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神经再生的活性多肽在材料表面共价接枝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42011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00230.5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神经再生的活性多肽及其在材料表面共价接枝的方法,将生物相容性的天然多糖或蛋白质溶解,冷冻干燥,经酸碱或乙醇变性处理得到天然生物材料支架,天然生物材料支架的羟基与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发生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酰基改性的生物材料;促进神经再生的多肽CRSYIG,CRSYIG-Biotin,CGQRKDP,CGQRKDP-Biotin,CFKIDKK,CFKIDKK-Biotin等通过硫醇-烯反应接枝到甲基丙烯酰基改性的生物材料。本发明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多肽改性后的生物材料能够协同促进神经再生。

    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反应制备脱细胞神经移植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1470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114698.5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反应制备脱细胞神经移植物的方法,包括:切取周围神经,剔除其外脂肪、血管及结缔组织,然后清洗;将清洗后的周围神经浸入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并置于高温高压反应釜中,通入CO2排出反应釜内空气,然后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取出周围神经;然后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将周围神经清洗,最后用蒸馏水浸泡。本发明方法大大减少了脱细胞过程中化学试剂的用量和浓度,反应温度低,作用时间短,反应次数少,可有效降低免疫原性,对神经结构破坏很小,不但保持了雪旺细胞基底板层的管状结构完整,神经基底膜管完整、通畅,还保留了在轴突再生中的板层素,具有很好的临床使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差异性组织工程化神经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27184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0640776.2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差异性组织工程化神经,包括类运动神经和类感觉神经,所述类运动和类感觉神经分别包括类运动神经外管和外管内的类运动神经纤维以及类感觉神经外管和外管内的类感觉神经纤维,类运动和类感觉神经外管表面或孔隙内分别包含有运动神经来源和感觉神经来源的施万细胞和/或成纤维细胞,类运动和类感觉神经纤维表面或孔隙内分别包含有跨突触信号分子Neuroligin‑1和Neuroligin‑2。本发明选择性地使用Neuroligin‑1特异性地促运动神经元突触重塑,Neuroligin‑2特异性地促感觉神经元突触重塑,提高了运动神经细胞和感觉神经细胞的修复效率。

    一种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技术制备壳聚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3442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710956888.X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技术制备壳聚糖的方法,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反应体系,使用强有机碱对甲壳素进行脱乙酰反应。本发明使用的超临界流体具有类似气体的较强穿透力和类似于液体的较大密度和溶解度,大大减少了碱的用量,二氧化碳对环境无污染,同时反应温度低、作用时间短(30min‑3小时),乙酰基和杂蛋白质祛除率高,可以得到脱乙酰度高(不低于92%)、蛋白质含量低(小于0.2%)、降解少的壳聚糖,显著提高了制备壳聚糖的效率,同时不使用水,大大减少废水排放。

    一种内壁具有取向性结构的多孔人工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10794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510078070.3

    申请日:2015-02-14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植入人体中的医用生物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用于修复神经损伤的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微图形技术和冻干模塑法相结合,提供一种有利于神经细胞粘附、生长的人工神经导管,该导管内壁具有取向性条纹结构,导管壁呈疏松多孔结构,使用时无需对导管侧壁进行缝合或粘接。为了制备该神经导管,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简单易行、适合规模生产的制备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