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量程无缝切换流量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2517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24861.9

    申请日:2016-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程无缝切换流量测量装置,其结构包括翼型导流板弯管与多腔室一体化多功能测量传输装置两个部分。通过单片机自主选择压强机械放大装置的使用与否完成可变量程功能。通过单片机自主选择适合的压差室测量结果,结合测量的系统温度、压强,通过数字量输出相应系统流量。本装置属于高度集成流量测量装置,采用不同流量下,自动选择弯管压差最大的位置进行测量,保证测量精度,同时实现全过程量程自动改变功能。本装置可以高效应用于高温高压系统、不同工况下流量差别较大的系统、对流阻要求高的系统、以及流量低的系统。本装置系统设计合理,成本较低,操作方便,信号准确且易于读取。

    能动设备事故环境下性能评价的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7577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505989.7

    申请日:2020-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能动设备事故环境下性能评价的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包括设置在环境箱中的能动设备,所述环境箱用于模拟失水事故环境下的环境工况,还包括主回路、切换回路,所述主回路、切换回路、能动设备三者串联,所述主回路用于模拟回路压差和温差,所述切换回路用于检测能动设备的动作切换能力。当环境箱内建立起失水事故环境后,一直待命的能动设备克服回路压差、温差启动工作并稳定运行,验证安全相关的能动设备在该环境工况下带压差启动及稳定运行能力,保证具备启动辅助安全系统的能力;通过切换回路,可以试验出能动设备的切换动作能力,验证失水事故后辅助安全系统是否正常工作防止堆芯熔融。

    一种适用于复杂应力条件的环境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25705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0031768.3

    申请日:2018-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复杂应力条件的环境试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实验装置无法达到同时完成温度、湿度、霉菌、盐雾等复杂环境及多轴多自由度振动应力等复杂应力施加任务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具有安装口的环境强化箱体,设置在环境强化箱体内安装口位置处的设备安装基座,围绕安装口一周设置的安装固定件,内圈与设备安装基座密封连接、外圈与安装固定件密封连接的弹性密封圈,设置在环境强化箱体外部驱动设备安装基座发生振动的振动发生系统。本发明利用多层隔离、技术集成的思路设计而成,可以同时完成温度、湿度、霉菌、盐雾及多轴多自由度振动应力等复杂应力施加任务。

    一种适用于测压系统的压强放大器

    公开(公告)号:CN107036755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611024730.0

    申请日:2016-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测压系统的压强放大器,包括平压室、测压室、压力变送器以及压力放大室,在平压室内填充有非导电介质,平压室内设有传力杆,传力杆两端部截面面积不同且分别活动贯穿测压室、压力放大室后继续延伸,在传力杆两端均设有第一弹性膜和第二弹性膜,第一弹性膜和第二弹性膜将测压室以及压力放大室与平压室隔绝,第二弹性膜位于传力杆端部的端面上;在定位杆一端安装有与通电线圈相匹配的滑片,定位杆另一端贯穿平压室后向外延伸。待测点的压强通过机械方式进行放大,大幅度降低相应的压力变送器的制造灵敏度、精度以及量程的要求,整个系统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信号准确且易于读取。

    一种适用于测压系统的压强放大器

    公开(公告)号:CN10703675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11024730.0

    申请日:2016-1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3/026 G01L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测压系统的压强放大器,包括平压室、测压室、压力变送器以及压力放大室,在平压室内填充有非导电介质,平压室内设有传力杆,传力杆两端部截面面积不同且分别活动贯穿测压室、压力放大室后继续延伸,在传力杆两端均设有第一弹性膜和第二弹性膜,第一弹性膜和第二弹性膜将测压室以及压力放大室与平压室隔绝,第二弹性膜位于传力杆端部的端面上;在定位杆一端安装有与通电线圈相匹配的滑片,定位杆另一端贯穿平压室后向外延伸。待测点的压强通过机械方式进行放大,大幅度降低相应的压力变送器的制造灵敏度、精度以及量程的要求,整个系统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信号准确且易于读取。

    一种核级设备可靠性数据挖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914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80562.2

    申请日:2024-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能工程与数据挖掘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核级设备可靠性数据挖掘方法,包括步骤:通过工况信号采集设备,获取目标核级设备的历史工况数据,得到历史工况信号数据集;通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和聚类算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标记,得到标记数据集;基于标记数据集,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数据挖掘模型,通过量子遗传算法优化数据挖掘模型,得到数据挖掘优化模型;采集目标核级设备的实时工况信号数据,将实时工况信号数据输入数据挖掘优化模型,并输出目标核级设备的数据挖掘结果。解决了传统方法难以全面准确地评估核级设备的可靠性,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导致维护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种光纤贯穿件制备方法及光纤贯穿件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8467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18296.X

    申请日:2025-0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贯穿件制备方法,包括:S1、将光纤固定在铸造模具中,并将对应的金属材料一同置入铸造模具中;S2、同步加热光纤和金属材料,待金属材料融化并包裹光纤后,等待金属材料凝固即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光纤贯穿件密封结构,其中该光纤贯穿件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成,该密封结构包括位于贯穿件中部的凸块,还包括管承和压帽,该管承和压帽分别独立于凸块的两侧,该压帽的另一端与管承配合,用于挤压凸块,使凸块与管承贴合密封。本发明通过在光纤的外部形成较厚的金属层,与常规的光纤贯穿件相比,密封效果远超常规的光纤贯穿件;并且,通过同步加热光纤和金属材料的方式,让金属材料融化包裹光纤时,光纤不容易断。

    一种基于振动测量技术的阀门内漏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471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0829316.1

    申请日:2021-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振动测量技术的阀门内漏监测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系统包括管线振动传感器、阀门振动传感器和微型处理器;在安装于热工主系统的分支上或安装于热工主系统中的隔离阀门的上游和/或下游布置所述管线振动传感器;在所述隔离阀门的阀杆和阀体上布置所述阀门振动传感器;所述管线振动传感器和阀门振动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振动信号上传给所述微型处理器进行处理,监测所述隔离阀门的内漏情况。本发明采用振动传感器测量阀门运动部件阀杆上以及阀体上的振动特性,结合前端微型处理器,输入完全截断后的典型振动特性,大数据对比分析泄漏情况,并根据振动特性的变化情况计算获得当前泄漏量,实现阀门内漏的有效监测。

    一种稠密栅燃料组件栅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312575U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621163640.5

    申请日:2016-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稠密栅燃料组件栅元装置,包括加热元件组件,加热元件组件由19根呈六边形排列而成的加热元件构成,加热元件组件包括冷棒加热元件和热棒加热元件,由内至外分三层排列,第一层由1根热棒加热元件组成,第二层由6根热棒加热元件组成,第三层由12根冷棒加热元件组成;所述冷棒加热元件、热棒加热元件均为绕肋加热元件。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紧密排列螺旋绕肋燃料组件栅元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冷壁效应”、“边壁效应”的影响,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且能够降低实验本体加工难度、节约实验经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