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49763B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110047238.6
申请日:2011-02-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7C203/00 , C07C2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催化反应生产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目的产物亚硝酸酯选择性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如下步骤:a)氮氧化物和氧气首先进入反应器I,与催化剂I反应生成含有NO2及未反应NO的流出物I;b)流出物I和C1~C4链烷醇进入反应器II,与ZSM-5分子筛催化剂接触反应生成含有亚硝酸酯的流出物II;c)含有亚硝酸酯的流出物II经分离后得到亚硝酸酯;其中,反应器I为固定床反应器,反应器II为旋转床超重力场反应器,旋转床超重力场反应器的转子上固定有ZSM-5分子筛催化剂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增产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709041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34889.1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03/00 , C07C20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标定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中亚硝酸甲酯浓度的标准气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亚硝酸钠溶液与无水甲醇进行混合、置换高纯氮气、滴加浓硫酸与冷却贮存。本发明的反应系统中用高纯氮气进行填充,使整体反应系统为常压、非真空状态进行安全操作,从而防止了混合溶液中甲醇挥发产生NO,而使整个反应向正向发生;并且制备的亚硝酸甲酯气体纯度高,可作为检测用亚硝酸甲酯标准气。
-
公开(公告)号:CN102649762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110046377.7
申请日:2011-02-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7C203/00 , C07C2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反应制备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目的产物选择性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氮氧化物、氧气和C1~C4链烷醇为原料,以装填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旋转床超重力场装置作为反应器,在反应温度为0~150℃,反应压力为-0.09~1.5MPa,C1~C4链烷醇与氮氧化物的摩尔数之比为1~100∶1,氮氧化物与氧气的摩尔数之比为4~50∶1条件下,原料在旋转床超重力场装置中催化剂接触反应,生成含有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流出物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增产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219691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010146819.0
申请日:2010-04-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7C203/00 , C07C2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除烷基亚硝酸酯中水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亚硝酸酯损失率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含有烷基亚硝酸酯的物流在温度-30~60℃,空速100~10000h-1,压力0.01~5.0MPa条件下,通过装有氧化铝、活性碳、硅胶、无水硫酸钙或无水氯化钙中至少一种吸附剂的固定吸附床,得到脱除水份的流出物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脱除烷基亚硝酸酯中水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480247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29057.9
申请日:2013-09-18
Applicant: 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D53/26 , B01D53/02 , C07C203/00 , C07C2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中的气体干燥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相连的氧化酯化塔(1)、冷凝器(2)、干燥装置和冷却器(5),所述干燥装置的底部依次连接有加热器(6)和循环机(7),所述冷却器(5)上部具有气体出口,其与所述循环机(7)相连,所述干燥装置与羰化反应单元相连;其中,在所述干燥装置和所述冷却器(5)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贮槽(8),其内部装有碱液。本发明所述装置再生过程中的吹扫置换中不存在对大气的放空,这样杜绝了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护了环境;同时减少了氮气的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整个工艺控制过程比较稳定,也便于化工人员的生产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219695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010146989.9
申请日:2010-04-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7C203/00 , C07C2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生产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目的产物烷基亚硝酸酯选择性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将氮氧化物、氧气和C1~C4链烷醇原料,分别进入旋转填料床反应器,在反应温度为0~150℃,反应压力为-0.09~1.5MPa,C1~C4链烷醇与氮氧化物的摩尔数之比为1~100∶1,氮氧化物与氧气的摩尔数之比为4~50∶1条件下,在旋转填料床反应器的旋转填料上接触反应,生成含有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流出物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增产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219693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010146987.X
申请日:2010-04-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7C203/00 , C07C2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烷基亚硝酸酯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目的产物烷基亚硝酸酯选择性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将氮氧化物、氧气和C1~C4链烷醇原料,分别进入超重力反应器,在反应温度为0~150℃,反应压力为-0.09~1.5MPa,C1~C4链烷醇与氮氧化物的摩尔数之比为1~100∶1,氮氧化物与氧气的摩尔数之比为4~50∶1条件下,在超重力反应器的旋转填料上接触反应,生成含有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气体流出物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增产烷基亚硝酸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408428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52652.7
申请日:2013-08-14
Applicant: 上海戊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7C69/96 , C07C68/00 , C07C69/36 , C07C67/36 , C07C203/00 , C07C2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工业合成气生产碳酸二甲酯的工艺,先将O2、CO、N2、NO和甲醇通入酯化系统中进行氧化酯化;酯化系统引出的重组分通入废水塔回收处理,酯化系统引出的轻组分经过压缩机Ⅱ通入羰化反应器进行羰化反应,羰化反应产物进入第二冷凝分离塔进行气液分离,分出的液相进入加压精馏塔精制,分出的气相驰放部分不凝气后通入酯化系统继续反应,所述驰放的不凝气则通入脱硝反应器;加压精馏塔塔顶轻组分进入甲醇回收塔进一步回收处理,加压精馏塔塔釜重组分则进入产品塔,产品塔塔顶引出碳酸二甲酯,产品塔塔釜引出草酸二甲酯;所述工艺过程具有设备投资少、环保、节能、催化剂效率高、原料利用率高等经济实用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73925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29440.8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上海浦景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7C203/00 , C07C2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硝酸甲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含NO气体、O2和甲醇为原料,将含NO气体、O2和甲醇输入至少一个酯化塔中反应,得到亚硝酸甲酯,硝酸和剩余的甲醇,其中剩余的甲醇在至少一个甲醇回收塔中回收,硝酸在至少一个硝酸回收塔中回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高效生成MN,提高NO转化率,增加MN收率并降低酯化塔塔釜加热量,并且系统排出的废水中不含硝酸。该发明彻底解决了利用NO生成亚硝酸甲酯过程中产生的硝酸废水问题,有益于环保,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生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936201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391579.X
申请日:2012-10-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化肥分公司
IPC: C07C201/04 , C07C20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亚硝酸甲酯的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该装置包括:皮带输送装置、溶解搅拌槽、用于储存亚硝酸钠的第一储槽、反应器、用于储存甲醇的第二储槽和用于储存硝酸的第三储槽以及精馏塔。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将亚硝酸钠、甲醇和硝酸三种溶液汇集到反应器,搅拌下充分均匀混合发生反应,从反应器流出的物料通过调节阀控制进精馏塔,经精馏塔气液两相分离后,气体和液体分别从气体出口和硝酸钠溶液出口送出,从精馏塔底部出来的硝酸钠溶液送硝酸钠干燥结晶装置作为副产品。本发明突破常规多反应釜间歇切换操作的理念,实现连续不间断生产,不仅具有工艺路线简短、操作安全、设计合理的特点,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