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巷道分布式光纤光栅锚杆群应力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362552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264029.6

    申请日:2013-06-26

    Abstract: 一种煤矿巷道分布式光纤光栅锚杆群应力监测系统,属于煤矿巷道锚杆群应力监测系统。回采巷道锚杆支护应力监测子系统、掘进巷道锚杆支护应力监测子系统和工作面切眼锚杆支护应力监测子系统均包括至少一个监测分站,通过光纤接线盒将三个子系统的通讯光纤与矿用传输光缆连接,矿用传输光缆与光纤光栅静态解调仪的输入端口连接,光纤光栅静态解调仪的输出端口与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连接,通过服务器和煤矿局域网将处理后的监测数据与地面计算机共享,形成煤矿巷道锚杆群受力在线实时监测系统。以锚杆为传感媒介、光纤为传输载体的锚杆群应力监测网络采用串联的结构,分布式测量锚杆群受力大小,安装方便,省工省时省力,降低了监测费用。

    矿用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6481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134523.0

    申请日:2013-04-18

    Abstract: 一种矿用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属于矿用传感器的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所述的装置包括保护柜、安置在保护柜外的油箱液位显示计、安置有高精度压力表和功能按钮的控制箱、安装有手动控制阀和电磁控制阀的操作台、液压站和安装有拉伸油缸的试验架,其中拉伸油缸通过油管与操作台连接,与拉伸油缸相连的油缸活塞杆安置在实验架内,夹具设置在实验架的一端,用于固定待标定构件。当标定矿用光纤光栅传感器时,通过油缸将油压作用于传感器完成标定,油压加载过程平稳,保证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受力均匀;可实现电磁和手动双重控制方式,能够无缝切换;装置启动快速、控制方便、安全可靠、通用性好,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种薄煤层无人工作面自动移架约束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8523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750592.4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一种薄煤层无人工作面自动移架约束模型的构建方法,属于煤矿移架模型的构建方法。以薄煤层无人工作面液压支架与其它机采设备之间的约束关系为基础,构建采煤机和液压支架之间的运行约束模型;在采煤机沿无人工作面往返牵引割煤时,支架上红外接收器接收采煤机上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并以接收到红外线的一架支架为定点,控制前滚筒前方的支架收起护帮板,避免前滚筒截割护帮板,控制后滚筒之后的十架支架推溜十分之一行程,使刮板输送机按一定曲线弯曲,完成整个推溜行程的支架执行降移升动作,实现支架与采煤机位移和牵引方向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对改进液压支架的自动化控制的设计、改善其使用性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光纤光栅压缩式矿井提升设备钢丝绳张力监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28745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13834.8

    申请日:2013-10-25

    Abstract: 一种光纤光栅压缩式矿井提升设备钢丝绳张力监测方法及装置,包括钢丝绳、对称扣合卡套钢丝绳的防滑楔形橡胶圈和封装外壳,在封装外壳的内部设有弹性压柱,与弹性压柱固定连接的U型固定支架,U型固定支架固定定滑轮,弹性压柱上下两个端面粘贴光纤光栅,光纤光栅串联接在光纤上,光纤通过光纤引出孔与封装外壳外的光纤连接头的一端连接,光纤引出孔的内部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光纤连接头的另外一端与光纤尾纤连接,光纤尾纤利用铠装保护胶皮进行保护,封装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利用紧固螺母紧固穿过螺栓孔的螺栓;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及操作使用方便,现场在线监测张力,利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可靠性高,测量精度高,误差较小。

    基于光纤光栅的煤矿顶板隔水层稳定性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27248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09323.9

    申请日:2013-10-25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煤矿顶板隔水层稳定性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在工作面回采巷道布置测站,在工作面回采巷道顶板钻垂直的顶板钻孔至隔水层,在钻孔顶端布置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在位于隔水层与其下方岩层之间的钻孔高度处装设光纤光栅顶板离层仪,将光纤连接头引出钻孔的外部与光纤尾纤连接从而接入光纤分路器,通过通讯光纤连接到光纤终端盒,由矿用光缆连接至地面控制室的光纤解调仪,解调后信号传输至监控服务器,通过监控服务器对信号进行处理,通过矿井局域网将数据处理结果共享于客户端,通过计算机显示器实时监测隔水层的稳定状况,当所受应力接近隔水层承受上限且隔水层与其下方的上覆岩层出现离层时,及时进行预警。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的巷道围岩应力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54021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58451.8

    申请日:2013-08-15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的巷道围岩应力监测装置,将金属杆沿轴向中心对称刻凹槽,在凹槽内固定安装FBG光栅组,利用FBG光栅组作为敏感元件,当巷道围岩变形时,围岩应力将发生变化,使得金属杆产生力,将会产生表面微小变形,使得贴在金属杆上的FBG光栅的栅距就会随其发生变形,将会导致光栅的反射中心波长产生漂移,利用光纤光栅解调仪将波长信号解调为电信号,可得到不同点的受力情况。其优点是:设备安装简单,适于普遍推广;工作面端不需供电,保证了现场安全;采用全光测量和光纤传输,有效避免电磁干扰的影响;对温度误差进行补偿,提高了精度;能及时准确地提供围岩应力监测结果,利于指导现场生产及科研工作。

    一种煤矿不可采区煤层封存CO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782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64120.6

    申请日:2025-01-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CO2封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不可采区煤层封存CO2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煤层封存CO2;S2、提升矿区生态碳汇功能,包括提升土壤碳汇、水体碳汇和植被碳汇,其中,土壤碳汇提升包括总碳含量提升、有机碳汇提升和稳定有机碳汇提升,提升方法分为土壤处理技术和植物处理技术两方面;S3、防控矿区生态碳汇损失;S4、矿区全过程全要素碳汇综合管理。本发明利用植被、土壤和水体碳汇主体,采取土壤碳库增汇、植被碳库增汇、地表塌陷修复增汇等措施,将CO2吸收并存储于煤矿区生态碳库中,充分挖掘煤矿区的生态碳汇潜能,提升土壤和植被碳汇储量,提升煤矿区工程碳汇能力,以减少煤层封存CO2对地质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种倾斜煤层智能化监测系统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7146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33483.2

    申请日:2024-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倾斜煤层智能化监测系统,包括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支撑立柱、监测组件、升降冲洗装置和喷气调节装置;监测组件包括旋转支撑台,旋转支撑台上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弯杆,支撑弯杆上安装有监测支撑板,监测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监测摄像头;升降冲洗装置包括固定支撑台,固定支撑台内安装有一对升降驱动电动机和智能控制箱,一对升降驱动电动机上均固定连接升降传动螺杆,一对升降传动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输送框,输送框上安装有多个冲洗喷嘴。本发明通过相应机构的设置,方便工人对倾斜煤层的监测设备进行清洗,从而避免监测设备上附着大量的粉尘,进而不会遮挡监测设备的使用,为工作人员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一种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的扭转补偿系统和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17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0801288.1

    申请日:2023-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的扭转补偿系统和补偿方法,补偿系统包括: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安装在刮板输送机上;角度传感器,包括两个且分别安装在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的两侧,配置为通过监测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两端的差值获得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的扭转角度;光纤光栅串,布置在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上形成多个光栅测点,配置为感知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的中心波长;光纤光栅解调仪,与光纤光栅串相耦接,配置为将光纤光栅串所感知的中心波长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计算机,其分别与角度传感器和光纤光栅解调仪相耦接,配置为基于接收的扭转角度和中心波长剔除扭转引起的光纤光栅波长变化量,以获得光栅测点所在的位置经扭转补偿后的曲率。

    一种用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巡检任务预分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7962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67840.3

    申请日:2024-0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巡检任务预分发方法,包括远程服务器配置巡检任务,巡检任务基于配置的算法模型获取巡检任务的计算结果。边缘侧服务器根据巡检任务和算法模型的输入确定配置于巡检区域内的输入源。远程服务器根据输入源采集的历史数据构建包含风险性数据的计算任务,在边缘侧配置的计算节点执行计算任务。远程服务器根据计算任务的计算结果获取输入源数据的可靠性,确定计算任务的结果和风险型数据的预期风险属性一致的输入源为可靠输入源,并基于可靠输入源所接入的终端构建巡检序列,基于终端的负载分发巡检序列。通过随机引入噪音和风险因素来识别井下的模型是否可靠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