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透压驱动的两相流体回路

    公开(公告)号:CN110542338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710062.4

    申请日:2019-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透压驱动的两相流体回路。本发明回路驱动力大且无需任何能源供给,稳定性高,传热量大、热传输距离远。本发明在储液器或液体管路中设置半透膜,并在半透膜上部分的工质中添加有溶于工质的溶质,溶质的沸点大于蒸发器温度;所述半透膜用于通过工质、并不通过溶质。本发明以渗透压为驱动力,实现了两相流体回路的运行,是一种全新的流体回路驱动方式,实现简单易行且驱动力大,并且为完全被动的驱动力,无需任何能源供给,不存在机械部件损耗问题;且驱动力大,可显著提高环路热管驱动力,提升传输距离和传热能力;稳定性高,可使环路热管始终处于固定热导工作状态,避免因蒸发器向储液器漏热导致不稳定现象。

    基于平板环路热管的均热板

    公开(公告)号:CN107131784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710257571.7

    申请日:2017-04-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 F28D15/043 F28D15/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板环路热管的均热板,可提高均热板的传热能力、极限热流密度散热能力、抗过载和逆重力工作能力,增大扩热板尺寸并减小其厚度,解决均热板性能提升对毛细芯孔径大小的矛盾需求。将由蒸发器、储液器和气/液管路组成的平板环路热管预埋在铝合金板内,组成基于平板环路热管的均热板。平板环路热管的蒸发器布置在均热板上与待散热芯片的最大热源贴合的区域,蒸发器带蒸气槽道侧与最大热源贴合。均热板上设置有“与热沉贴合区域”和“与热源贴合区域”,蒸发器出口引出气/液管路在均热板上“与热沉贴合区域”和“与热源贴合区域”之间往复布置,气/液管路最终经过“与热沉贴合区域”后返回到平板环路热管的储液器。

    耐正压、大功率平板蒸发器及其加工方法以及基于该蒸发器的平板环路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07782189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0887521.7

    申请日:2017-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正压、大功率平板蒸发器及其加工方法以及基于该蒸发器的平板环路热管,属于航天器结构领域技术领域。该蒸发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加强筋和毛细芯,加强筋的设置能够确保整个蒸发器的强度满足耐正压的要求。毛细芯由四部分复合而成,分别为蒸发芯、隔热芯、密封芯和传输芯,通过传输芯的大渗透率可实现低流阻的供液,大幅提升环路热管的传热能力,解决了大面积蒸发器导致供液路径长、流阻大的问题。低导热的传输芯和隔热芯能够减小蒸发器向储液器的漏热现象,同时具有良好的渗透率,减小毛细芯内的流通阻力,同时提升产品运行稳定性。

    一种空间飞行器热控用铝-不锈钢复合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27338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410348089.0

    申请日:2014-07-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间飞行器热控用铝‑不锈钢复合管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采用热等静压工艺制备应力缓解金属层,采用热压钎焊再热等静压处理的方法制备铝‑不锈钢复合管。本发明方法包含以下步骤:⑴不锈钢管外表面改性处理;⑵应力缓解金属层制备;⑶钎焊料准备;⑷覆应力缓解层的不锈钢管、铝管、钎焊料装配;⑸热压钎焊;⑹钎焊件外形加工并真空包套;⑺热等静压热处理;⑻包套去除、外形加工。本发明所制备的铝‑不锈钢复合管直线度高,具有轻质、耐振、高效传热等特点,其热环境适应性及机械振动力学适应性适合空间飞行器柔性热管、单相和双相液体传热回路、可展开式热辐射器等热控系统使用要求。

    重力热管不凝气体量的精确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57891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410721250.4

    申请日:201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流体回路地面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凝气体量的测试方法。重力热管不凝气体量的精确测试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重力热管竖直放入真空室(1)内,重力热管的管路(15)上部与真空室(1)内的冷板(9)贴合;步骤B:静置一段时间后,对真空室(1)抽真空;步骤C:通过冷板(9)降低重力热管至设定温度;同时,重力热管与真空室(1)进行辐射换热;步骤D:当重力热管温度平衡时,由红外测温仪(7)采集重力热管上温度测点的温度,并计算不凝气体量。本发明减少了测量误差提高了计算精度。

    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寿命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58305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10721212.9

    申请日:201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寿命试验装置,能够有效模拟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在寿命期间氨分解产生氮气和氢气的过程,以保证其在月球探测过程的可靠性;同时能够测试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在月夜运行期间,蒸发器与储液器温差的计算,判断该两相流体回路在寿命期间是否满足探测器热控的要求。具体包括蒸发器加热控温回路、储液器加热控温回路、蒸气管路加热控温回路、冷凝管路加热控温回路、冷凝管路冷却保护模块以及温度数据收集存储模块。

    有毒气体干法解毒装置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48882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721261.2

    申请日:2014-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02 B01D53/18 B01D53/58 Y02A50/2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毒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吸收氨气的解毒装置。有毒气体干法解毒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吸收塔(1)的塔釜(1-1)设有氨气入口、氮气入口以及紧急入口;塔釜(1-1)底部设有排液口以及循环系统接口,在循环系统接口处设有不锈钢丝网过滤器;塔釜(1-1)内注有氨气吸收液,塔柱(1-2)内壁设有聚丙烯塑料环;塔柱(1-2)在顶部设有压力表(1-3);吸收循环系统(3)的循环泵(3-1)通过管路与循环系统接口连通,将塔釜(1-1)内的氨气吸收液送至循环液喷头(3-2),循环液喷头(3-2)安装于塔柱(1-2)顶部,其将氨气吸收液向下淋入塔柱(1-2);氨吸附器(2)与塔柱(1-2)的顶部连通;本发明吸收容量大。

    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中储液器和工质充装量的匹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04176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720817.6

    申请日:201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中储液器和工质充装量的匹配方法。使用本发明能够科学、准确地获得充装量和储液器结构特征参数,流体回路能适应极宽温区的温度变化,保证流体回路正常运行,安全可靠。本发明首先基于最高、最低工作温度条件计算储液器体积和充装量,然后基于高温存贮条件校核步骤1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然后基于约束条件迭代求解储液器净空间尺寸,最后基于材料屈服和爆破性能计算储液器壁厚,最终获得满足流体回路运行要求、安装要求、恶劣环境要求的储液器结构尺寸和工质充装量。

    一种适应热冲击的蒸发器匹配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01473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720989.3

    申请日:201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热冲击的蒸发器匹配设计方法。使用本发明能够使同位素核热源与蒸发器在-30℃~265℃任意温度时均接触良好,确保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蒸发器和同位素核热源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热耦合。本发明通过优化设计,选择合适的基准温度计算流体回路蒸发器尺寸,有意识地使得蒸发器在制造时尺寸偏大,可以有效解决月昼高温时同位素核热源套筒变形量过大造成的应力损伤风险,同时还能确保月夜低温时,处于中心位置的同位素核热源套筒收缩量小于处于外部的流体回路蒸发器的收缩量,两者将产生挤压变形,接触良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