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26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02256.1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酶分子响应水凝胶在体液中的定量检测系统及方法。该定量检测系统包括物质响应单元和测量显示单元,还包括气体通路;所述物质响应单元包括限域管道,所述限域管道内填充受体水凝胶形成阀门开关,利用目标酶分子切割所述受体水凝胶而改变阀门开关的突破压强;所述测量显示单元用于监测气压的变化并输出数字化信息。本发明方法结合目标分子和受体水凝胶之间的刺激响应作用,利用目标分子破坏受体水凝胶分子链上相应的官能团,从而瓦解水凝胶的网络结构而改变水凝胶性质,进而改变气体通过限域管道的突破压强,实现结果在测量显示单元中实时显示。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检测所需样品量少、安全无危险、简单便捷的功能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5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1200765.5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类脑计算的仿生动态纳流离子器件及调控方法,所述的仿生动态纳流离子器件包括纳米尺度的纳流通道和柔性支撑层;所述的纳流通道可以动态弯曲并通道内表面具有分布动态可调的电荷。所述的仿生动态纳流离子器件可以通过施加应力、脉冲电压强度、脉冲电压数量、正负脉冲电压对仿生纳流离子器件电流、电容及电导调控,实现对信息的调控、记忆及存储。所述的仿生纳流离子器件在电压脉冲作用下具有正电压电导的读写与负电压电导擦除能力。本发明所述的仿生纳流离子器件在类脑计算过程中具有高度可塑性、高度并行处理、自适应学习、超低能耗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7975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25505.2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玻璃纳米孔的自动化玻璃包埋铂丝尖端设备,包括升降模块、旋转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升降模块包括第一驱动器、Z轴升降台,Z轴升降台连接所述旋转模块,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Z轴升降台升降以带动旋转模块沿着Z轴升降;所述旋转模块包括载物台、第二驱动器,所述载物台上设置样品容器,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带动所述样品容器中的包有玻璃毛细管的铂丝尖端在包埋位置自转,在所述包埋位置采用熔融设备对玻璃毛细管进行熔融从而包埋铂丝尖端;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旋转模块的旋转速度、升降模块的升降速度和定位位置、铂丝尖端的包埋长度,并通过操控设备操控。
-
公开(公告)号:CN11770700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28617.0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5B19/042 , B65G43/08 , B65G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相转变的门控系统及其方法,所述的三相转变门控系统,包括多孔固体和功能流体,功能流体至少部分浸润所述多孔固体且两者配合形成流体门控通道,所述功能流体为固/液/气三相相变功能流体;还包括一主体,主体具有一主腔体,功能流体和多孔固体设于该主腔体之内;主腔体具有分别位于流体门控通道两侧的物质输运进口和物质输运出口;在主腔体旁设有和主腔体连通的液气转变腔体;还包括用于使功能流体发生固/液/气三相相变的相变控制单元。本发明通过施加刺激实现了单一体系中的不同的流体控制输运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8507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36745.0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液基多功能空气净化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或不包括)离子极化模块和液基多孔膜;液基多孔膜由固体多孔膜和功能液体组成,功能液体浸润所述固体多孔膜;液基多孔膜始终保持接地状态;受污染的空气在离子极化模块和液基多孔膜的共同处理下得到净化,系统的控制模块分析进入系统的空气的污染程度和处理后空气的净化程度,并发出相应的控制电压给离子极化模块进行自适应调节离子极化效果。本发明通过离子极化模块将气溶胶荷电的方式,使液基多孔膜对处于电场中的颗粒物进行高效的吸附,具有净化效率高、流体阻力低、处理能力大、抗腐蚀、抗污染、防结冰、杀菌、除病毒、除甲醛等多功能性质和优势,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商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46451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1135546.9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多通道孔径检测及纳米孔制备于一体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的装置,含有夹持器、直线轴承、导电探头、载盘、滚珠轴承、电机、支撑架、主机外壳、人机交互界面和电路。其中,夹持器、直线轴承、载盘、滚珠轴承和电机构成打磨部分;导电探头、人机交互界面和电路构成检测控制部分;将夹持器、直线轴承、导电探头、载盘、滚珠轴承、电机、人机交互界面和电路同时置入主机外壳构成集纳米孔制备及纳米孔孔径检测于一体的装置。本发明实现了多通道孔径实时检测及纳米孔的可控制备,对于在纳米尺度下通道中的科学问题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77710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995230.6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客体作用的定量物质控释系统及方法,所述控释系统包括物质储存腔室、控释单元、输运通道和物质检测单元;所述物质储存腔室包含有预存物质;所述控释单元由主客体流体和多孔膜组成且具有刺激响应阀门开关的作用;所述主客体流体可与靶分子作用调控储存物质的释放量;所述物质检测单元通过与释放的物质作用定量将靶分子识别信号转换为可直接读取信号。本发明结合主客体特异性识别的优势与多孔膜复合形成阀门机制,当靶分子与主体分子结合,改变物质通过控释单元的压强,实现物质的可控释放。该检测系统具有成本低、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易于读取等特点,可用于不同检测场景的靶分子进行便携和定量检测,如诊所中疾病的快速诊断、家庭里的健康监测和现场的化学/生化安全监控等。除此之外,也可根据靶分子检测信息反馈系统控制物质释放,实现物质控释检测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121304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99548.1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通量微液滴内精确颗粒操控系统和检测方法,是采用微孔阵列基板装填液体B,将与液体B不互溶的液体A与待操控颗粒物混合形成混合液滴,通过将固定体积的混合液滴置于不互溶的液体B表面,所述液体B能漂浮液滴,在液滴的气/液界面处产生的马兰戈尼效应对颗粒物进行操控。与现有颗粒操控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液滴中颗粒的三维对称聚集操控以及对颗粒的快速浓缩,可应用于颗粒物的排布及检测等领域,具有高重复性和高适用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1789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101722.0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F17D1/04 , F17D3/01 , G01M13/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异性气体响应的自适应性阀门系统及其制作方法,该阀门系统以孔道材料作为固体载体,以与至少一种气体产生气体响应的化合物溶液作为功能液体,形成气体响应的阀门体系。当至少一种气体接触到功能液体时,与具有响应性的化合物发生反应,改变功能液体的表面活性,从而增加或降低至少一种气体的临界过膜压强,导致阀门体系开关状态发生转化。本发明针对常用气阀体积大、质量重、气阀部件受到精度和尺寸的限制、制造成本高、需要外场输入、对特异性气体无识别和应用环境有限的问题,利用气体响应技术,实现限域空间内气体的识别。该系统具有气密性好、可靠性高、稳定性强、可特异性识别以及可视化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37137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198778.8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2N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电效应的流体复合孔道能源转化系统及转化方法,系统包括复合孔道材料、水基溶液和电极;所述复合孔道材料包括孔道材料和功能性液体,所述功能性液体浸润所述孔道材料,所述功能性液体和所述水基溶液不混溶;所述电极设于所述复合孔道材料两侧并浸入所述水基溶液;所述水基溶液在一压力驱动下通过复合孔道材料并产生电位差,通过两侧的电极进行收集以将动能转化为电能。与传统孔道材料对比,形成的液‑液界面对流动电位具有提升作用,并可降低发电的工作压强,最终达到动电能源转化效率增强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