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板环路热管的均热板

    公开(公告)号:CN107131784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257571.7

    申请日:2017-04-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 F28D15/043 F28D15/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板环路热管的均热板,可提高均热板的传热能力、极限热流密度散热能力、抗过载和逆重力工作能力,增大扩热板尺寸并减小其厚度,解决均热板性能提升对毛细芯孔径大小的矛盾需求。将由蒸发器、储液器和气/液管路组成的平板环路热管预埋在铝合金板内,组成基于平板环路热管的均热板。平板环路热管的蒸发器布置在均热板上与待散热芯片的最大热源贴合的区域,蒸发器带蒸气槽道侧与最大热源贴合。均热板上设置有“与热沉贴合区域”和“与热源贴合区域”,蒸发器出口引出气/液管路在均热板上“与热沉贴合区域”和“与热源贴合区域”之间往复布置,气/液管路最终经过“与热沉贴合区域”后返回到平板环路热管的储液器。

    一种服务器机柜水冷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093294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238675.X

    申请日:2014-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服务器机柜水冷散热装置,包括一个以上平行流散热器、边框、进水主管和出水主管,平行流散热器的散热管与竖直方向呈5°~10°的夹角;当机房相对湿度较大时,可以加速散热管和翅片表面凝水的排除。在平行流散热器一侧框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与所有散热管贯通。平行流散热器通过各自的安装耳片依次连接在边框上,每个平行流散热器的进水口分别通过连接软管与进水主管贯通,每个平行流散热器的出水口分别通过连接软管与出水主管贯通。该散热装置中每个平行流散热器内部自成一个小循环,经过水冷循环把服务器内部热量通过平行流散热器排散至空气中,从而大幅度提高服务器的散热能力,降低其能耗水平。

    轻质柔性石墨导热索的钎焊结构及钎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096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1323600.0

    申请日:2019-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柔性石墨导热索的钎焊结构及钎焊方法。该钎焊结构包括由多层石墨膜构成的石墨膜层叠体、以及位于石墨膜层叠体两侧的导热金属连接端;所述石墨膜层叠体具有中间柔性段、石墨膜两侧端部连接段,在石墨膜两侧端部连接段的相邻两层石墨膜之间设有金基软钎料层;石墨膜两侧端部连接段与导热金属连接端之间分别设有三明治结构复合钎料层,该三明治结构复合钎料层由依次设置的金基软钎料箔片、铅基软钎料焊片、金基软钎料箔片组成。本发明的石墨导热索的钎焊方法采用该钎焊结构,所制备的石墨导热索连接界面热阻小,热流通量大,柔性石墨段与端部金属结合强度高,耐机械振动和温度交变冲击,服役安全可靠性高。

    蒸发器组件及环路热管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32532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37115.1

    申请日:2020-11-25

    Abstract: 一种蒸发器组件及环路热管,涉及航天器及地面其它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该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和工质出口;蒸发器包括主毛细芯和集气室;蒸发器的壳体内壁设置有蒸气槽道,蒸气槽道用于将主毛细芯外侧蒸发的工质引流至工质出口;蒸气槽道呈折线形或者波浪形;蒸气槽道包括与主毛细芯对应的槽道蒸发段和与集气室对应的槽道集气段;槽道集气段的当量尺寸大于槽道蒸发段的当量尺寸;蒸气槽道呈折线形时,当量尺寸为相邻两个折线顶点之间的距离,蒸气槽道呈波浪形时,当量尺寸为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该环路热管包括蒸发器组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器组件及环路热管,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环路热管启动的技术问题。

    变散热冷凝器和环路热管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5067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80945.X

    申请日:2020-09-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及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散热冷凝器和环路热管。变散热冷凝器包括冷凝管段、控制器和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凝管段的一侧,所述散热装置用于对所述冷凝管段进行散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散热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本发明通过控制器改变散热效率,进而提升冷凝器的激活程度,使得多余的液体工质会存储在储液器和液体干道,减小漏热影响,形成正向有利于运行的气液分布,最终可减小环路热管的系统热阻,提升其运行稳定性,避免出现烧干等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