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735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20144.X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件组件,属于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端塞、卡合管、第二端塞、连接管、第三端塞和靶棒,第一端塞用于与压紧系统相连接,第一端塞与卡合管之间为活动连接,连接管的内部设有限位件,限位件能够沿轴向移动与第一端塞相连接以使第一端塞与卡合管位置相连接,限位件能够沿轴向移动与第一端塞相离以使第一端塞与卡合管可拆卸连接。本发明通过第一端塞和卡合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通过机械卡合结构实现锁定和解锁,便于安装和拆卸,使得压紧系统等结构件可以复用,降低了辐射靶件的成本,减少了放射性废物的产生,同时靶件组件的水下拆卸过程不会产生碎屑及掉落零部件,不会影响乏燃料水池的水。
-
公开(公告)号:CN11752451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80691.2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管状燃料元件及其应用,圆管状燃料元件包括内包壳、外包壳、上端塞和下端塞,上端塞与内包壳和外包壳的一端端部相连,下端塞与内包壳和外包壳的另一端端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包壳和外包壳之间设置有燃料芯体,所述燃料芯体两端均为厚度渐变结构,燃料芯体的两端分别与上端塞和下端塞冶金结合。通过将燃料芯体两端设计厚度渐变结构,使得应力分散、避免包壳局部厚度过薄,包壳和燃料芯体完全贴合使得结构完整,各组成部分结合紧密,有助于燃料芯体内部热量快速、有效地传递到冷却剂中,能够显著降低燃料温度。适用于压水研究试验堆,作为燃料元件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766641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710959109.1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UO2燃料裂变气体热释放率的方法,包括:计算在当前时刻与前一时刻之间新产生的裂变气体浓度和不考虑释放的当前时刻的燃料基体裂变气体浓度;计算晶界气体浓度的上下阈值以及上下阈值对应的等效燃耗;判断当前时刻局部燃耗和时间步平均局部温度是否达到热释放开启的条件,达到开启条件时计算时间步平均局部温度下的裂变气体原子晶格扩散系数D、时间‑燃耗转换系数TBu;计算当前时刻t的燃耗系数和当前时刻的热释放率FGRth(t)。本发明重新推导建立了晶界气体浓度和裂变气体热释放率的关系,相比于以前假设晶界浓度恒定不变的计算方法,与实验中发现的晶界气泡连通过程符合的更好,可以更准确的计算裂变气体热释放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285140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810084447.6
申请日:2008-03-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C22C1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锆合金材料,具体公开一种用于核反应堆堆芯结构材料的锆基合金,其组分为:Sn:0.70~1.20%,Nb:0.20~0.45%,Fe:0.20~0.40%,Cr:0.05~0.20%,O:0.06~0.15%,C小于0.015%,N小于0.008%,余量为Zr。本发明的合金具有优良的耐均匀和疖状腐蚀性能、具有较高的抗蠕变和疲劳特性、具有抗辐照生长性能,可用作核反应堆堆芯结构材料如燃料元件包壳、格架、导向管等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1554413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0412766.6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的燃料组件,包括呈2×2方形排列的四个子组件,四个子组件之间形成十字形区域,四个子组件位于组件盒内,所述组件盒内部固定有用于填充所述十字形区域的十字框架,所述十字框架上开设若干呈十字形分布的导向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的燃料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的燃料组件不能同时满足十字形控制棒的落棒及燃料组件变形小的问题,提供既可以实现十字形控制棒的落棒,又可以提高结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的一种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的燃料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39186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41393.8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组件压紧系统非线性特征三维模拟计算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没有考虑对燃料组件及其压紧系统影响至关重要的辐照效应,导致压紧系统载荷计算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针对压紧系统中的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状态非线性和辐照效应四类非线性现象进行三维模拟,通过三维耦合数值分析获得压紧系统寿期内相应时刻的压紧载荷。本发明具有能实现压紧系统全寿期内任意时刻的压紧载荷的计算,提高燃料组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31678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610303241.2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内插束棒型控制棒的燃料组件,主要解决了现有具有十字形通道的燃料组件均不能同时满足堆芯顶部插入和实现控制棒组件的水力缓冲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呈2×2的方式排列的四个单元组件,该四个单元组件的壁面构成十字形通道(1),其特征在于:该十字形通道(1)内设置有紧密排列且便于控制棒插入的导向管(3)。本发明具有既可以实现控制棒组件从堆芯顶部插入,又可以实现控制棒组件的水力缓冲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117098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42934.7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的方形燃料组件结构,主要由排列成方形的多个子组件、同时与多个子组件两端连接的上管座和下管座构成,所述燃料组件中设置有彼此分隔的慢化剂通道和冷却水通道。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设置有彼此分隔的慢化剂通道和冷却水通道,实现了冷却水与慢化剂的有效分流;结构稳定性强;具有压紧机构,安装稳固。
-
公开(公告)号:CN11994344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888447.7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张坤 , 王坤 , 焦拥军 , 陈平 , 任全耀 , 李垣明 , 范航 , 庞华 , 秋博文 , 何梁 , 王严培 , 高士鑫 , 李华 , 邢硕 , 廖浩宇 , 郑美银 , 邱玺
IPC: G21C3/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核反应堆燃料元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体式可拼接燃料元件,包括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基体内的燃料体,每个基体内至少设有一个燃料体,多个所述燃料体在所述基体内均匀排布,所述基体上设有多个连接结构,多个所述基体可通过连接结构在纵向和横向方向拼接。本申请具有为了消除棒状结构需引入夹持系统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扩展燃料元件的应用场景以适应固态堆芯的需求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55441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12766.6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的燃料组件,包括呈2×2方形排列的四个子组件,四个子组件之间形成十字形区域,四个子组件位于组件盒内,所述组件盒内部固定有用于填充所述十字形区域的十字框架,所述十字框架上开设若干呈十字形分布的导向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的燃料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的燃料组件不能同时满足十字形控制棒的落棒及燃料组件变形小的问题,提供既可以实现十字形控制棒的落棒,又可以提高结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的一种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的燃料组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