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5302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43289.X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徐州徐工重型车辆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60K6/26 , B60K6/24 , B60K6/28 , B60K6/40 , B60K6/52 , B60W20/14 , B60W20/15 , B60W30/182 , B60W10/06 , B60W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矿卡适时四驱混合励磁驱动系统及控制方法,既可提供较大的输出功率,又具有优良的调节能力,同时降低了电机的维护成本,减轻了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及噪音;驱动系统采用油电混合提供动力的方式,动力电池驱动为辅助驱动,柴油发动机驱动为主驱动,通过选择合理的工作模式,使柴油发动机绝大多数运行时间都处于高效率区间,减少了燃油消耗,同时动力电池组的SOC值始终处于合理范围内;混合励磁电机的永磁部分不参与制动过程,避免了永磁体因高温退磁的现象,在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同时,提高了车辆整体的动力性能;能够解决传统混合动力技术控制复杂、动力不足的问题,提高矿卡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0167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55459.3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煤矿开采的离层注浆装置,涉及离层填充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接有混合池,所述支撑架固接有控制终端,所述支撑架固接有镜像分布的筛分筒,所述筛分筒内固接有滤板,所述筛分筒固接且连通有对接管,所述对接管上设置有与控制终端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所述筛分筒的顶部密封转动连接有转动封盖,所述转动封盖通过环形阵列的齿牙与相邻的所述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转动封盖固接有推板。本发明通过两个筛分筒交替工作,不隔断地对覆岩离层进行填充工作,将浆体中未破碎彻底的煤矸石块剔除至外部,避免浆体中未破碎彻底的煤矸石块损伤注浆泵并堵塞钻杆,影响对覆岩离层的填充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596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34498.8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轮独立转向换电式矿用自装卸运输机器人及控制方法,包括车辆底盘、驾驶舱、运输舱、隔爆型动力与控制箱、换电式动力系统、多功能装卸臂和四个四轮独立线控驱动与转向一体系统;驾驶舱、运输舱、隔爆型动力与控制箱、换电式动力系统和多功能装卸臂设置在车辆底盘上方,四轮独立线控驱动与转向一体系统设置在车辆底盘下方。本发明采用四轮独立线控驱动与转向一体系统作为运输机器人的行走机构,通过方向盘、偏差耦合控制器与驱动电机驱动器、转向电机驱动器可实现运输机器人在巷道狭小空间的四轮同步斜行转向与原地转向功能;采用换电式结构,有效提高了机器人的续航能力;采用多功能装卸臂,可满足不同类型货物的快速搬运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8570011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20019.7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Q50/02 , G06N3/0455 , G06N3/09 , G06N3/047 , G06F18/2433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自编码器和最优运输的煤巷支护参数预测方法,属于煤巷支护技术领域。收集各个煤矿区的支护数据并进行预处理,从而建立煤巷支护数据集;将巷道信息输入到基于自编码器和最优运输模块取得巷道信息的深度语义特征;将深度语义特征输入到回归网络并结合实际支护参数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并采用端到端的方式优化目标函数。本发明首次构建了基于自编码器和最优运输的煤巷支护参数预测模型,通过训练集对煤巷支护参数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好的煤巷支护参数预测模型输出巷道支护参数,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煤巷支护参数预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70491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46343.5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能粒子射流爆破装置,采用特定的聚能爆破管结构,其中缺口的存在,实现了一侧围岩破碎、一侧围岩完整的效果,同时本发明通过固‑液介质承装袋加入固、液介质作为爆破耦合剂,形成三相耦合介质粒子射流爆破,大大提升了能量的传递效率,并且直接参与到定向裂缝的生成与维持的同时,使其中的固‑液介质以携带粒子的射流形式对岩石进行冲击使其产生破坏,达到对定向断裂与半边碎裂双重激励效果,可以抵消能量分流的不利影响,并通过更高的能量利用率实现产生的爆破冲击力到达传统聚能爆破的十几倍,最终实现形成高深度、高成型度、高光滑度并且可以实现半边破碎的聚能效果,并能有效减少炸药使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34797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15693.4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矿用激光雷达及其扫描方法,其中设备包括激光扫描装置、信号接收装置、数据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激光扫描装置包括相互独立控制的第一至第八激光点源组;每个激光点源组包括八个呈均匀斜线型排布的激光点源;所述第一激光点源组和第二激光点源组内的激光点源以相同倾斜角度相互均匀穿插排成斜线,构成第一线程组,该第一线程组内激光点源射出射线在竖直方向呈均匀辐射状,构成第一射线组;该第二线程组中第三激光点源组射出的射线组错次二分第一射线组中的辐射间隙,第四激光电源组射出的射线组二分第一射线组中未被第三激光电源组分割的辐射间隙和被分割的最低角度的辐射间隙;实现激光雷达的灵活调节,更高效利用设备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718287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97782.8
申请日:2023-09-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连续换装用履带式机器人,包括电驱动履带底盘、上装回转机构、高度调整机构、平台推移机构、输送带悬空机构、托辊换装机构、托辊搬运机构、托辊存储挂车和PLC电液控制舱。本发明以电驱动履带底盘作为机器人的行走装置,可适应煤矿长距离带式输送机不同坡度的托辊换装需求;可替换传统带式输送机人工更换托辊工艺;采用了托辊存储挂车与托辊搬运机构组合的形式,托辊搬运机构的搬运机械手可实时将新、旧托辊组在托辊换装机构换装机械手与托辊存储挂车中转运,实现了托辊无间断更换功能;采用了集成操作手柄的PLC电液控制舱,可控制机器人完成自动化托辊组换装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05251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88689.0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斜沟煤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装置防爆温控系统及温控方法,后处理装置水冷夹套的两端分别与防爆电磁阀、防爆水泵连接,防爆电磁阀分两路与节温器连接,其中一路直接与节温器连接,另一路通过尿素箱加热管与节温器连接,节温器分别与防爆散热器、防爆水泵连接,防爆散热器与防爆水泵连接,冷却水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后处理装置水冷夹套后部。本发明将循环流动的冷却水覆盖尾气后处理装置表面,控制尾气后处理装置工作时表面的温度,并利用防爆散热器及时将冷却水散热,完成尾气后处理装置的防爆改造,使尾气后处理装置的井下应用得以实现;借助完成水冷之后的冷却水来加热尿素溶液,在充分利用冷却水高温的同时减轻防爆散热器的散热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53941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760691.4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声发射计数非线性演化的岩石特征应力确定方法,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待测岩石样本进行室内岩石单轴压缩声发射实验,获取应力‑应变曲线和声发射累计计数曲线,并划分为若干声发射累计计数子曲线,并对各声发射累计计数子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各声发射累计计数子曲线对应的线性曲线。根据各声发射累计计数子曲线和对应的线性曲线,生成二者之间的拟合度曲线。根据各声发射累计计数子曲线对应的线性曲线,生成计数变化速率曲线。根据计数变化速率曲线和拟合度曲线,确定目标特征应变。根据目标特征应变和应力‑应变曲线,确定待测岩石样本的岩石特征应力。采用本申请可以确定岩石特征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16994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0880717.4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2 , G06F18/24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采煤工作面覆岩离层突水风险预测方法及安全采矿方法,充分考虑离层突水形成机制,精确识别采动覆岩突水离层带,从离层突水预灾、致灾的演化过程选取关键地层参数,建立表征离层突水直接水源、突水通道、动力规模的复合地层预测指标;然后根据划分的突水等级,确定工作面地层预测指标阈值,综合考虑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复合地层预测指标的大小,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本发明实现了对采煤工作面精准、连续的突水风险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