纵向设置于外导管上;齿轮设置于内空间中且与齿条相啮合;旋钮可带动该齿轮旋转,该齿轮可驱动该齿条,从而使外导管将于内空间中向下或向上滑移。所述的气泡持续性正压通气装置可避免液体容器内的液体于调整管路中的气流压力的过程中受到污染,进而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

    带旁通管的气流换向元件和控制患者呼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92515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480039058.5

    申请日:2014-07-10

    Abstract: 利用过压下的气源(14)、特别是吸气气体的气流换向元件(1),用于选择性地产生来自或到一管接头(6)的气流(8),该管接头特别可以连接到患者气道,所述气流换向元件(1)被设计成主件(2)以及另外的分支件(3),该主件(2)至少包括流入区(9)、喷嘴区(15)和混合区(16),该流入区(9)将用于对气源(14)的连接的压力接头(4)连接到布置在混合区(16)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闭合出口孔(5),而分支件(3)将主件(2)的喷嘴区(15)连接到管接头(6),其中喷嘴(7),特别是喷射嘴被构型并且布置在喷嘴区(15)中,使得在出口孔(5)打开时,沿着通过主件(2)的第一流动路径(20)流动到出口孔(5)的气流(8),可以在分支件(3)中产生沿着第二流动路径(21)流动到出口孔(5)的气流(8),其中该第一流动路径起始于压力接头(4),顺序通过流入区(9)、流动区(28)、喷嘴区(15),并通过喷嘴(7)进入混合区(16),而该第二流动路径起始于管接头(6),并且顺序通过分支件(3)、通过喷嘴区(15)、并且通过混合区(16),其中该气流换向元件(1)还包括旁通管(18),该旁通管连接压力接头(4)和管接头(6),以便气流(8)可以沿着经由流入区(9)、旁通管(18)和分支件(3)的第三流动路径(22)流动,其中至少旁通管(18)和流动区(28)是通过至少一个闭合元件(19)可闭合的,以便气流(8)可以沿着第三流动路径(22)经由旁通管(18)绕过喷嘴区(15)中的喷嘴(7)。本发明还涉及控制患者呼气的方法。

    即用即制的个人供氧装置
    1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69212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83830.2

    申请日:2017-08-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氧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即用即制的个人供氧装置;其包括氧气制备机构、导气管和咬嘴呼吸器,氧气制备机构包括顶盖、上腔室、下腔室和控制室,通气管路包括上阀座、第一球阀芯、弹簧和下通气管,上阀座的顶端与出气管的输入端连通,下通气管的顶端和底端与上阀座的底面和下腔室分别连通,第一球阀芯位于上阀座的内部,还包括联动杆,给水管路包括上给水管、下阀座、第二球阀芯和下给水管,上给水管、下阀座和下水管依次连通;本发明可以利用制氧剂与水反应快速制取氧气以供所需,且便于携带,同时可以避免携带氧气容器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