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条散热结构和逆变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59784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80042129.1

    申请日:2022-06-07

    Inventor: 铃木翔太

    Abstract: 在逆变器设备1中,一对汇流条P和N沿着彼此设置于平滑电容器2与功率半导体模块3之间,并且连接于平滑电容器2和功率半导体模块3。散热器5沿着汇流条P和N设置于汇流条P和N之间。绝缘构件6设置于汇流条P和散热器5之间以及汇流条N和散热器5之间。散热器5的一部分连接于其上安装有功率半导体模块3的壳体4。

    气泡产生装置以及液体过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24958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180063743.1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自过滤膜的表面将污浊物质剥离的气泡产生装置。具备比折回通路的折回部靠上方地配置的气泡放出室。折回通路具备与气体积存室连通的第1连通口和在比折回部靠下游侧的位置与气泡放出室连通的第2连通口。气体积存室以及气泡放出室分别在下端具备朝向下方的开口。气泡放出室的水平方向的截面积大于或等于第2连通口的开口面积(在图示的例子中是两个第2连通口的开口面积的总和)。

    车辆系统振动抑制控制设备和振动抑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2463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180067080.0

    申请日:2021-08-02

    Inventor: 山本康弘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车辆系统振动抑制控制设备,用于车辆系统,在该车辆系统中,利用具有转矩控制功能的电机驱动设备经由弹性轴驱动车辆。该车辆系统振动抑制控制设备包括:包含输出转矩指令被输入到的近似模型的部分;以及反馈控制部分。所述反馈控制部分被配置为:采用所述近似模型;通过对电机旋转速度的测量速度分量进行微分来计算电机加速转矩分量;使所述电机加速转矩分量通过振动抑制控制滤波器来产生补偿转矩分量;以及通过从输入转矩指令减去所述补偿转矩分量来计算所述输出转矩指令。所述振动抑制控制滤波器是用二阶数学表达式来表示的。

    顶升点结构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7982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80033206.7

    申请日:2022-03-02

    Abstract: 在本发明中,顶升点13通过铸造形成在安装于车辆10中的电动马达11的壳体16的下部部段上。该顶升点13的基部部段13a包括:顶升点表面20,其最初由顶升装置升高;以及侧接触表面22a‑22d,其形成于顶升表面20的周边上。

    旋转机
    17.
    发明公开
    旋转机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22320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80031371.9

    申请日:2022-02-09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不使冷却效率降低地由间隙G内的气流对定子(3)和转子(2)各自的轴向上的中央部进行冷却的马达(1)。马达(1)具备定子(3)、转子(2)以及壳体(52),壳体(52)具备一方侧空间(52a)、另一方侧空间(52b)、一方侧连通孔(52c)以及另一方侧连通孔(52d),一方侧空间(52a)和另一方侧空间(52b)经由间隙(G)而连通,一方侧连通孔与第1气流产生装置(64)连接,另一方侧连通孔与第2气流产生装置(65)连接,该马达(1)具备与第1气流产生装置(64)连接的强制流入孔(52c1)和使空气自然排出的自然排气孔(52c2)来作为一方侧连通孔,具备与第2气流产生装置(65)连接的强制排气孔(52d1)和将空气自然吸入到另一方侧空间(52b)的内部的自然吸气孔(52d2)来作为另一方侧连通孔。

    气泡产生装置以及液体过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94201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180063742.7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提供一种气泡产生装置,其能自多个气泡放出口的各个气泡放出口放出彼此同程度的大小的气泡。气泡产生装置具备与多个气泡放出口的各个气泡放出口连通的气泡放出室,折回通路具备第1连通口和第2连通口,所述第1连通口与气体积存室连通,所述第2连通口在比折回通路的折回点靠气体前进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与所述气泡放出室连通,多个气泡放出口各自的开口面积彼此相同,各个所述开口面积的总和比所述第2连通口的开口面积小。

    电力变换装置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6849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80012968.9

    申请日:2022-01-06

    Abstract: 提供能够防止由于施加于上相侧FET的高电压而误动作、产生上下相的支路短路的电力变换装置的控制装置。在电池50的正、负极端P、N之间串联连接保险丝51、主接触器52及电解电容器C21,在电解电容器C21的正、负极端之间连接将上相侧FET(54U、54V、54W)及下相侧FET(54X、54Y、54Z)桥接而成的逆变器54,将电解电容器C21的预备充电用的电阻R1并联连接于主接触器52,设定所述电阻R1的电阻值,以使得在从连接了电池50起到接通键开关为止的预备充电期间,当上相侧FET被控制为断开、下相侧FET被控制为接通时,得到能够抑制为上相侧FET不会接通的栅极‑源极间电压的电解电容器C21的充电电压值。

    冷却构造以及散热器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004362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080090152.9

    申请日:2020-09-09

    Inventor: 上高佑介

    Abstract: 散热器(1)具有并列地安装有多个元件(2)的冷却主体部(10)。在冷却主体部(10)形成有制冷剂的流入路径(11)、自该流入路径(11)供给的所述制冷剂的流通路径(12)和自该流通路径(12)供给的所述制冷剂的流出路径(13)。流通路径(12)与元件(2)的安装部位对应地形成。在流通路径(12)的一面紧密地立设有多个翅片部(1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