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2580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47408.3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IPC: G01B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共路差分和自校零的二维小角度激光测量方法与装置。该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单元、测量单元、敏感单元和校零光学单元,测量单元包括激光入射端、准直镜、隔离器、起偏器、分光镜、聚焦透镜、第二偏振分光镜、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敏感单元包括第一偏振分光镜、参考反射镜和测量反射镜;校零光学单元由第三偏振分光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和导轨组成。激光器出射的激光经过准直镜和起偏器后,得到两正交偏振光S光与P光,S光与P光经分光镜透射后沿相同轨迹出射。本发明中的S光与P光两路信号在测量单元与敏感单元之间完全共路,采用差分处理减少各种因素造成的光线漂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测量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68515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0945183.9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标定与融合的六自由度位姿确定方法,其步骤包括:将n个传感器安装在基座刚体上,将相应的n个传感器合作目标安装在目标刚体上;将基座刚体与目标刚体置于m个不同的标定相对位置,进行标定数据采集;根据标定数据求解各传感器相对于基座刚体的相对位姿参数和各传感器合作目标相对于目标刚体的相对位姿参数;根据各传感器位姿标定结果和各传感器测量结果分别计算目标刚体相对于基座刚体的相对位姿参数;对冗余位姿计算结果进行融合,确定目标刚体相对于基座刚体的相对位姿参数。本发明解决了多传感器测量六自由度位姿时,基座刚体、目标刚体、各传感器及合作目标坐标系不统一,以及冗余测量信息未充分利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8481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0838674.3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张朴真 , 庄原 , 王波 , 满剑锋 , 杨建中 , 苏周 , 袁丁 , 邱慧 , 倪彦硕 , 黎彪 , 李林 , 张书洋 , 刘寅 , 邸高雷 , 梁东平 , 徐燕菱 , 丁锋 , 冀巍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摆动式压紧释放装置,包括摆动臂组件、柔性捕获组件、压紧座、释放装置及转轴组件;摆动臂组件通过夹持与负载固定连接,同时摆动臂组件和压紧座通过转轴组件转动连接,压紧座用于与外部星体固定连接;压紧座中心设有释放装置,用于释放摆动臂组件;压紧座两侧设有柔性捕获组件,当摆动臂组件释放后,通过柔性捕获组件的柔性变形实现对摆动臂组件的捕获。本发明通过对负载的对称夹持,实现了比传统锁定关节更好的负载适应性,并降低了解锁冲击;通过摆动臂组件大间隙主动摆开,实现了不依赖于负载运动的分离动作,增加了分离可靠性;通过柔性捕获组件,实现了活动部件的轻量化可重复收纳,提升了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91139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1173337.9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行星探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轻量化大承载地外行星探测指向机构,包括支撑座、展开组件、偏航组件、俯仰组件、臂杆、载荷支架、热防护组件和电缆防护组件;所述支撑座上设置展开组件,所述展开组件连接偏航组件;所述偏航组件连接臂杆的一端,所述臂杆的另一端设置俯仰组件;所述俯仰组件上设置用于放置载荷的载荷支架,所述载荷支架上还设置对载荷进行防护的热防护组件;所述电缆防护组件对电缆进行防护,电缆依次连接热防护组件、俯仰组件、偏航组件和展开组件后,由所述支撑座穿出;所述展开组件、偏航组件和俯仰组件带动载荷支架和载荷实现展开、偏航和俯仰转动。本发明适用于地外行星表面星球车使用,为有效载荷提供精确指向。
-
公开(公告)号:CN11538481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38674.3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张朴真 , 庄原 , 王波 , 满剑锋 , 杨建中 , 苏周 , 袁丁 , 邱慧 , 倪彦硕 , 黎彪 , 李林 , 张书洋 , 刘寅 , 邸高雷 , 梁东平 , 徐燕菱 , 丁锋 , 冀巍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摆动式压紧释放装置,包括摆动臂组件、柔性捕获组件、压紧座、释放装置及转轴组件;摆动臂组件通过夹持与负载固定连接,同时摆动臂组件和压紧座通过转轴组件转动连接,压紧座用于与外部星体固定连接;压紧座中心设有释放装置,用于释放摆动臂组件;压紧座两侧设有柔性捕获组件,当摆动臂组件释放后,通过柔性捕获组件的柔性变形实现对摆动臂组件的捕获。本发明通过对负载的对称夹持,实现了比传统锁定关节更好的负载适应性,并降低了解锁冲击;通过摆动臂组件大间隙主动摆开,实现了不依赖于负载运动的分离动作,增加了分离可靠性;通过柔性捕获组件,实现了活动部件的轻量化可重复收纳,提升了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03559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199753.6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张朴真 , 何永强 , 张书洋 , 王明 , 许怡贤 , 袁丁 , 苏周 , 邱慧 , 徐燕菱 , 王青 , 张孝辉 , 秦钰琦 , 冀巍 , 许江涛 , 李毅 , 孙义濛 , 尚爱华
IPC: G05D1/08
Abstract: 一种深空探测指向机构多自由度大范围运动线束控制方法,通过运动学分析、线束集成、固定限位点与导向限位点设置、预应力赋形与变刚度绑扎、无约束防护装置包覆、线束阻力矩测试等步骤,能够实现多种线型、电缆光纤混合下不同承载能力、变形能力的线束的统一布线,同时实现了大直径线束的多自由度、大范围、低阻力矩布线,实现全线束防护措施对线束阻力矩的近零影响,并通过高保真的线束阻力矩测试使整个线束管理方法完整闭环。
-
公开(公告)号:CN11391139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73337.9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行星探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轻量化大承载地外行星探测指向机构,包括支撑座、展开组件、偏航组件、俯仰组件、臂杆、载荷支架、热防护组件和电缆防护组件;所述支撑座上设置展开组件,所述展开组件连接偏航组件;所述偏航组件连接臂杆的一端,所述臂杆的另一端设置俯仰组件;所述俯仰组件上设置用于放置载荷的载荷支架,所述载荷支架上还设置对载荷进行防护的热防护组件;所述电缆防护组件对电缆进行防护,电缆依次连接热防护组件、俯仰组件、偏航组件和展开组件后,由所述支撑座穿出;所述展开组件、偏航组件和俯仰组件带动载荷支架和载荷实现展开、偏航和俯仰转动。本发明适用于地外行星表面星球车使用,为有效载荷提供精确指向。
-
公开(公告)号:CN1198797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08521.2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B11/00
Abstract: 一种长距离高精度六自由度绝对位姿标定方法及系统,包括:方法确定LED主动靶标、第一角反射器、相对测量靶标装置与目标平台之间的绝对位姿关系;在近处进行传感器平台坐标系与目标平台坐标系之间的绝对位姿测量;使传感器平台与目标平台进行相对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进行六自由度位姿变化量的相对测量;计算在远距离下的传感器平台与目标平台坐标系的绝对位姿关系;求解传感器之间的位姿关系。本发明可实现在多传感器组合进行长距离、高精度的绝对六自由度测量情况下,传感器内部位姿关系的高精度标定,尤其是针对光学传感器的光学坐标系之间的高精度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19041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02425.0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层叠式机热一体化可展收遮阳调温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固定连接航天器舱板,展收结构体与驱动装置铰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展收结构体绕转动轴转动;压紧释放装置用于将展收结构体与航天器舱板压紧固定;到位开关装置用于指示展收结构体是否关闭到位;遮阳调温装置安装于展收结构体上朝向航天器内侧的一侧,用于对航天器内部热敏感的载荷进行遮阳保护和温度调节。本发明具有可展开、可收拢的灵活热控调温特性,可提高航天器能源利用率和有效载荷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954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658416.8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置构型星载平面阵天线展开装置,属于星载雷达技术领域,在收拢状态下,左翼平面天线和右翼平面天线中的各天线板层叠并通过压紧释放装置固接于星体的顶端;压紧释放装置解除压紧后,左翼平面天线和右翼平面天线分别通过左翼展开机构和右翼展开机构展开至星体的顶部两侧。该装置使天线收拢时处于星体顶部,能够使整流罩内的空间完全用于载荷天线的包络,与载荷收拢时处于星体侧面相比,该顶置构型星载平面阵天线有效解决了传统星载平面阵天线侧置导致在天线板数目增多时,整流罩不能满足卫星包络要求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