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17131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0980143757.3
申请日:2009-10-09
Applicant: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6 , Y02E60/527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简易且廉价的装置使微生物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提高。在槽体(30)内互相平行地配置两片板状的阳离子交换膜(31,31),由此在该阳离子交换膜(31,31)之间形成了负极室(32),该负极室(32)与各该阳离子交换膜(31)相间隔而形成了两个正极室(33,33)。使含氧气体在正极室(33)内流通,向负极室供给负极溶液L,优选使负极溶液循环。向供给至正极室(33)内的含氧气体中导入酸性气体(二氧化碳)。由于酸性气体的pH中和作用,促进Na+、K+离子的移动,由此可以提高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897069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0880120931.8
申请日:2008-12-10
Applicant: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6 , H01M8/0232 , H01M8/0234 , H01M8/0245 , H01M8/0271 , H01M8/0297 , H01M8/04194 , H01M8/248 , Y02E6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微生物发电装置。用具有透水性的块状多孔体(例如厚度约3~20mm的石墨片)构成保持微生物的第一导电性填充料(21)。第一导电性填充料(21)在阳极室(11)内形成为与阳极室(11)内部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存在于整个阳极室(11)内。由此,通过防止包含电子供给体的供给到阳极室(11)的原液发生短传,并使原液通过多孔性的第一导电性填充料(21)而被供给至微生物,微生物能够在整个阳极室(11)内增殖。此外,优选用间隔物(18)那样的部件,使隔开阳极室(11)和阴极室(12)的非导电膜(15)、与配置在阴极室(12)中的第二导电性填充料(22)相互紧贴在一起。同样也使第一导电性填充料(21)和非导电膜(15)紧贴在一起。
-
公开(公告)号:CN101977849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0980109247.4
申请日:2009-03-25
Applicant: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织田信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1/025
Abstract: 一种从含磷酸水回收磷酸的方法与装置,此方法与装置利用简单的构成和操作,在不使用特别的药物等的情况下,能够低成本且高效率地从含磷酸水中以高浓度的可运输的液状回收抑制真菌、酵母等微生物的产生、可作为回收物的高纯度的磷酸。将含磷酸水调节成pH小于等于2、磷酸浓度大于等于600mg/L、且导电率大于等于200mS/m,在第1RO装置中进行逆渗透处理,使磷酸以外的酸与水一同透过至透过液室侧,在浓缩液室侧浓缩磷酸,对透过液进行后处理以回收纯水,之后将浓缩液供给第2RO装置,将第2RO装置的一部分浓缩液作为调整用磷酸液进行循环,以蒸发浓缩装置将水和挥发性成分一同除去,回收剩余部分作为磷酸浓缩液。
-
公开(公告)号:CN1750998A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200480004818.5
申请日:2004-02-13
Applicant: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2F3/34
Abstract: 将含有氨性氮的原水导入到硝化槽中,基于氨性氮的抑制,通过抑制亚硝酸氧化细菌导致的亚硝酸性氮的硝酸化,利用氨氧化细菌的作用,在高负荷下进行稳定的亚硝酸型硝化。往硝化槽中添加碳酸盐和/或碳酸氢盐。将硝化槽1内的无机碳浓度维持在35mg-C/L或以上。将所得硝化液导入到脱氮槽中,进行把残留的氨性氮作为电子供体,把亚硝酸性氮作为电子受体的脱氮反应,通过脱氮细菌的作用进行脱氮。
-
公开(公告)号:CN102257666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0980150669.6
申请日:2009-12-09
Applicant: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6 , C12F3/02 , Y02E60/5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用简易且廉价的手段来提高微生物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通过在槽体(30)内,互相平行地设置2片板状的阳离子交换膜(31、31),在该阳离子交换膜(31、31)之间形成负极室(32),该负极室(32)分别隔着该阳离子交换膜(31)而形成2个正极室(33、33)。在正极室(33)内流通含氧气体,向负极室供给负极溶液L,优选使负极溶液循环。作为供给至正极室(33)的含氧气体使用生物处理废气。以生物处理废气中的气态二氧化碳促进Na+、K+离子的移动,同时利用水蒸气提高离子渗透性,由此可以提高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55838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150557.4
申请日:2005-10-17
Applicant: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1/025 , A01K2217/05 , A01K2227/105 , B01D61/027 , B01D61/16 , B01D65/08 , B01D67/0088 , B01D69/02 , B01D2311/04 , B01D2311/12 , B01D2321/168 , B01D2321/28 , B01D2323/02 , B01D2325/14 , B01D2325/16 , B01D2325/18 , B01D2325/28 , C02F1/44 , C02F1/441 , C02F1/442 , C02F1/4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增加渗透膜的排斥性的试剂包含重均分子量100,000或更高的离子大分子;一种用于增加渗透膜的排斥性的方法,包括将渗透膜用该试剂处理;一种按照该方法处理的渗透膜;和一种用于水处理,包含使用渗透膜。通过使用以上试剂,在使用选择性渗透膜如纳米过滤膜和反渗透膜的膜分离中,增加的对可溶于水中的无机电解质和有机化合物的排斥性可容易和安全地在使用该膜的场所长时间保持而不明显降低渗透通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217131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0980143757.3
申请日:2009-10-09
Applicant: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6 , Y02E60/527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简易且廉价的装置使微生物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提高。在槽体(30)内互相平行地配置两片板状的阳离子交换膜(31,31),由此在该阳离子交换膜(31,31)之间形成了负极室(32),该负极室(32)与各该阳离子交换膜(31)相间隔而形成了两个正极室(33,33)。使含氧气体在正极室(33)内流通,向负极室供给负极溶液L,优选使负极溶液循环。向供给至正极室(33)内的含氧气体中导入酸性气体(二氧化碳)。由于酸性气体的pH中和作用,促进Na+、K+离子的移动,由此可以提高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977701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980110387.3
申请日:2009-03-16
Applicant: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8B9/027 , C02F1/004 , C02F1/006 , C02F1/74 , C02F2001/425 , C02F2209/38 , C02F2303/04 , C02F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充分洗涤过滤器的给水配管、且即便是用于过滤微生物易繁殖的含有机物水的过滤器,也能长期稳定地持续进行过滤的水处理装置给水配管的洗涤方法。将压缩空气从空气注入配管(16)注入到给水配管(12),将原水与空气的气液混合水流通于给水配管(12)进行空气洗涤,将洗涤排水从配管(17)排出。之后,依照常规方法进行逆洗涤。将空气洗涤时无法洗涤的配管(13)部分利用空气洗涤后的逆洗涤进行洗涤。
-
公开(公告)号:CN101897069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880120931.8
申请日:2008-12-10
Applicant: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6 , H01M8/0232 , H01M8/0234 , H01M8/0245 , H01M8/0271 , H01M8/0297 , H01M8/04194 , H01M8/248 , Y02E6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微生物发电装置。用具有透水性的块状多孔体(例如厚度约3~20mm的石墨片)构成保持微生物的第一导电性填充料(21)。第一导电性填充料(21)在阳极室(11)内形成为与阳极室(11)内部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存在于整个阳极室(11)内。由此,通过防止包含电子供给体的供给到阳极室(11)的原液发生短传,并使原液通过多孔性的第一导电性填充料(21)而被供给至微生物,微生物能够在整个阳极室(11)内增殖。此外,优选用间隔物(18)那样的部件,使隔开阳极室(11)和阴极室(12)的非导电膜(15)、与配置在阴极室(12)中的第二导电性填充料(22)相互紧贴在一起。同样也使第一导电性填充料(21)和非导电膜(15)紧贴在一起。
-
公开(公告)号:CN100506361C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410005992.3
申请日:2004-02-24
Applicant: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46 , B01D65/02 , B01D2321/164 , B01D2321/168 , B01D2321/2075 , C11D7/261 , C11D7/5022 , C11D11/00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选择性透过膜的洗涤剂和洗涤方法,其对选择性透过膜的洗涤效果好、不会导致选择性透过膜的劣化、对人和环境安全且处理性能优良、能在短时间内高效洗涤透过通量降低的选择性渗透膜,并使其性能恢复。将含有分子量400以下的多元醇,以及必要时还含有有机溶剂的洗涤剂供给膜组件(1)的浓缩液室(3),使其与选择性透过膜接触而进行洗涤,必要时从水槽(6)或碱液槽(8)将水或碱液供给膜组件(1)的浓缩液室(3)进行洗涤,使选择性透过膜(2)的性能恢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