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38931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73922.2
申请日:2013-08-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D21/02
Abstract: 湿蒸汽流量干度一体化测量装置,包括双文丘里管,所述双文丘里管由串联且端口直径相同,但喉部直径比不同的输入文丘里管和输出文丘里管组成;所述输入文丘里管和输出文丘里管都连接有用于测量其喉部压差的压差测量装置,所述输入文丘里管还连接由用于测量其管道压力的压力测量装置,优选的,所述压差测量装置包括与文丘里管喉部管道连接的冷凝装置,以及与冷凝装置管道连接的压差变送器。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湿蒸汽流量干度一体化测量装置,通过不同结构的两个文丘里管串联,能在线实时计算出湿蒸汽总流量和干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424233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10164581.3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容器水压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压试验压力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试验本体、截止阀、打压泵以及水箱,其中,试验本体通过截止阀及打压泵与水箱连接,截止阀与打压泵连接的管路上还设有流向控制单元,打压泵与流向控制单元的管路上还存在通过调节阀连通水箱上端的管路。该控制系统,能有效实现水压试验中建立初始压力、升压、保压、卸压等操作;在升压过程中可有效调节,使试验本体压力快速平稳上升,提高了水压试验的安全性。在卸压过程中通过降压速率控制单元实现卸压速率可控,既有利于缩短试验时间,又确保了试验本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53466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273782.1
申请日:2013-07-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固态金属热流密度的测量方法,包括(A)确定被测物体导热系数l(W/m.℃);(B)测量孔的加工;(C)在测量孔内分别安装温度测量装置;(D)位于A点、B点的温度测量装置分别测量A点、B点的温度,得到A点温度为TA,B点温度为TB;(E)根据公式计算出被测物体中A点至B点方向的热流密度。本发明测量孔的存在对被测固体影响较小,可实时、精确的测量获得金属固体内部被测点之间的热流密度,测量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易于实现,热流密度测量范围宽,可针对1kW/m2~10MW/m2之间的热流密度进行高精度测量,还具有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8048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52246.3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设备发热条件模拟装置和方法,所属换热设备研究技术领域,包括:加热板与流道板相邻且加热板嵌入流道板中,流道板内设置长方体的工质流道以供工质流通,当加热板发热后,加热板向流道板传递热量,进而通过流道板向工质流道内的工质传递热量;工质在工质流道中流动时与加热板进行热交换,实现热量传递,模拟换热设备的换热功能。通过将流道板设置在外壳内,使外壳包裹流道板对流道板进行限制,以防止流道板在高压工质压力作用下变形,保证流道板的结构可靠性,进而保证工质流道在工质压力作用下不发生变形,从而有利于提高热量传递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并提高装置整体的结构稳定性,满足高温高压的实验需求,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644844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610868727.0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用粒子分析仪检定装置的粒子分析仪检定方法,检定装置包括首尾闭合的流道(11),在流道内设置有循环泵(12)、流量计(13)、流量均化装置(14)、流道设有可视化窗口(15),循环泵(12)、流量计(13)、流量均化装置(14)沿流道内流体的流动方向顺次设置,流道内的流体为标准颗粒溶液,所述可视化窗口(15)位于流量均化装置(14)与循环泵(12)之间的流道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813880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710208399.6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M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压力环境维持条件下的设备泄漏检测实验系统及方法,包括补水系统、储水系统、水位维持系统和发热实验装置,补水系统通过补水管道与储水系统连接为其补水;储水系统通过送水管道与水位维持系统连接以维持其水位不变,并在送水管道上设置调节阀和流量计,水位维持系统通过连通管道与发热实验装置连接稳定供水,并在所述连通管道上设置连通截止阀;发热实验装置包括打压实验容器,打压实验容器内设置有发热部件,打压实验容器的入口位置设置压力变送器,以实时监测发热部件所处的压力值,在打压实验容器的出口位置安装排出管道,排出管道末端设置有排出截止阀;排出管道的尾端设置成向上倾斜的管道,倾斜角度范围:20~60°。
-
公开(公告)号:CN104658404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510120713.6
申请日:2015-03-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9B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模拟装置,包括流量分配板(3)、元件管板(5)及多个U形电加热元件(1),其中,流量分配板(3)设于元件管板(5)的上方,流量分配板(3)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介质流通孔和多个加热元件穿孔(301),U形电加热元件(1)的两个端头均由上至下依次穿过加热元件穿孔(301)、元件管板(5)后连接在元件管板(5)上。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本发明能对原型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加热功率、几何结构尺寸进行合理模拟,为主要研究蒸汽发器二次侧特性的蒸汽发生器模拟体提供传热管束模拟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96992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07130.6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压力环境维持条件模拟淹没发热部件的实验系统及方法,包括补水系统、储水系统、水位维持系统、发热实验装置和背压水系统,补水系统通过补水管道与储水系统连接为其补水;储水系统通过送水管道与水位维持系统连接以维持其水位不变,并在送水管道上设置调节阀和流量计,水位维持系统通过连通管道与发热实验装置连接稳定供水,并在所述连通管道上设置连通截止阀;发热实验装置包括打压实验容器,打压实验容器内设置有发热部件,打压实验容器的入口位置设置压力变送器,以实时监测发热部件所处的压力值,在打压实验容器的出口位置安装排出管道,排出管道末端设置有排出截止阀;排出管道尾部还通过三通连接有背压水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3727140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210384577.8
申请日:2012-10-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C4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缓解水润滑主泵轴承空化磨损的非能动增压稳压系统。该系统把原有敞口的主泵头箱改为封死头箱并在排气溢水管线上加装两个电动截止阀以及在头箱上部三通加装一个排气阀;通过节流件、止回阀和稳压罐构成压力稳定系统,缓冲去盐水供应系统压力波动对头箱的影响;利用现有的氮气低压系统并加装调节氮气压力用的手动截止阀和关闭截止氮气供应用的手动截止阀构成稳压罐的充气系统;通过打开与止回阀并联的电动截止阀、主泵头箱排气溢水管线上的排气阀,并关闭稳压罐进水管道上的电动截止阀,可快速切断改造回路部分与原系统的联系;通过开启稳压罐充气管道上的关闭截止氮气供应用的手动截止阀,可在反应堆运行时进行补气。
-
公开(公告)号:CN104658404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120713.6
申请日:2015-03-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9B2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模拟装置,包括流量分配板(3)、元件管板(5)及多个U形电加热元件(1),其中,流量分配板(3)设于元件管板(5)的上方,流量分配板(3)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介质流通孔和多个加热元件穿孔(301),U形电加热元件(1)的两个端头均由上至下依次穿过加热元件穿孔(301)、元件管板(5)后连接在元件管板(5)上。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本发明能对原型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加热功率、几何结构尺寸进行合理模拟,为主要研究蒸汽发器二次侧特性的蒸汽发生器模拟体提供传热管束模拟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