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部件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65639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0980138198.7

    申请日:2009-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5/10

    Abstract: 第一无源部件(10A)包含:具有一个不平衡输入端子(12)的一个不平衡线路(14);与该不平衡线路(14)相对安装且具有两个平衡输出端子(第一平衡输出端子(16a)和第二平衡输出端子(16b))的一个平衡线路(18);以及形成于该平衡线路(18)和固定电势(例如地电势)之间的电容器(20)。另外,满足关系式d1>d2,其中d1为不平衡线路(14)的物理长度以及d2为平衡线路(18)的物理长度。

    薄膜电容器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32828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780015430.9

    申请日:2007-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2 H01G2/14 H01G2/16 H01G4/005 H01G4/01

    Abstract: 第一电极图形(18A)包括沿着第一电介质薄膜(22A)的纵向连续延伸的第一引出电极部分(24A),每个从第一引出电极部分(24A)延伸并基本上垂直第一引出电极部分(24A)的多个第一电容器电极部分(26A),以及布置在第一电容器电极部分(26A)之间并且连接到第一电容器电极部分(26A)的第二电容器电极部分(26B),第二电容器电极部分(26B)每个具有多个第一部分(34),每个第一部分(34)都连接到一个端面36a和另一端面36b,其通过窄的第一熔丝部分(38)沿着第一电容器电极(26A)的第一电介质薄膜(22A)的宽度方向延伸。

    无源元件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94631C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480009029.0

    申请日:2004-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20345

    Abstract: 无源元件(10A)包括构成输入端子的一个输入电极层(48)、构成输出端子的一个输出电极层(50)、和构成屏蔽端子的四个屏蔽电极层(32a-32d),它们全部在最下面的电介质层(S7)上形成为通孔。输入电极层(48)通过被制作在第四到第六电介质层(S4-S6)中的通孔(54)和输入抽头电极(30)被电连接到在电介质基片(14)的第二侧面(14b)附近的输入侧谐振电极(26)。输出电极层(50)通过被制作在第四到第六电介质层(S4-S6)中的通孔(56)和输出抽头电极(32)被电连接到在电介质基片(14)的第三侧面(14c)附近的输出侧谐振电极(28)。

    薄膜电容器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73390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780020177.6

    申请日:2007-0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0 H01G4/015 H01G4/18 H01G4/32

    Abstract: 一种薄膜电容器,包括:卷绕体(12),电连接到卷绕体(12)一末端的第一端子部(14),以及电连接到卷绕体(12)另一末端的第二端子部(16)。通过将第一薄膜叠片(20A)和第二薄膜叠片(20B)卷成层压制件来构建该卷绕体(12),所述第一薄膜叠片(20A)由电介质薄膜的叠片形成并在其中具有浮动电极(22),所述第二薄膜叠片(20B)由将第一薄膜叠片(20A)夹在中间的第一和第二金属薄膜(24、26)和电介质薄膜的叠片形成,并在其中具有浮动电极(22)。每个浮动电极(22)由集成的彼此独立的小电极(34)组成。

    介电体滤波器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87975C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02159397.3

    申请日:2002-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介电体滤波器,其包括:通过叠置多个介电层形成的介电衬底(12);在所述介电衬底(12)中的谐振电极(14A,14B,14C,16A,16B,16C),每个所述谐振电极(14A,14B,14C,16A,16B,16C)具有根据其部分而改变的有效介电常数;多个内层接地电极(22A,22B,24A,24B);其中,每个所述谐振电极(14A,14B,14C,16A,16B,16C)的开路端沿所述介电层的叠置方向插入在所述介电层之间,被插入在所述多个内层接地电极(22A,22B,24A,24B)之间的所述介电层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介电层的介电常数大于其它任何所述介电层的介电常数。

    无源部件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78435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680036505.7

    申请日:2006-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203 H01P1/20345 H01P5/10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具有采用非平衡输入/输出系统的滤波器部分(18)和具有两个双线耦合线(20、22)的转换部分(24)的无源部件(10),滤波器部分具有连接到非平衡输入端子(12)的输入侧谐振器(14)和与输入侧谐振器耦合的输出侧谐振器(16)。滤波器部分(18)的输出级通过第一电容器(C1)与转换部分(24)的输入级连接,滤波器部分(18)的输入级通过第二电容器(C2)与转换部分(24)的输入级连接。即,第二电容器(C2)用作跳变电容器。允许通过第二电容器(C2)在频率特性低的区域中调整衰减极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