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FDP协议的卫星在轨上注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836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17529.3

    申请日:2024-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CFDP协议的卫星在轨上注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本发明采用CCSDS中定义的定长虚拟信道数据单元VCDU的定长优势,配合VCDU的帧计数和CRC校验结果来进行系统设计,简化CFDP中的错误检测数据帧重传机制中的错误检测和重传通信等需要复杂计算的操作步骤。在FPGA并行计算优势的加持下,以最小资源实现基于CFDP协议支持多用户多通道并行在轨上注数据高效传输的卫星在轨上注传输系统。此在轨上注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从单星到多星上进行工程化实现,可以随星间星内多用户多通道拓扑网络中链路位置变换而改变数据管理功能,系统中分别实现在数据发送、数据转发以及数据接收等功能。

    一种适用于深空通信的可变帧长的多速率LDPC编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3759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011063544.4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深空通信的可变帧长的多速率LDPC编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缓存接收到的数据帧;步骤二、设置编码码长L的值;步骤三、设计编码参数为(4088,1784)的LDPC码;步骤四、根据所述编码码长L的值,对接收到的数据帧启动相应的LDPC编码流程;步骤五、缓存编码后的数据,然后输出所述编码后的数据。本方法编码前与编码后的数据帧长均与传统的深空探测器匹配,数据帧长可由用户根据需求发送指令设置,采用多速率输出调度机制,解决了编码后输出数据多速率切换问题,本发明中长帧编码和短帧编码共用LDPC编码模块、加扰模块、插入同步头模块,因此节省硬件资源,极大降低了实现的复杂度。

    一种星载多文件实时并行存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37023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66408.9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多文件实时并行存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多个硬件接口模块,通过查询MRAM中的接口文件属性表,将并行接收外部星载设备发送的数据封装为包括目标文件缓存分区号的多个输入帧;输入数据路由模块,为活跃文件分配目标文件缓存分区,并更新MRAM中的接口文件属性表,将多个硬件接口所述输入数据帧对应的数据并行存储到SDRAM存储器中对应的目标文件缓存分区。在符合预设条件时,通过Flash存储管理模块将各数据存储到对应的Flash存储器。所述MRAM管理模块实现多个模块和MRAM存储器的数据交互;所述MRAM存储器存储接口文件属性表、当前活跃文件的文件信息等;所述SDRAM存储器存储多个所述的文件缓存分区。本装置覆盖当前星载数据的绝大部分存储需求。

    一种应用于遥感图像的在轨检测识别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32842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316281.4

    申请日:2019-04-19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遥感图像的在轨检测识别装置及方法,包括主控单元、存储单元、处理单元、交换单元、IO单元以及供电单元;IO单元负责接收卫星载荷数据,根据工作参数进行感兴趣区域提取,将提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基于形态学的可疑目标提取,并根据可疑目标提取结果获取目标切片,并将切片发送给交换单元;交换单元根据配置的路由表,将切片数据按乒乓规则分发给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完成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处理,对目标切片进行分类与存储。存储单元根据主控单元的数据输出指令将存储的打包数据发送给IO单元并输出。

    一种星内星间一体化星载路由器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517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983841.2

    申请日:2024-07-22

    Abstract: 一种星内星间一体化星载路由器,包括:电源模块、处理器模块、星间高速转发模块和星内转发模块;处理器模块作为路由器的控制核心,采用路由算法获得网络路由拓扑,生成路由转发表给星间高速转发模块和星内转发模块;星间高速转发模块用于星间、星地高速数据的路由转发;星内转发模块用于星内数据的路由转发以及与高速转发模块间数据交互。本发明采用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开的路由器架构,提高路由器的数据吞吐率,控制平面采用高可靠性处理器系统实现,数据平面采用高性能FPGA实现。为了提高数据平面FPGA的可靠性,FPGA设计采用了三模冗余技术和动态刷新,一旦因空间环境问题导致不可恢复的情况,采取自主复位或重加载恢复FPGA的功能解决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