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8874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92823.7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苏州亚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济宁亚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C1/32 , C07C13/70 , C07C17/00 , C07C17/269 , C07C25/22 , C07C22/04 , C07C201/12 , C07C205/06 , C07C209/12 , C07C211/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派瑞林系列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化合物1、化合物2与N,N,N',N'‑四甲基二氨基甲烷反应,得到双季胺盐;S2.双季胺盐、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消除反应,得到式Ⅰ所示通式的派瑞林系列产品;化合物1、化合物2、双季胺盐的结构式分别为式Ⅱ、Ⅲ、Ⅳ所示通式: 本发明采用各种苄卤与N,N,N',N'‑四甲基二氨基甲烷反应得到带有连接臂的双季铵盐;双季铵盐与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消除反应发生分子内的降解,释放N,N,N',N'‑四甲基二氨基甲烷时形成对醌二甲烷中间态,由于中间态的两个苯环π‑π共轭作用更倾向于发生面对面的关环反应,可以有效避免中间态首尾相接发生直链聚合副反应,大大提高了反应收率,能够高效制备派瑞林系列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4573467B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210276429.8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北京印刷学院
IPC: C07C227/04 , C07C229/60 , C07C201/12 , C07C205/57 , C07C201/08
-
公开(公告)号:CN11706958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0500759.0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合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05/45 , C07C201/12 , C07C255/56 , C07C49/84 , C07C45/64 , C07C255/41 , C07C253/30 , A01N37/48 , A01P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4‑硝基‑2‑三氟甲基苯乙酮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以4‑硝基‑2‑三氟甲基卤代苯和2‑氰基丙酸酯为原料,反应得到4‑硝基‑2‑三氟甲基苯乙酮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使得原料易得,收率高,无需危险的工艺步骤。#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704996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785350.2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上海沃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7C201/16 , C07C20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硝基苯酚的精制纯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纯度对硝基苯酚的精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对硝基苯酚粗品依次进行加热酸化溶解、加热脱色处理,然后趁热过滤、冷却结晶得到结晶物;对所述结晶物采用醇类溶剂进行复溶、过滤,减压浓缩、干燥即得到纯度高于99wt%的对硝基苯酚;本发明开发出了纯度更高、杂质更少、性状更好的对硝基苯酚产品,产品纯度可高达99.9%,达到优级纯要求;本发明产品表观性状呈白色晶体,产品表观性更好,区别于市场上的青黑色、棕色或褐色晶体产品;本发明方法原料易得,绿色环保,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424965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1670445.7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江苏广域化学有限公司
IPC: C07C209/32 , C07C211/47 , C07C211/52 , C07C201/12 , C07C205/06 , C07C205/12 , C07F3/02 , C07F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烷基苯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溴代烷基类化合物和镁屑混合,以得到中间产物A;步骤S2,将中间产物A和氯化锌混合,以得到中间产物B;步骤S3,先将中间产物B、间硝基溴苯类化合物及第一催化剂混合形成第一体系,再向第一体系中加入酸,以得到中间产物C;步骤S4,将中间产物C和还原剂混合,以得到烷基苯胺类化合物。该制备方法路线更简单,操作简洁,副产物更少,原料更简单易得,成本更低,且收率更高,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01922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94294.3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东北师范大学
IPC: B01J31/18 , C07C45/62 , C07C47/542 , C07C201/12 , C07C205/06 , C07C253/30 , C07C255/50 , C07C41/20 , C07C43/205 , C07C17/354 , C07C25/02 , C07C29/20 , C07C33/20 , C07C47/02 , C07B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钯‑多金属氧酸盐自组装亚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在烯烃选择性加氢中的应用,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负载型催化剂使用条件苛刻、有效加氢位点缺乏、活性金属易于团聚/烧结、活性相易于渗出、合成复杂、污染环境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将钯前驱体在多金属氧酸盐、脂肪酸、脂肪胺和有机溶剂的混合体系中进行反应,得到钯‑多金属氧酸盐自组装亚纳米线材料。该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制备的钯‑多金属氧酸盐自组装亚纳米线具有独特的几何和电子性质,包括高密度的活性位点、低配位环境以及合适的表面电子特性;能够作为烯烃选择性加氢催化剂使用,且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7096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52646.7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烟台大学
IPC: B01J31/22 , C07F17/02 , C07C29/143 , C07C33/22 , C07C33/20 , C07C33/46 , C07C41/26 , C07C43/23 , C07C37/00 , C07C39/11 , C07C37/07 , C07C39/08 , C07C39/14 , C07C39/12 , C07C201/12 , C07C2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铱配合物功能化纳米石墨烯催化剂、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铱配合物功能化纳米石墨烯催化剂技术领域。通过新的酰胺配体N‑(4‑氨基苯基)吡啶酰胺修饰和金属‑铱配位的两步策略,制备了新型有机铱(Ir)配合物功能化的纳米石墨烯催化剂Ir‑PyPh‑GC。Ir‑PyPh‑GC在40℃低温下对各种羰基衍生物的加氢反应显示出超高的加氢活性和可回收性,有利于降低Ir配合物的应用成本,提高其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61854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0181277.3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B01J27/24 , B01J35/10 , C07C45/38 , C07C45/39 , C07C201/12 , C07D307/42 , C07D307/46 , C07C47/54 , C07C47/542 , C07C47/575 , C07C47/55 , C07C47/232 , C07C49/78 , C07C205/44 , C07B4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基炭材料,尤其涉及一种高催化性能的生物质基炭泡沫及其制备方法,以可发酵的淀粉基原料为前驱体,利用酵母发酵使其产气膨胀,同时添加微胶囊化的活化剂或掺杂改性剂,然后通过炭化热处理,制备获得生物质基炭泡沫。以及上述生物质基炭泡沫在制备醇类化合物选择性氧化反应催化剂中的应用。本发明发明技术绿色经济、工艺流程简便易于放大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所制得的炭泡沫块体材料具有发达的多级孔结构、大比表面积、丰富的多元杂原子共掺杂和优良的抗压强度,对多种醇类化合物的选择性氧化反应均表现出优异的催化转化率和选择性,而且具有优良的回收循环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00364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460658.5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上海璨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C201/08 , C07C205/44 , C07D231/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Ensitrelvir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使用廉价可以大规模获取的2,4‑二氯苯甲醛替代4‑氯‑2‑氟苯甲醛作为起始原料。使用高选择性的甲基化试剂2,2,2‑trichloromethylacetimidate或三甲基氧鎓四氟硼酸或或原甲酸三甲酯作为甲基化试剂,高选择性(可达100%)的生成N‑2取代的中间体。
-
公开(公告)号:CN11698699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62055.X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山东艾孚特科技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C07C201/04 , C07C20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绝热合成亚硝酸异丙酯的方法,在常温常压下,以亚硝酸钠、异丙醇、硝酸为原料,以水为溶剂,通过控制三种原料的进料体积流量,在换热器中预热或预冷到反应温度,在微筛孔反应器中进行混合,再在绝热反应管中进行反应,最终得到亚硝酸异丙酯;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非常短,产物收率和纯度高,收率达到97%以上,纯度达到98.5%以上,生产成本低,反应过程安全可靠,对环境友好,解决现有的亚硝酸异丙酯的制备方法存在的反应不易控制、用水量较大、危害性较大的技术问题,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