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27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91985.2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02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设备的疲劳强度可靠性分析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反应堆结构力学领域;适用于反应堆设备结构常规的疲劳分析计算,本方案将各输入参数的随机性引入到计算中,涉及到几何、材料及载荷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建立起完整的疲劳强度可靠性分析流程,得到疲劳强度的失效概率及疲劳强度对各个输入参数的敏感性;实现了反应堆设备结构疲劳分析由确定论向概率论的过渡;此外,本发明方案能够支持后续开展涉及各输入参数的结构优化,满足一系列工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74746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885266.2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反应堆设备结构应力评定路径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反应堆设备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施加任意载荷获得模型的应力分布;划分待生成评定路径的区域,定义内表面节点集,提取内表面节点集里所有节点的应力强度并按降序排列;确定评定路径数量,确定评定路径的区间;根据评定路径的区间,在评定路径的区间内确定评定路径内表面节点编号;对于每条评定路径的内表面节点,计算所有外表面节点与该内表面节点的距离,利用距离最小原理确定该评定路径的外表面节点;根据每条评定路径的内、外表面节点编号,在有限元软件中生成所有评定路径的内外表面节点编号。本发明可实现应力评定路径的自动生成,彻底消除了网格依赖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8882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25381.4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杨志海 , 周高斌 , 王小彬 , 杜华 , 罗英 , 唐辉 , 董元元 , 邱天 , 邱阳 , 李玉光 , 陈海波 , 张亚斌 , 尹祁伟 , 曾鹏 , 马姝丽 , 杨立才 , 王昫心 , 王点
IPC: F16L5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堆用卸料斜接管密封堵塞,包括:塞体,呈圆筒形,内部封装有铅体;限位环,固定套设于所述塞体的外壁,所述限位环下方的塞体外壁为锥面,以便插入卸料斜接管后实现自紧式密封;起吊结构,设置于所述塞体的顶部,用于起吊密封堵塞;两个支板,与所述塞体的外壁对称连接,每个所述支板上设有钩爪结构,以便在密封堵塞插入后与卸料斜接管相连,使限位环与卸料斜接管入口端面抵接。该密封堵塞可保证正常运行时卸料斜接管的密封可靠性,且其安装和拆除操作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803084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25378.2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王昫心 , 李玉光 , 周高斌 , 杜华 , 罗英 , 王小彬 , 邱天 , 邱阳 , 唐辉 , 董元元 , 陈海波 , 张亚斌 , 马姝丽 , 杨志海 , 陈珉芮 , 胡甜 , 王点 , 张尚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堆压力容器用密封结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筒体组件底部法兰与底封头的密封面间的内侧密封焊缝、内道C形密封环、外道C形密封环和外侧密封焊缝,且筒体组件底部法兰与底封头通过螺栓紧固件连接。本发明通过在筒体组件底部法兰与底封头的密封面间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内侧密封焊缝、内道C形密封环、外道C形密封环和外侧密封焊缝,形成了四重绝对密封结构,实现筒体组件底部法兰与底封头顶部之间的纵深防御和绝对密封,有效杜绝因密封结构泄漏导致的停堆维修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26787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917870.X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沉积源项的测量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涉及反应堆放射性测量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获取目标管道或设备的γ能谱,并依据γ能谱确定沉积源项的放射性核素的种类;依据间隔周期测量目标管道或设备外界的γ剂量率;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建立主管道γ剂量率测量时的理论计算模型,并依据理论计算模型计算得到沉积源项和γ剂量率之间的转换因子;结合γ剂量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和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衰变常数对沉积源项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水平。本发明降低了测量期间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可用于高剂量区域和现场可达性较差时的沉积源项测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9273107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1069135.8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六边形套管型燃料铍组件核设计可靠性检验堆芯及方法,六所述堆芯包括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水栅元和铍组件,所述燃料组件为六边形套管型燃料组件,所述控制棒组件由圆柱形控制棒和外六角内圆形导向管组成,所述水栅元为六边形水栅元,所述铍组件为活性区外铍组件或活性区内铍组件或活性区外铍组件和活性区内铍组件的组合,所述堆芯共布置265个位置,每个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水栅元和铍组件各占1个位置。本发明能够足检验核设计程序对六边形套管型燃料组件计算可靠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215812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1069752.8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六边形套管型燃料铝组件核设计可靠性检验堆芯及方法,六边形套管型燃料铝组件核设计可靠性检验堆芯包括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水栅元和铝组件,燃料组件为六边形套管型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由圆柱形控制棒和外六角内圆形导向管组成,所述水栅元为六边形水栅元,铝组件六边形铝组件,堆芯共布置265个位置,分别为18盒燃料组件、12个控制棒组件、21盒铝组件和214个水栅元,18盒燃料组件集中布置在以L12为中心位置的堆芯的中央区域,21盒铝组件围绕燃料组件布置,12个控制棒组件围绕铝组件布置,每个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铝组件和水栅元各占1个位置。本发明能够足检验核设计程序对六边形套管型燃料铝组件计算可靠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215811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1069729.9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六边形铍组件和铝组件核设计可靠性检验堆芯及调整方法,六边形铍组件和铝组件核设计可靠性检验堆芯包括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水栅元、铍组件和铝组件,所述控制棒组件由圆柱形控制棒和外六角内圆形导向管组成,所述铝组件六边形铝组件,所述铍组件为六边形铍组件,所述堆芯共布置265个位置,分别为11盒燃料组件、12个控制棒组件、16盒铍组件、72盒铝组件和154个水栅元,11盒燃料组件集中布置在以L12为中心位置的堆芯的中央区域,16盒铍组件围绕燃料组件布置,72盒铝组件围绕16盒铍组件布置,12个控制棒组件围绕铍组件间隔布置在铝组件之间。本发明能够足检验核设计程序对六边形套管型燃料铍组件和铝组件计算可靠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11191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811068173.1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六边形套管型燃料堆芯中子注量率测量的试验堆芯及方法,所述试验堆芯包括燃料组件、铍组件、铝组件、控制棒组件、和水栅元,所述堆芯共布置265个位置,分别为20盒燃料组件、47盒铍组件、71盒铝组件、12个控制棒组件和115个水栅元,20盒燃料组件集中布置在以L12为中心位置的堆芯的中央区域,47盒铍组件围绕燃料组件布置在燃料组件的内侧和外侧,71盒铝组件围绕铍组件布置,12个控制棒组件间隔布置于铍组件和燃料组件之间,每个燃料组件、铍组件、铝组件、控制棒组件和水栅元各占1个位置。本发明能够满足检验核设计程序对六边形套管型燃料堆芯中子注量率计算可靠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97331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59418.5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F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排污系统水力特性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计算控制棒驱动机构流道的阻力系数;步骤2:基于计算得到的控制棒驱动机构流道阻力系数,将控制棒驱动机构流道等效为等效阻力件,建立控制棒驱动机构排污系统三维CFD模型;步骤3:基于三维CFD模型,计算出不同流量下控制棒驱动机构排污系统内的阻力压降,并拟合成多项式,得到控制棒驱动机构排污系统的阻力压降和系统内流量的关系式,然后通过求解多项式得到给定阻力压降对应的流量,实现了可以有效计算得到结构复杂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在已知系统压降下的系统流量和流动状态,评估系统的排污效果,为系统设计提供参考的技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