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改性形状记忆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8332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760010.9

    申请日:2017-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氧树脂改性形状记忆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属于水泥路面新型嵌缝材料技术领域,解决常规聚氨酯回复力小、强度低、抗裂性差、缺少形状记忆功能等问题。本发明先将脱水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与2,4-二异氰酸甲苯酯在80℃氮气保护下反应2小时合成形状记忆聚氨酯预聚体,然后在70℃加入不同掺量环氧树脂,逐滴加入1,4-丁二醇进行扩链,快速搅拌30分钟后反应得到改性复合材料,最后通过相转变温度、动态热机械性能、傅里叶红外光谱、力学性能、形状记忆性能等测试综合确定环氧树脂的最佳掺量。本发明制备的环氧树脂改性形状记忆聚氨酯可作为水泥路面嵌缝料,可提高嵌缝料的使用性能,减少路面破坏,从而提高水泥路面的服务品质。

    一种模拟隧道环境条件的汽车尾气降解效果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4554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10473.7

    申请日:2016-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1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模拟隧道环境条件的汽车尾气降解效果评价方法,属于隧道环境监测技术领域,解决目前评价隧道环境下光催化剂降解实验周期长、成本高、不直观、难以实时、可靠直接呈现光催化剂降解效果的问题。本发明模拟隧道环境,利用汽油发动机生成尾气,经测试室检漏后启动汽油发动机通入尾气,实时监测尾气各成分浓度变化,当各成分浓度达到预定初始浓度范围时,关闭进气阀门;记录尾气各成分初始浓度值,每间隔10分钟记录不同光源照射下尾气各成分浓度值,连续观测2小时,经统计分析测试结果,分别评价光催化剂对汽车尾气的降解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快速、直观评价光催化剂对汽车尾气的降解效果,为研发隧道环境下高效光催化剂提供可靠的实验条件。

    一种排水路面松散程度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0632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12425.0

    申请日:2016-0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2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水路面松散程度的测试方法,属于道路工程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测试方法具体为:在所测试排水路面同一车道的同一横断面上分别选取一处轮迹带上的松散区域和一处非轮迹带上的正常区域;取两份体积相同的细集料分别平铺在所选取的两处区域,并测量出细集料在两处区域的平铺面积;以细集料在两处区域的平铺面积之差与细集料在非轮迹带上的正常区域的平铺面积的比值作为所测试排水路面松散程度的评价指标,比值越大,表明排水路面的松散越严重。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排水路面的松散病害严重程度,且方法简单易行,便于现场施工操作。

    一种分析隧道内汽车尾气流动与浓度分布规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43191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589044.7

    申请日:2015-09-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隧道内汽车尾气流动及浓度分布规律的方法,属于隧道尾气监测领域,解决目前隧道内汽车尾气流动及浓度分布检测难度大、费用高、周期长、准确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先建立隧道内汽车尾气流动分析模型,动网格技术划分网格后,做出基本假设确定计算域,定义边界条件、初始条件,选定对应数学模型,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分析不同工况下整个隧道与匝道空间中心轴向断面汽车尾气流动及其各成分浓度分布规律,为隧道内通风设备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考察隧道路表附近尾气流动状况、成分、浓度梯度随时间分布规律,得到短时间内汽车尾气在近路表处湍流强度和尾气浓度云图,为在隧道路面和附属设施上应用光催化材料提供参考。

    一种基于组分层次上的沥青热分解行为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72091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10441313.6

    申请日:2013-09-2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深入到沥青组分层次上研究沥青热分解行为的新方法,属于火灾安全技术领域,解决目前沥青热分解行为研究难以深入的问题。先制备各组分试样,测定各组分含量,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技术测试沥青及其四种组分热分解性能,获取沥青各组分热分解试验数据,分析各组分热分解梯度分布特性及生成烟气的成份与释放规律;其次,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计算各组分热分析动力学参数,建立热分解动力学模型;最后,采用透射电镜、光电子能谱仪测试各组分热分解后残留物微观组织结构、成分及含量,研究沥青各组分热分解行为,并和沥青试样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揭示沥青热分解机理。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从本质上揭示沥青在高温环境下的热分解行为。

    一种基于组分层次上的沥青热分解行为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72091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41313.6

    申请日:2013-09-2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深入到沥青组分层次上研究沥青热分解行为的新方法,属于火灾安全技术领域,解决目前沥青热分解行为研究难以深入的问题。先制备各组分试样,测定各组分含量,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技术测试沥青及其四种组分热分解性能,获取沥青各组分热分解试验数据,分析各组分热分解梯度分布特性及生成烟气的成份与释放规律;其次,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计算各组分热分析动力学参数,建立热分解动力学模型;最后,采用透射电镜、光电子能谱仪测试各组分热分解后残留物微观组织结构、成分及含量,研究沥青各组分热分解行为,并和沥青试样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揭示沥青热分解机理。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从本质上揭示沥青在高温环境下的热分解行为。

    一种环保型阻燃沥青热解过程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71956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30012.3

    申请日:2013-09-2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环保型阻燃沥青热解过程预测的新方法,属于沥青路面阻燃技术领域,解决目前沥青材料热解过程预测准确性差、缺乏科学理论依据的问题,能够深刻揭示环保型阻燃沥青在高温环境下的热解行为。先按一定比例将环保型阻燃剂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沥青中,经充分搅拌,制备均匀、稳定的阻燃沥青试样;再采用热重分析仪进行试验,获取TG-DTG曲线、成炭率等数据;根据热分析动力学理论,经反应机理优化识别,确定阻燃沥青热解反应机理函数和转化率函数,求得阻燃沥青材料热解动力学参数,即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基于热解动力学参数和转化率函数建立一定阻燃剂掺量的阻燃沥青热解模型,利用该模型可获得阻燃沥青热解TG曲线,从而对沥青热解过程进行了预测。

    一种地聚物稳定废旧水稳碎石基层再生混合料的增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020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80433.0

    申请日:2025-01-1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地聚物稳定废旧水稳碎石基层再生混合料的增韧方法,属于路面基层再生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废旧水稳碎石基层再利用率低、废旧水稳碎石基层再生混合料抗裂性不足、韧性较差、严重缩短了路面使用寿命等问题。首先,使用地聚物代替水泥稳定废旧水稳碎石基层材料,增加再生混合料强度;其次,对胶粉进行预处理,并加入到废旧水稳碎石再生混合料中,增加韧性;最后,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和纳米压痕试验,结合图像处理技术评价胶粉对废旧水稳碎石再生混合料的增韧效果。本申请使用地聚物代替水泥稳定废旧水稳碎石基层材料,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提供混合料早期强度,使用胶粉提升废旧水稳碎石基层再生混合料韧性,减少路面裂缝,延长其使用寿命。

    一种水激发冷拌沥青混合料强韧性提升机理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019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80344.6

    申请日:2025-01-1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激发冷拌沥青混合料强韧性提升机理研究方法,属于沥青混合料性能增强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冷拌沥青混合料强韧性评价方法单一、过于依赖传统力学指标、难以揭示冷拌沥青混合料强韧性提升机理等问题。本申请首先对水激发稀释沥青进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弯曲梁蠕变劲度试验分析水激发稀释沥青的高、低温性能,通过荧光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观察沥青的表面信息及其化学键变化;再通过纳米压痕试验、单轴贯入试验和半圆弯曲试验,分析混合料的力学指标、抗剪性和抗裂性,综合分析水激发稀释沥青及其混合料加水前后的性能指标变化,揭示水激发冷拌沥青混合料强韧性的提升机理,有效提升其强韧性,减少路面开裂。

    一种道路沥青水分敏感性评价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622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913292.2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道路沥青水分敏感性评价试验方法,属于道路工程材料性能检测技术领域,解决目前道路沥青水分敏感性评价试验方法忽略了沥青膜与水分接触时间影响沥青水分敏感性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将沥青加热至流动状态,以硅片作为底片制备沥青膜试样;然后将沥青膜试样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玻璃培养皿中,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的环境箱中32h制得浸水沥青膜试样;其次对沥青膜试样进行原子力显微镜测试,用软件绘出浸水沥青膜表面三维结构图并计算平均粗糙度;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算浸水沥青膜试样的羟基和亚砜基的特征峰面积;最后绘制不同温度下的沥青膜物理吸水指数、化学吸水指数和平均粗糙度变化曲线,从而评价沥青在不同温度下对于水分的敏感程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