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9373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30374.6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何培峰 , 王仲辉 , 李燕 , 罗英 , 李浩 , 于天达 , 曹阳 , 钟元章 , 邓朝俊 , 王庆田 , 李娜 , 胡雪飞 , 王留兵 , 饶琦琦 , 张翼 , 胡朝威 , 蒋兴钧 , 赵伟 , 吴冰洁 , 曹奇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伸缩式辐照样品孔塞,包括上端盖、辐照塞主体、腔内弹簧、伸缩结构、自锁块、“Z”型连接件和下底板;辐照塞主体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上端盖滑动设置在辐照塞主体的上端,下底板设置在辐照塞主体的下方;腔内弹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端盖的底部和辐照塞主体的内腔底部连接;自锁块和“Z”型连接件均设置在下底板和辐照塞主体之间的腔体内,自锁块通过Z”型连接件的转动实现自锁,伸缩结构包括螺纹槽和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设置在螺纹槽内,另一端穿过辐照塞主体的底部与中间杆连接,螺纹槽的上端通过连接杆与上端盖的底部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压水反应堆上采用的辐照样品孔塞不能实现稳定自锁而导致的冲塞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039211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711297405.6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2 , G21C13/024 , G21C13/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一体化堆顶及该堆顶中的屏蔽板,所述一体化堆顶包括呈筒状结构的围筒组件,还包括屏蔽板,所述屏蔽板安装于围筒组件的上端,且屏蔽板作为围筒组件上端的盖板,所述屏蔽板上还设置有多个贯通屏蔽板上、下端的通孔。所述屏蔽板包括呈板状的屏蔽板本体,所述屏蔽板本体上还设置有多个贯通屏蔽板本体上、下端的通孔。该一体化堆顶及屏蔽板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省安全壳内空间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98628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1469026.0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堆堆内构件整体式吊篮筒体结构成形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采用电熔增材制造技术,制造出反应堆堆内构件整体式吊篮筒体反应堆堆内构件整体式吊篮筒体结构成形方法;取消了各类板材、锻件以及焊材的生产,缩短了采购周期;取消了所有焊缝,包括吊篮筒体所有的全焊透连接焊缝和钴基合金耐磨堆焊技术,避免了结构的焊接变形,提高了成形质量;采用了整体成形的吊篮筒体,结构连续性好,力学性能更好;整体成形的吊篮筒体的结构材料性能均匀,尤其是结构厚度方向材料性能无差异;制造周期大幅度缩短,制造工艺大大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02265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294803.2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塞及上支承柱,所述端塞包括端塞本体,所述端塞本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端塞本体的两端,所述通孔的一端呈喇叭口状,且呈喇叭口状的通孔段的直径最大点位于端塞本体的端部,所述端部为端塞本体用于与基座连接的一端。所述上支承柱包括所述端塞。本案提供的端塞及上支承柱达到提升核反应堆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137220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43069.8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的围板式集流结构,包括围筒(3)及设置在围筒(3)内且与围筒(3)连接的堆芯下板(1),堆芯下板(1)下端面连接有围板(6),围板(6)分隔围筒(3)内区域构成围板(6)内的中央一流程区域及围筒(3)与围板(6)之间的外围二流程区域,堆芯下板(1)设有若干个接通中央一流程区域的流水孔和若干个接通外围二流程区域的进水孔。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提高了结构稳固性,并可实现超临界水冷堆的二流程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2758825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59164.7
申请日:2012-07-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型核反应堆堆内构件的联接锁紧装置,主要由用于联接堆内构件(4)的圆头内六角螺栓(3)、以及套装在圆头内六角螺栓(3)头部圆周面上的锁紧帽(2)构成,所述圆头内六角螺栓(3)头部的圆周面呈内凹构成至少一个锁紧凹槽;所述锁紧帽(2)的一端固定在堆内构件(4)上,其另一端高出圆头内六角螺栓(3)远离堆内构件(4)的一端端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上述联接锁紧装置的复圆工具,包括呈圆柱体的工具本体(1),所述工具本体(1)一端的圆周面呈内凹构成至少一个复圆凹槽,且该复圆凹槽的开口尺寸大于锁紧凹槽的开口尺寸。本发明不仅具有良好的联接锁紧效果,且便于水下远距离拆卸,提高了维修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770822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0810191777.5
申请日:2008-12-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水型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具体公开了一种管束式对星形架全行程连续导向组件。导向组件为连接板式长方形筒体,内部安装“C”形导向管、“C”形引导管和双孔引导管,上下采用定位件定位,整个结构简单、可靠、稳定;采用加防变形应力槽然后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使连接更为可靠、牢固,并且耐震。本发明为压水型分散布置核反应堆堆内构件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稳定、工艺性好、耐振、耐冲击、耐疲劳、固有安全性高、运动阻力小的连续导向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5601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55634.0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7/12 , G21C23/00 , G21C15/253 , G21C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研究堆用堆底结构及安装方法,该结构安装于堆下小室内部,包括:固定在所述堆下小室底面的抗震支承结构,固定在所述抗震支承结构上的排污管路系统,固定在堆下小室顶面的通风冷却结构,以及倒置安装的控制棒驱动机构;所述控制棒驱动机构中的定子线圈设置于所述通风冷却结构中的圆筒中,控制棒驱动机构中的耐压壳设置于所述抗震支承结构的内部,抗震支承结构中的抗震板固定于耐压壳上,设置于控制棒驱动机构底端的排水接管与排污管路系统连接。该堆底结构具有紧凑的结构尺寸并为CRDM提供限位和冷却,同时该堆底结构还设置有排污管路系统,定期排放放射性废物以减少堆下小室的辐照剂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97691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1247258.8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王庆田 , 刘正武 , 李燕 , 罗英 , 何培峰 , 李浩 , 郝云波 , 杨洋 , 于天达 , 赵凯 , 钟元章 , 王仲辉 , 胡雪飞 , 邓朝俊 , 胡朝威 , 张翼 , 曹奇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整体式不锈钢堆芯围筒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建立核电站整体式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的三维模型,并将该模型在轴向上进行分段、分块和分层;采用激光熔覆成形技术逐层加工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完成一块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加工;逐块加工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完成一段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加工;逐段加工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完成一侧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加工;在形成一侧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的基板的对称面加工第二侧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最终形成核电站整体式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激光熔覆成形技术整体成形力学性能优良的堆芯围筒结构,材料利用率高,加工周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11218560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1068947.8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罗英 , 张显均 , 李娜 , 于天达 , 王仲辉 , 李燕 , 刘卢果 , 李浩 , 何培峰 , 胡雪飞 , 王东辉 , 颜达鹏 , 王庆田 , 舒翔 , 胡朝威 , 张翼 , 郭超 , 陈忻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双板均流式流量分配装置及分流结构,分配装置包括压力容器、吊篮和堆芯下支承板,吊篮的外壁与压力容器内壁之间形成下降腔,堆芯下支承板设置在吊篮的底部,压力容器的底部形成下腔室,堆芯下支承板上设置有通孔,还包括二次均流板和流量分配筒,流量分配筒安装在下腔室内,流量分配筒一端为开端,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流量分配筒的开端与堆芯下支承板底部连接,流量分配筒的封闭端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流水孔,二次均流板安装在流量分配筒内,二次均流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流水孔,所述第一流水孔和第二流水孔交错布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流量分配结构导致流量分配不均匀的问题,且具有构紧凑简单的优点,便于更换和维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