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50153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57915.3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燃料组件的具有防勾挂以及交混作用的定位格架,包括由若干条条带相互垂直交织构成的格架,所述条带分为内条带和外条带,外条带设置在内条带的外部,且外条带与对应的内条带垂直连接,所述外条带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若干个导向翼,导向翼上设置有通孔,且导向翼设置在内条带与外条带相交处。外条带采用连续布置的上部导向翼,防勾挂性能得到增强;开孔的导向翼能允许冷却剂横向通过,从而增强了相邻燃料组件之间的横向交混性能;导向翼开孔减小了对边栅元流通面积的阻塞,有利于减小局部压力损失,提高热工安全裕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021478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57895.X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52 , G21C5/06 , G21C15/2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3/352 , G21C3/322 , G21C2003/3432 , Y02E3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燃料组件中具有流动交混协调作用的结构格架,包括由若干条条带相互垂直交织构成的格架,所述条带相交处的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对搅混翼,每条条带内凹形成半扣形的刚凸结构一。采用半扣形的刚凸结构,实现了夹持系统与搅混系统的协调性,增强了结构格架的交混性能,从而提高了燃料组件的临界热流密度;斜通道式的成对半扣形的刚凸结构,有效地对结构格架内部的流动进行整流,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压力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203376983U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20495146.9
申请日:2013-08-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3/3315 , G21C3/322 , Y02E30/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组件上管座,主要由连接板、固定在连接板边缘的围板和固定在围板上的框板构成,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燃料组件导向管的连接孔A和用于安装仪表管的连接孔B,在所述连接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整体上呈长条形的流水孔,流水孔包括流水孔A和流水孔B,流水孔A和流水孔B的轴线之间存在大于0°的夹角。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流水孔的形状和布置方式,使流水孔能够均匀布置,同时增大了流通面积比例,解决了上管座经济性不好和对燃料组件出口的流场分布不利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055471U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20062653.3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棒上端塞,塞体A的上端部开设有矩形槽A,所述塞体A的下端部包括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的圆锥台和设置于圆锥台的底面的台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上端塞的燃料棒。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克服了现有燃料棒和上端塞本身没有为燃料棒的膨胀和伸长提供空间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202948733U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220709915.6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燃料组件的具有防勾挂以及交混作用的定位格架,包括由若干条条带相互垂直交织构成的格架,所述条带分为内条带和外条带,外条带设置在内条带的外部,且外条带与对应的内条带垂直连接,所述外条带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若干个导向翼,导向翼上设置有通孔,且导向翼设置在内条带与外条带相交处。外条带采用连续布置的上部导向翼,防勾挂性能得到增强;开孔的导向翼能允许冷却剂横向通过,从而增强了相邻燃料组件之间的横向交混性能;导向翼开孔减小了对边栅元流通面积的阻塞,有利于减小局部压力损失,提高热工安全裕量。
-
公开(公告)号:CN203070781U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20062657.1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7/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十字形控制棒组件,包括控制棒本体,控制棒本体由横截面呈正交垂直连接的四个翼板构成,在控制棒本体的轴线顶部设置有缺口,在控制棒本体顶部安装有中心筒,在中心筒内安装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位于缺口内。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从堆芯顶部自上而下插入堆芯,可以实现堆芯反应性的控制;通过将翼板底部设置为圆弧结构,即翼板的底面与侧面之间通过平滑的过渡面连接,将其棱边用圆滑的弧面代替,可以有效地减少插入燃料棒时其受到的阻力,达到便于安装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2948731U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220709643.X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52 , G21C15/2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燃料组件中具有交混性能的定位格架,包括由若干片内条带相互垂直交织构成的格架,在内条带之间的每个十字交叉处都设置有一对主翼,且每对主翼以对应的十字交叉点为中心对称设置,在与每个主翼所在内条带垂直的另一片内条带上设置有辅翼,所述辅翼的弯折方向与对应的主翼的弯折方向垂直。采用辅翼结构,对主翼搅混流体的作用形成辅助配合,增强了子通道内部的涡旋交混性能,从而有利于提高格架及燃料组件的临界热流密度;由于辅翼尺寸小于或者等于主翼,因此,格架下游截面仍具有主翼引导的整体横向流场。
-
公开(公告)号:CN203055470U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20062613.9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燃料棒径向定位的带肋包壳管,包括包壳管本体,包壳管本体整体呈圆筒状,其内部为空腔结构,在所述包壳管本体的外部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一条凸出于其外表面的肋条,所述肋条和包壳管本体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小间隙燃料棒间距的径向定位,增强结构稳定性;节省结构材料,提高燃料体积所占份额;促进流体搅混,增强冷却剂的传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3055469U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20062442.X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棒下端塞,包括塞体B,所述塞体B的下端部相对设置有两个可弯折的固定体。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下端塞的燃料棒。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克服了现有燃料棒和下端塞在安装过程中会引起棒束栅板变形,难以保证燃料棒垂直度,需要外部结构支持以防止其滑动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202948743U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220709794.5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核燃料组件的具有底部整流作用的结构格架,包括由若干条内条带相互垂直交织构成的格架,所述内条带上冲压形成刚凸,刚凸分为上组刚凸和下组刚凸,在刚凸相对面的内条带上均设置有弹簧,所述下组刚凸的底端在内条带的底端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内条带的底端设置有直段,且直段的顶端与内条带的底端接触。采用内条带底部的直段结构,实现了流体在进入格架之初各栅格得到较为均匀的流量分配,从而减小了流量分配不均带来的附加流致振动;直段结构,有效地实现了棒束通道从无格架覆盖段到格架覆盖段流通面积变化的过渡,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压降的突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