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柔性太阳能电池阵的展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56836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23132.9

    申请日:2015-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S30/00

    Abstract: 一种空间柔性太阳能电池阵的展开方法,本发明涉及空间柔性太阳能电池阵的展开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充气式或机械空间可展开结构存在的机械结构复杂,驱动机制复杂,展开过程不稳定,驱动过程不稳定,易使结构振动受损等问题。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一、合成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并在其上覆盖电热膜;二、将太阳能电池阵固定在一上,得到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空间柔性太阳能电池阵;三、得到固化成卷曲状的柔性太阳能电池阵;四、对固化成卷曲状的柔性太阳能电池阵的电热膜通电加热,卷曲状的柔性太阳能电池阵恢复至平直状态,完成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空间柔性太阳能电池阵的展开。本发明应用于航天领域。

    一种基于混联机构的五维隔振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2865328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210324161.7

    申请日:2012-09-04

    Inventor: 李兵 赵伟 杨晓钧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安装在动态载体上的设备的五维隔振装置。针对动态载体上的设备的五维振动问题,本发明通过在设备安装平台和载体连接平台之间安装一套基于混联机构的隔振平台实现五维隔振。本发明所述隔振平台由设备安装平台(1)、中间平台(2)、载体连接平台(5)、六个包含隔振子系统的支链以及一个不含隔振子系统的约束支链组成,可以实现空间三移动两转动方向的振动隔离。支链中的隔振子系统由一个线性弹簧(3)和一个磁流变阻尼器(4)并联组成,通过改变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实现整个平台的控制。而且由于混联机构的移动与转动完全解耦,系统的控制相对简单。实验证明,使用本发明所述隔振平台可以使载体传递到设备的振动信号明显减弱,因此所述隔振平台可以有效、可靠地改善安装于动态载体的设备的动力学环境。

    一种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99291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10150795.X

    申请日:2013-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它涉及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出水COD去除率低,反应时间长,高浓度有机废水进入CSTR系统后,出水还需要进入下一个处理单元进行后续处理的问题。本发明的MFC反应容器的下端与CSTR反应容器的上端连通,搅拌轴的上端与搅拌电机下端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的下端穿过MFC反应容器设置在CSTR反应容器内,阳极的下端插装在MFC反应容器内,阳极的上端穿过MFC反应容器的上表面,固液分离器安装在CSTR反应容器内。本发明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一种基于混联机构的五维隔振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2865328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24161.7

    申请日:2012-09-04

    Inventor: 李兵 赵伟 杨晓钧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安装在动态载体上的设备的五维隔振装置。针对动态载体上的设备的五维振动问题,本发明通过在设备安装平台和载体连接平台之间安装一套基于混联机构的隔振平台实现五维隔振。本发明所述隔振平台由设备安装平台(1)、中间平台(2)、载体连接平台(5)、六个包含隔振子系统的支链以及一个不含隔振子系统的约束支链组成,可以实现空间三移动两转动方向的振动隔离。支链中的隔振子系统由一个线性弹簧(3)和一个磁流变阻尼器(4)并联组成,通过改变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实现整个平台的控制。而且由于混联机构的移动与转动完全解耦,系统的控制相对简单。实验证明,使用本发明所述隔振平台可以使载体传递到设备的振动信号明显减弱,因此所述隔振平台可以有效、可靠地改善安装于动态载体的设备的动力学环境。

    一种纤维素乙醇废水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1541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18275.3

    申请日:2012-06-28

    Abstract: 一种纤维素乙醇废水的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废水的处理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污水处理方法不能实现处理纤维素乙醇废水得到的出水达到GB 8978-1996排放的标准指标的问题。方法:一、首先对纤维素乙醇废水进行预处理;二、稀释预处理后纤维素乙醇废水;三、启动反应器:①配置人工污水;②启动EGSB反应器;③启动CSTR反应器;④启动SBR反应器;四、分阶段驯化;五、运行处理污水。本发明主要用于处理纤维素乙醇废水。

    一种水处理剂与微波协同作用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13325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610151046.9

    申请日:2006-11-22

    Abstract: 一种水处理剂与微波协同作用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的水处理方法在常温下反应时间长以及处理污染物所需氧化剂量大的问题。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测污染物含量;(二)水处理剂与污染物的质量比为1~10∶1;(三)调整水的pH值;(四)水处理剂和微波协同处理受污染的水体;(五)固液分离,得到出水。本发明比原来氧化剂的投放量减少了30%,微波与高铁酸盐协同处理比只用高铁酸盐处理水的氨氮的去除率提高了10%~60%,天然有机物(NOM)腐殖酸的降解率提高了20%~40%、难生物降解有机物(ROM)如硝基苯的降解率提高了30%~50%。具有投资成本低、工作可靠等优点,在水处理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碳纤维筋加强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294427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710072089.2

    申请日:2007-04-24

    Abstract: 碳纤维筋加强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及应用。现有的预制板材比重比较大,造成楼体重量偏大,基础成本过高。加气混凝土比重比较小,但其强度不好,无法作为承重部件使用。本发明的产品组成包括:建筑用混凝土结构板(1),所述的混凝土为蒸压加气混凝土,所述的结构板的混凝土中分布有碳纤维(2)的抗拉加强筋。本产品用作建筑用的预制构件,如楼板、屋面板、墙体板等等。

    一种水处理剂与微波协同作用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66419A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610151046.9

    申请日:2006-11-22

    Abstract: 一种水处理剂与微波协同作用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的水处理方法在常温下反应时间长以及处理污染物所需氧化剂量大的问题。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测污染物含量;(二)水处理剂与污染物的质量比为1~10∶1;(三)调整水的pH值;(四)水处理剂和微波协同处理受污染的水体;(五)固液分离,得到出水。本发明比原来氧化剂的投放量减少了30%,微波与高铁酸盐协同处理比只用高铁酸盐处理水的氨氮的去除率提高了10%~60%,天然有机物(NOM)腐殖酸的降解率提高了20%~40%、难生物降解有机物(ROM)如硝基苯的降解率提高了30%~50%。具有投资成本低、工作可靠等优点,在水处理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形状记忆柔性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4251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1418309.3

    申请日:2022-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状记忆柔性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形状记忆传感器技术领域,所述形状记忆柔性传感器包括:形状记忆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形状记忆基体上方的电极,所述形状记忆基体由形状记忆材料采用4D打印方式制备,且所述形状记忆基体具有负泊松比结构,所述电极包括形状记忆薄膜和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形状记忆薄膜的表面,且所述形状记忆薄膜包括表面带有第一变形结构的形状记忆薄膜。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且能够在外部刺激及面内轴向载荷的作用下发生面内重构,且能够在外部刺激及面外轴向载荷的作用下发生面外重构,以调节柔性传感器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

    一种基于硼化铌-氧化铌复相三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524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78241.6

    申请日:2025-01-17

    Abstract: 一种基于硼化铌‑氧化铌复相三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铌源和硼源溶于含有碱性溶液的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在保护气氛下搅拌反应,生成硼化铌‑氧化铌复相三维材料。本发明首次将硼化铌‑氧化铌应用在锂硫电池中,不仅可以物理限域多硫化物,抑制多硫化物的扩散,而且异质界面处形成的内置电场,可以提高电荷转移动力学,促进单质硫向多硫化物的转变,防止催化剂钝化,提升低温下锂硫电池的循环及倍率性能;此外,硼化铌‑氧化铌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现了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快充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