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球式流量分配器
    15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650566U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20268933.5

    申请日:2012-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水型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堆下腔室冷却剂流量分配的椭球式流量分配器。该流量分配器为等壁厚的半椭球面,半椭球面边缘设置有法兰;半椭球面上均布有若干个流水孔,即相邻流水孔的孔间距相同。所述流水孔方向与法兰面垂直或沿半椭球面的法向,其形状为圆形。该流量分配器的材料为不锈钢。在法兰上沿圆周均布有若干个光孔,通过螺栓将流量分配器固定连接在堆芯下板下方。该分配器适用于堆芯测量由压力容器上封头引入,且通过径向支承键实现二次支承的压水型反应堆,其大大简化了反应堆下腔室结构,提高了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性,很好地解决了下腔式冷却剂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

    小直径管形结构用可锁紧式快装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401704U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521071107.1

    申请日:2015-12-21

    Abstract: 小直径管形结构用可锁紧式快装密封装置,2个分离半环(7)安装在小直径管形结构(1)的凹槽缩径段(12)上,分离半环(7)上安装连接销(6),连接销(6)插入限制环(5)内,使限制环(5)紧密地卡在分离半环(7)上,分离半环(7)卡在小直径管形结构(1)的凹槽缩径段(12)上不会松动脱落,小直径管形结构(1)通过分离半环(7)支承在管座(8)的台阶上。石墨密封环(4)安装在防转环(3)和限制环(5)之间,防转环(3)的表面进行了镀银处理,表面光洁,空心螺栓(2)拧紧时,不会带动防转环(3)转动,避免带动石墨密封环(4)转动而磨损了石墨密封环(4)的密封面。

    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的围板式集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055476U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20062746.6

    申请日:2013-0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的围板式集流结构,包括围筒(3)及设置在围筒(3)内且与围筒(3)连接的堆芯下板(1),堆芯下板(1)下端面连接有围板(6),围板(6)分隔围筒(3)内区域构成围板(6)内的中央一流程区域及围筒(3)与围板(6)之间的外围二流程区域,堆芯下板(1)设有若干个接通中央一流程区域的流水孔和若干个接通外围二流程区域的进水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提高了结构稳固性,并可实现超临界水冷堆的二流程方案。

    管板式双流程超临界水冷堆

    公开(公告)号:CN203055474U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20062747.0

    申请日:2013-0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管板式双流程超临界水冷堆,包括压力容器、吊篮筒体、进口接管、出口接管,在吊篮筒体内安装有上支承组件、堆芯上板、以及下管板,在下管板上方安装有与下管板平行的堆芯下板,在上支承组件上安装有多个控制棒导向组件,在堆芯下板与堆芯上板之间安装有多个一流程燃料组件和二流程燃料组件,其中一流程燃料组件经过连通管与压力容器的底部空腔连通,堆芯下板和下管板之间形成的密闭空腔与二流程燃料组件连通。本实用新型出口热套管结构实现了超临界态出口水与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壁的隔离,使得压力容器可以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堆内构件的设计实现了超临界水冷堆内的双流程冷却剂循环,提供了清晰的流程通道及合理的流场分配。

    吊篮下挂分体式一体化压水堆

    公开(公告)号:CN202650563U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20267503.1

    申请日:2012-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一体化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吊篮下挂分体式一体化压水堆。它包括压力容器筒体,其上设有压力容器顶盖,侧面与主冷却剂泵连接,其内部设有吊篮组件、吊篮组件上方为压紧组件,所述吊篮组件内设有燃料组件,吊篮组件下方设有流量分流罩,压紧组件内为导向组件,压紧组件上方为固定在压力容器顶盖上的控制棒驱动机构,该控制棒驱动机构固定在压力容器顶盖上。压力容器侧壁的整体双流孔,使得主泵与压力容器的冷却剂进出口结构简化,便于压力容器焊缝的在役检查。下挂式吊篮结构,安装在压力容器筒体的中下部,轴向尺寸大大减少,压紧组件的轴向尺寸也相应减少,整个结构得到简化,可靠性增加,安装拆卸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