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734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124735.4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比色/荧光检测试剂盒及方法,它包括:食源性致病菌适配体溶液,胶体金溶液,异硫氰酸荧光素溶液,阴性质控品,阳性质控品。它通过简单的离心实现了食源性致病菌的特异性识别,利用食源性致病菌适配体诱导胶体金冻融后发生聚集变化,根据胶体的聚集颜色变化和异硫氰酸荧光素影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定量检测,定量检测时变异系数小,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易于实施,检测时间短,比色信号检测限为5 CFU/mL,荧光定量检测限为2 CFU/mL,双信号不仅实现了现场可视化,还提高了检测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7608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14668.4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9K11/66 , C09K11/02 , H10K5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性配体重构量子点表面并实现高性能蓝光LEDs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S1:合成制备量子点所需要的油酸铯前驱体溶液;S2:量子点的合成;S3:量子点的提纯;S4:LED器件的制备。该方法在不添加额外步骤的前提下,在提纯清洗过程中采用溴化铵盐对PeLED中的发光活性物质进行了原位的表面重构,通过修复纯化后受损的量子点表面降低了量子点表面的缺陷密度,实现了钙钛矿量子点光致发光产率的提升,也实现了蓝光钙钛矿量子点LEDs效率的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544092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81719.3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碳点实现钙钛矿室温结晶同时提升发光二极管效率的方法,涉及光电技术领域。实现钙钛矿薄膜室温结晶的方法是通过将含有碱金属离子的碳点薄膜用作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界面修饰层,用于载流子传输层与钙钛矿发光层之间;碳点作为异质形核的中心来增强钙钛矿的结晶,实现在活性层不退火的条件下使钙钛矿发光二极管薄膜结晶: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廉价、简易、表面富含碱金属离子的碳点,以这种碳点的薄膜作为准二维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界面修饰层,达到了钙钛矿薄膜不需要热退火,室温下也能实现良好的结晶,有提升器件性能,简化发光二极管制备工艺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9384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10512.1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及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导电钙钛矿核壳量子点存在晶体结构和荧光稳定性差,从而导致发光二极管效率滚降的问题,公开了导电钙钛矿核壳量子点,所述导电钙钛矿核壳量子点的结构式为CsPbX3:MB,所述导电钙钛矿量子点的内核CsPbX3与表面原子型半导体MB形成Ⅰ型的能带结构;内核与外壳的界面处存在缓冲层,用于稳定内核CsPbX3;荧光范围为400‑700nm。本发明所制备的导电钙钛矿核壳量子点能够有效的阻断离子迁移通道,形成具有平缓界面势垒的I型核壳能级结构,进而可抑制发光二极管的效率滚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36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10516.X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碳点荧光纳米材料存在能级结构可调范围有限的问题,公开了一种能级可控的碳点荧光纳米材料及合成方法,所述能级可控的碳点荧光纳米材料,所述碳点荧光纳米材料主要由碳元素组成,所述碳点荧光纳米材料表面包裹有机分子外壳;通过调整合成参数控制碳点有机外壳的组成和控制碳点的能级结构。本发明合成所得的碳点荧光纳米材料表面包裹的有机外壳具有多样性,拓宽碳点荧光纳米材料的应用范围;具有可控的能级结构,通过调整反应物吸电子或推电子官能团的种类、配比和强度,可精确控制其能级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86496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79356.2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黑松枝叶结构的钴基多功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所述钴基多功能催化剂是以碳纸为基底,在其表面生长Co‑MOF片,并在Co‑MOF片表面生长碳纳米管,所述碳纳米管的管壁上分布有钴团簇颗粒,在微观上具有空间结构,比表面积大,高孔隙率,催化活性位点相互不堆叠,具有优异的氧析出、氢析出、氧还原三种催化性能。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自支撑3D结构,与传统的粉末状催化剂相比,避免了使用粘结剂而导致的催化活性降低,并且与基底结合更加牢固,从而具有更好的导电性、更高的催化活性、更好的稳定性;本发明所使用原材料为非贵金属,成本低廉,制备流程简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978688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711324202.1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硫化铅包覆钙钛矿量子点的电致发光LED及制备方法。所述的电致发光LED包括:ITO玻璃作为底部电极;n型ZnO/聚乙烯亚胺作为电子传输层(ETL)和空穴阻挡层(HBL);PbS包覆钙钛矿量子点作为发光层;p型4,4’,4”‑三(咔唑‑9‑基)苯胺薄膜作为空穴传输层(HTL)和电子阻挡层(EBL);MoO3/Au作为顶部电极。其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制备铯油酸溶液,之后经制备PbS包覆的CsPbI3量子点、电子传输层和空穴阻挡层、发光层、空穴传输层和电子阻挡层等步骤,获得PbS包覆钙钛矿量子点电致发光LED。本发明通过采用PbS包覆钙钛矿量子点,提高钙钛矿量子点光电性能,同时保证其稳定性和保持其良好的半导体性能,并以此作为发光层制备高效稳定的电致发光LED。
-
公开(公告)号:CN104037310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315193.X
申请日:2014-07-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48091 , H01L2224/8592 , H01L2924/00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量子点和ZnCuInS量子点的三原色匹配白光LED及其制备方法。选取紫外光芯片作为激发光源,制备胶体碳量子点、一种红色发光的胶体ZnCuInS量子点、一种绿色发光的胶体ZnCuInS量子点混合荧光粉作为荧光层,利用蓝、红、绿三原色匹配法调制成白光,通过调整三种量子点在荧光粉中所占比例,得到所需色温和显色指数的白光LED。其结构为:散热衬底(1),取光透镜(2),电极(3),金线(4),硅胶酸甲酯/氯仿溶液混合而形成的荧光粉凝胶层(6),峰值波长为340-390nm的紫外光芯片(7)。本发明所采用的荧光材料毒性低、成本低廉,所设计的LED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发出的白光光源显色指数高、稳定性好。(5),由碳量子点、ZnCuInS量子点和聚甲基丙烯
-
公开(公告)号:CN104037310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315193.X
申请日:2014-07-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48091 , H01L2224/8592 , H01L33/504 , H01L2933/0041 , H01L2924/00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量子点和ZnCuInS量子点的三原色匹配白光LED及其制备方法。选取紫外光芯片作为激发光源,制备胶体碳量子点、一种红色发光的胶体ZnCuInS量子点、一种绿色发光的胶体ZnCuInS量子点混合荧光粉作为荧光层,利用蓝、红、绿三原色匹配法调制成白光,通过调整三种量子点在荧光粉中所占比例,得到所需色温和显色指数的白光LED。其结构为:散热衬底(1),取光透镜(2),电极(3),金线(4),硅胶(5),由碳量子点、ZnCuInS量子点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溶液混合而形成的荧光粉凝胶层(6),峰值波长为340-390nm的紫外光芯片(7)。本发明所采用的荧光材料毒性低、成本低廉,所设计的LED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发出的白光光源显色指数高、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875325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90868.7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梯度异质金属增材制造的仿生自动混料装置,涉及异质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双粉料仓、电驱下料组件和仿生混料组件;双粉料仓中部被隔板分隔成主料仓和辅料仓,主料仓和辅料仓共用一个下料口,主料仓和辅料仓斜侧壁设置有多个非对称结构的分隔梁,当电驱下料组的电机启动后,偏心轴在挡板上的长圆孔内做偏心运动带动挡板在水平方向发生运动,使得阀口相对下料口做线性运动,进而控制主料仓和辅料仓分别与混料室之间的连通或阻断,最终获得连续梯度混合的异质金属粉料,仿生叶轮的扇叶表面分布了若干仿骆驼蜘蛛刚毛结构的微刺,可有效减少金属粉料与扇叶表面直接产生磨损,从而使扇叶具有耐磨、耐冲蚀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