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电极检测装置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550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097035.X

    申请日:2025-01-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石墨电极检测装置,涉及端面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固定块、检测组件、驱动组件和标记组件;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石墨电极进行螺纹连接的螺纹;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且用于对所述石墨电极的端面平整度进行检测;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且用于驱使所述检测组件沿所述石墨电极的周向进行转动,且在转动过程中,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石墨电极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标记组件与所述检测组件连接,且用于对所述石墨电极端面的凹凸不平处进行标记。本申请能够提高石墨电极端面检测和修复的便捷性。

    一种石墨电极焙烧炉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331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097033.0

    申请日:2025-01-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石墨电极焙烧炉,涉及焙烧炉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炉体、电极本体、点火器、夹持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炉体竖直设置,所述炉体上开设有进气孔,且连通有出烟管;所述电极本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炉体内;所述点火器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内,且位于所述电极本体的下方;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炉体上,且用于夹持所述电极本体;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驱动部和从动部,所述驱动部和所述从动部均设置在所述炉体上,所述驱动部用于驱使所述从动部移动,所述从动部用于驱使所述电极本体转动,以确保所述电极本体受热均匀。本申请具有提高石墨电极生产质量的效果。

    石墨电极电阻率检测装置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33032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67581.5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石墨电极电阻率检测装置,涉及石墨电极电阻测量技术的领域,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顶壁上开设有滑槽;两个安装柱,两个安装柱一端对称且固定连接在固定板顶壁上;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安装在滑槽内;两个紧固机构,两个紧固机构分别对称安装在两个安装柱远离固定板的一端,紧固机构用于将石墨电极紧固并且使得石墨电极通电;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安装在紧固机构上,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紧固机构运动;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安装在驱动机构上,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石墨电极的电阻率;检测仪,检测仪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检测仪与检测机构连接。本申请具有简化石墨电极电阻率的检测步骤,提高石墨电极电阻率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性的效果。

    一种石墨生产用焙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608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816168.3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生产用焙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焙烧炉本体组件、热能温差式驱动计时机构、温控锁止式单向进气机构和同步温控组件。本发明属于石墨焙烧炉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两个独立腔室之前的温度差,驱动温差驱动组件缓慢但稳定持续地进行旋转,并且通过设置活动触头二的初始位置的方式对加热时间进行调节;不仅如此,本发明还通过对单向阀组件的自动锁止和解锁,实现了在加热状态时自动锁止、避免电加热焙烧炉体的内部的高压惰性气体外泄,在加热结束降温时自动解锁,从而实现快速冷却电加热焙烧炉体的气流循环的技术目标。

    一种石墨电极的加工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62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62559.2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石墨电极的加工装置,涉及石墨电极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基座,固定安装于机床上;转盘,呈环形,且转动连接于基座上;托盘,绕转盘的转动轴线设置有多个,且均沿靠近或远离转盘中心的方向滑动设置于转盘上;加工台,固设于基座上,且位于转盘的中心位置,加工台靠近机床机门的一侧开设有供任意一个托盘滑动到转盘中心位置的滑道;其中,托盘上设置有夹紧组件,夹紧组件用于夹紧石墨电极在托盘上;加工台上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固定石墨电极以及托盘在加工台上。本申请具有提高石墨电极批量加工过程连续性的效果。

    一种石墨坩埚压型品冷却暨体密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426357U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23237407.X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坩埚压型品冷却暨体密检测装置,属于石墨坩埚压型生产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石墨坩埚冷却过程繁琐复杂、冷却效果差、不能及时测量并计算体积密度等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一种石墨坩埚压型品冷却暨体密检测装置,包括传送平台、冷却池和石墨坩埚存储壳;所述传送平台中部下方设有冷却池,所述传送平台底部设有第一重量传感器和第二重量传感器;所述石墨坩埚存储壳水平放置于传送平台上位于第二重量传感器上方,所述石墨坩埚存储壳顶部左端和中心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石墨坩埚存储壳顶部右端安装液位计限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冷却过程简单、冷却效果好、及时测量并计算体积密度等优点。

    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取样机

    公开(公告)号:CN216955203U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22516859.6

    申请日:2021-10-19

    Inventor: 杨彬 刘雁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取样机,属于石墨电极指标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人工取样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取样机,包括移动定位装置、调整装置、取样装置和控制系统;调整装置设于移动定位装置顶面,取样装置设于调整装置顶面,取样装置包括水平固定设于调整装置顶面的取样电机和固定设于取样电机输出轴上的空心钻头,调整装置上设置有感应石墨电极边缘的边缘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操作面板,控制器分别与移动定位装置、调整装置、取样电机、边缘位置传感器和操作面板之间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方便快捷,提高了取样效率,避免了人工取样误差,降低了劳动强度。

    一种石墨电极挤压一体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466392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2442074.9

    申请日:2021-10-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电极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石墨电极挤压一体成型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架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调节框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气压杆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具,多个限位仓内壁滑动连接有下模具,固定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输料通道内部活动连接有输送杆,输送杆与第二电机右侧固定连接。该石墨电极挤压一体成型装置,通过第二电机工作带动输送杆开始转动,使得坯料不断进入限位仓中,通过上模具与下模具的配合使用,使得石墨电极被挤压成型,在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调节杆转动,移动块带动上模具左右的移动,通过电动伸缩杆下模具向上移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用于筛分针状焦的振动筛

    公开(公告)号:CN216261874U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22516858.1

    申请日:2021-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筛分针状焦的振动筛,属于针状焦筛分技术领域,解决了针状焦在筛分时筛分效果不好并且取筛网过程比较繁琐等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一种用于筛分针状焦的振动筛,包括机架、转动装置、通过缓冲装置与转动装置连接的筛分装置和控制系统;转动装置包括旋转矩形框和转动驱动装置,旋转矩形框设于顶部矩形框上方且其左端与顶部矩形框顶面左端铰接,筛分装置包括筛箱、若干组筛网、振动器和若干组出料槽,筛网与筛箱内壁可拆卸连接,筛箱前侧壁上设置有拆卸口,拆卸口处设有箱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快捷,即保证了粒径筛分的准确性,也避免了堵塞筛孔,并且可以方便的进行筛网的更换维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一种石墨电极加工用废气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259861U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22465101.4

    申请日:2021-10-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石墨电极加工用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废气处理箱,所述废气处理箱的内表面固定插设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预处理箱,所述预处理箱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灰尘过滤网,所述预处理箱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T型刮板,所述预处理箱的内表面固定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废气处理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水箱。该石墨电极加工用废气处理装置,通过打开水泵来将水箱内的水送至水管内部,水通过雾化喷头喷出,雾化后的水与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充分结合,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在废气处理箱内部,净化后的空气通过气管排出到大气中,从而达到了处理废气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