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益调制式脉冲成像激光雷达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904640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610010237.3

    申请日:2006-06-29

    Abstract: 增益调制式脉冲成像激光雷达系统,它涉及激光雷达系统领域,它解决了采用连续波激光器发射正弦波在对目标成距离像时限制了激光器的瞬时功率从而严重影响成像质量和测量范围的问题。本发明所述成像装置的脉冲激光器(2)发射出的光束经光学发射天线(1)整形后照射到目标上,回波脉冲通过滤光片(5)入射到用于获得像的强度值与光脉冲的往返时间成正比的目标强度像的强度成像仪(7)的光输入端,高压调制器(6)的单调变化式调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强度成像仪(7)的增益调制信号控制端,控制处理器(3)的曝光控制端连接强度成像仪(7)的开关控制端。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作用距离和成像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

    距离选通式激光3D成像雷达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869731A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610010238.8

    申请日:2006-06-29

    Abstract: 距离选通式激光3D成像雷达系统,它涉及一种距离像成像雷达系统,它解决了现有的采用连续波激光器进行3D成像作用距离近、距离像模糊的问题。脉冲激光器(6)发射出的光束经光学发射天线(7)整形后照射到目标上,经目标反射的回波光束经光学接收天线(17)和滤光片(15)后入射到选通型ICCD(14)的光输入端,同步控制电路(3)控制多级可变延时发生电路(18)输出各个延时信号给多路开关(19)的输入端,并控制选通型ICCD(14)的栅极选通。采用距离选通进行3D成像,可以采用大功率脉冲激光器,和已有的选通型像增强器,其器件通用性强,容易实现,而且达到的距离分辨率也较高。

    基于变压吸附捕碳与变温吸附的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1885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00430.5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变压吸附捕碳与变温吸附的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方法,涉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技术领域,基于变压吸附捕碳与变温吸附的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包括: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第三吸附塔、加热器、冷却器和高压二氧化碳储罐;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的输出端与第三吸附塔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第三吸附塔的第一输出端依次通过多个间冷器的热流体端与高压二氧化碳储罐的入口相连;第三吸附塔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泵分别与多个间冷器的冷流体端入口相连。本发明能够提高加装CCUS技术的经济性,提高捕捉到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利用率,实现低压二氧化碳高密度储存和实时热内循环。

    一种用于直接空气碳捕集的碳基固态胺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3156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487867.8

    申请日:2024-04-23

    Abstract: 一种用于直接空气碳捕集的碳基固态胺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碳基固态胺制备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吸附剂对空气中CO2捕集的吸附容量低,低浓度下CO2吸收速率低、对空气中水分耐受程度低,且原料加工与吸附剂制备工艺繁琐、循环再生能耗高,生产应用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所述方法是利用浸渍法对碳基载体进行固态胺负载的,具体包括:步骤1、将有机胺加入到扩散剂中,然后进行超声振荡得到均匀的胺溶液;步骤2、在氨溶液中加入活性炭,然后进行超声振荡,随后继续搅拌使胺均匀充分负载到活性炭上;步骤3、恒温干燥后得到碳基固态胺吸附剂。本发明属于材料化学与直接空气捕集技术领域。

    一种吸附式压缩超临界CO2热电联储联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590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458422.8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式压缩超临界CO2热电联储联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涉及能量储存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低压储气单元、压缩单元、高压储气单元和膨胀单元,且膨胀单元与低压储气单元连接;低压储气单元内设有吸附剂,用于吸附CO2;压缩单元用于将低压储气单元内解吸附的CO2压缩为超临界CO2;高压储气单元用于储存超临界CO2;膨胀单元用于使高压储气单元释放的超临界CO2膨胀做功。本发明利用CO2工质压缩储电和膨胀发电进行储电以实现电能的削峰填谷,同时利用CO2的脱附热和吸附热的结合进行储热以向外界供热,实现热电联储联供。而且,通过调控低压储气过程的吸附热和解吸附过程脱附热的内循环比例,可实现储能热电比的灵活调节。

    一种旋转电极雾化过程中产生的余粉再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04077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23848.3

    申请日:2024-05-20

    Abstract: 一种旋转电极雾化过程中产生的余粉再利用方法,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旋转电极雾化过程中产生的余粉再利用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无法利用的余粉,导致制粉的产率低,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并使得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的问题。方法:将余粉通过高能球磨破碎,随后与少量小粒径粉末及增强相进行混合,通过真空热压烧结直接制成棒材,完成旋转电极雾化过程中产生的余粉的回收。本发明回收后的余粉用于中小粒径金属粉与复合材料粉的制备。

    一种压缩气体储能系统动态运行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7038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458415.8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气体储能系统动态运行方法及装置,涉及压缩气体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压缩气体储能系统动态运行方法,包括:获取初始时刻高压储气单元的初始温度值和初始压力值;在压缩储能过程中,根据初始压力值确定末级压缩机压比,根据末级压缩机压比确定充气质量流量,确定下一时刻的温度值和压力值;在膨胀释能过程中,根据初始压力值确定初级膨胀机膨胀比,根据初级膨胀机膨胀比确定放气质量流量,确定下一时刻的温度值和压力值;将下一时刻的温度值和压力值作为初始温度值和初始压力值进行迭代循环。实现系统动态运行特性与高压储气单元运行特性的实时匹配,同时实现实际气体热力参数动态计算以及高压储气单元动态参数预测。

    跨临界与超临界耦合压缩CO2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322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0925468.6

    申请日:2022-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临界与超临界耦合压缩CO2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涉及能量储存技术领域,包括超临界储能发电单元和跨临界储能发电单元,跨临界储能发电单元包括第二低压储气罐,设有吸附剂填充区;超临界储能发电单元包括第一低压储气罐、第一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高压储气罐、第二换热器和第一膨胀机,第一低压储气罐的出气口经第一压缩机和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一高压储气罐的进气口,第一高压储气罐的出气口经第二换热器和第一膨胀机连接第一低压储气罐的进气口,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用于与吸附剂填充区换热。本发明通过将跨临界与超临界储能发电耦合,利用压缩热供应脱附热,利用吸附热供应膨胀前再热,大大提升电能输出与循环效率。

    一种通过调控显微结构优化TiAl合金精密加工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4859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393363.X

    申请日:2024-04-02

    Abstract: 一种通过调控显微结构优化TiAl合金精密加工性能的方法,涉及一种优化TiAl合金精密加工性能的方法。本发明通过精确控制TiAl合金的热处理温度和时间获得一种具有近等轴γ晶粒和α2/γ层片的混合组织,实现了TiAl合金微观结构和晶粒/晶团尺寸的精确调控;使得TiAl合金同时基于单相γ晶粒具有较高塑性和α2/γ层片具有取向脆性的特点,提高TiAl合金的精密加工性能和表面质量。采用金刚石刀具进行切割时,加工深度为3μm时,切削力仅为1.5N~3N,且表面粗糙度Ra控制在50nm以下;加工深度为5μm时,切削力仅为3N~5N,且表面粗糙度Ra控制在50nm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