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9059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36287.1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IPC: C07C201/12 , C07C205/11 , C07C17/093 , C07C2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代甲苯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采用TNT为反应原料,在催化剂、配体、添加剂、氟源等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待反应完全后经重结晶或柱色谱分离得到氟代甲苯类衍生物。本发明方法步骤少、易纯化,操作简单,收率高;本发明首次采用氟代脱硝的方法由TNT直接制备氟代甲苯类衍生物,克服了TNT对碱不稳定、副反应多的技术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46368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14785.6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北方民族大学
IPC: B01J31/22 , C07C1/32 , C07C15/14 , C07C17/263 , C07C25/18 , C07C41/30 , C07C43/225 , C07C201/12 , C07C205/06 , C07C253/30 , C07C255/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素气凝胶负载催化剂催化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纤维素气凝胶(GPA);S2、制备改性纤维素气凝胶(M‑GPA):将步骤S1中获得的纤维素气凝胶放入含有无水乙醇、冰乙酸、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液的烧杯中,室温下浸泡8‑10h;浸泡完成后,用蒸馏水水洗至中性,之后用叔丁醇置换,室温下放置12h,放入冰箱冷冻24h,取出后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在80℃下冷冻干燥72h后取出,获得改性纤维素气凝胶。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纤维素气凝胶负载催化剂催化Suzuki‑Miya ura偶联反应的方法,保证了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产率的同时,实现了醋酸钯催化剂的多次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试验成本,同时推动了负载型醋酸钯的研究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82449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1910144678.X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盐城师范学院
IPC: C07C45/68 , C07C49/782 , C07C253/30 , C07C255/56 , C07C201/12 , C07C205/45 , C07C49/86 , C07D307/56 , C07D213/50 , C07D241/12 , C07C49/213 , C07C49/203 , C07C49/04 , C07C255/17 , C07C49/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偶联反应在制备碳‑碳键结构化合物中的应用,主要提供了一种烷基铟化合物与卤代物反应,得到相应碳‑碳结构产物,该工艺产率良好,具有宽的官能团耐受性和良好的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21310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011476148.4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河北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7C255/03 , C07C253/14 , C07C51/08 , C07C53/128 , C07C51/60 , C07C67/08 , C07C69/24 , C07C201/12 , C07C205/42 , C07C69/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2,2‑二甲基丁腈、其衍生物及合成方法。所述2,2‑二甲基丁腈的合成方法为:溶剂中,超声条件下,2‑氯代‑2‑甲基丁烷和氰化物,在催化剂与助催化剂,或催化剂、助催化剂与缚酸剂的作用下进行取代反应,得2,2‑二甲基丁腈;所述催化剂为硬脂酰肌氨酸盐、月桂酰肌氨酸盐或油酰肌氨酸盐中至少一种,所述助催化剂为冠醚化合物或聚乙二醇。本发明通过特定的合成工艺,制备得到了纯度可达99%以上,收率大于88%的2,2‑二甲基丁腈。以2,2‑二甲基丁腈为原料,经水解可制备得到2,2‑二甲基丁酸,将2,2‑二甲基丁酸经酰化反应、或酯化反应可制备得到2,2‑二甲基丁腈的衍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4034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228077.5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嘉应学院
IPC: C07C45/28 , C07C49/786 , C07D311/86 , C07C49/788 , C07C201/12 , C07C205/45 , C07C253/30 , C07C255/56 , C07D213/50 , C07C49/807 , C07C49/782 , C07C49/84 , C07C49/76 , C07C49/6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方法学领域,具体涉及二价钴盐催化的芳基烷烃直接氧化合成芳基酮类化合物的方法。钴催化的芳基烷烃直接氧化合成芳基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芳基烷烃为反应底物、以过硫酸氢钾(PMS)为氧化剂、以六水合硝酸钴(Co(NO3)2·6H2O)为催化剂,在水和亲水性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中通过自由基反应制备得到产物芳基酮类化合物。本发明使用Co(NO3)2·6H2O为作为催化剂催化PMS产生自由基将芳基烷烃上的碳氢键直接氧化为酮,反应活性高,而且反应能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时间短,目标产物的收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38579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80205.6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北京印刷学院
IPC: C07C205/45 , C07C201/12 , C07C201/16 , C07C67/00 , C07C67/48 , C07C67/56 , C07C69/21 , H01L51/30 , H01L51/46 , H01L51/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并菲类电荷转移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以3,6‑二乙酯基‑2,7,10,11‑四戊氧基苯并菲和2,4,7‑三硝基‑9‑芴酮复合而成的电荷转移复合物。该复合物具有体心立方相(BCCphase)、Frank‑KasperA15相、双螺旋相(DGphase)、柱状相等复杂自组装结构。该电荷转移复合物可以由简单分子形成复杂相态转变,且可以通过调节温度改变其相态结构,从而改变其电荷传输效率,在作为有机薄膜晶体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太阳能电池等光电器件中的电荷传输材料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36827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16063.7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盐城师范学院
IPC: C07C253/30 , C07C255/54 , C07C201/12 , C07C205/37 , C07D213/68 , C07D317/54 , C07D30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新的通过无过渡金属催化实现溴代芳烃与醇反应合成烷基芳基醚的应用,其包括如下步骤: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仅以溴代芳烃、醇、叔丁醇钠与溶剂为反应物料,将上述反应物加入到配备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室温搅拌反应4小时,得到烷基芳基醚类化合物。另外,本发明整个过程绿色、高效且易于操作,是一种合成烷基芳基醚类化合物的好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34046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149071.9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江西亚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C07C201/12 , C07C201/16 , C07C205/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eissert吲哚合成反应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学领域。本发明提供的Reissert吲哚合成反应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反应式如下:包括如下步骤:将化合物1、化合物2、碱以及反应溶剂混合,反应,后处理,即得化合物3以及化合物3’,其中,反应溶剂为乙醇与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本发明提供的Reissert吲哚合成反应中间体的合成方法能够在保证高收率的前提下,有效缩短反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31833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46394.7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B01J31/06 , B01J31/02 , B01J35/10 , C07B41/06 , C07C45/46 , C07C201/12 , C07D307/46 , C07D33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聚合物基离子液体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是在无模板剂的前提下,以二乙烯基苯与含氮配体一步溶剂热共聚合成多孔聚合物基体,后经接枝和离子交换得到所述的固体酸催化剂。合成的固体酸具有丰富的纳米孔和强酸度。其中,功能基团的引入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酸度和催化活性。本发明的催化剂在多种芳醚与不同酸酐的傅克酰基化反应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适用范围比较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683926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910952918.9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C07B41/12 , C07C67/11 , C07C69/78 , C07C69/75 , C07C69/608 , C07C201/12 , C07C205/57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羧酸芳基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如式a所示的化合物A,如式b所示的化合物B,有机钯配合物,以及银盐;有机钯配合物由钯化合物和含氮配体复合形成,含氮配体包括:邻菲罗啉类化合物和/或联吡啶类化合物;将化合物A、化合物B、有机钯配合物和银盐在反应溶剂中进行混合,并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反应,获得如式Ⅰ所示的羧酸芳基酯类化合物。该方法同时使用有机钯配合物和银盐,实现了羧酸和卤代芳烃的直接选择性C‑O偶联,适用多种羧酸底物和卤代芳烃底物,兼容性广,产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