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57666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0980150669.6
申请日:2009-12-09
Applicant: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6 , C12F3/02 , Y02E60/5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用简易且廉价的手段来提高微生物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通过在槽体(30)内,互相平行地设置2片板状的阳离子交换膜(31、31),在该阳离子交换膜(31、31)之间形成负极室(32),该负极室(32)分别隔着该阳离子交换膜(31)而形成2个正极室(33、33)。在正极室(33)内流通含氧气体,向负极室供给负极溶液L,优选使负极溶液循环。作为供给至正极室(33)的含氧气体使用生物处理废气。以生物处理废气中的气态二氧化碳促进Na+、K+离子的移动,同时利用水蒸气提高离子渗透性,由此可以提高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30901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094213.6
申请日:2012-03-29
Applicant: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松和也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含有机物排水的处理方法及含有机物排水的处理装置,其在对含有机物排水进行厌氧性生物处理后进行好氧性生物处理并对好氧性生物处理水进行膜分离处理时,改善好氧性生物处理污泥的膜过滤性而改善膜通量,并降低药品洗净频率。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对含有机物排水用厌氧性生物处理槽(1)进行厌氧性生物处理后,对从厌氧性生物处理槽(1)流出的厌氧性生物处理水用好氧性生物处理槽(2)进行好氧性生物处理,并将好氧性生物处理水用膜分离设备(4)进行固液分离时,将好氧性生物处理槽(2)内的污泥滞留时间控制在15天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730824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089551.0
申请日:2012-03-27
Applicant: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松和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性排水的处理方法,其即使是在如半导体制造工厂排水的以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作为主要成分的排水中,也能够保持高污泥浓度而进行稳定的运转。本发明的有机性排水的处理方法,其是采用包括有机性排水流入的曝气槽(1)和边使曝气槽1的污泥循环边通过分离膜(4)进行固液分离的膜分离槽(3)的膜分离活性污泥装置的有机性排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原水的有机物负荷量将污泥向该膜分离槽(3)的循环量设定为在原水量的1.5~10倍之间进行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1360687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680051343.4
申请日:2006-12-07
Applicant: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在高有机物负荷下,也不增加加温能量或凝集剂用量而可以减少有机成分的同时增大甲烷气体回收量的有机性废液的厌氧性处理装置。将有机性污泥(有机性废液)导入到高温消化槽(1)中,在45~95℃下进行厌氧性消化处理。将该高温消化槽(1)的消化污泥导入到中温消化槽(2)中,在25~40℃下进行厌氧性消化处理。抽出该中温消化槽(2)的消化污泥的一部分,用固液分离装置(3)浓缩。将来源于固液分离装置(3)的液体成分排出到系统外。将浓缩的污泥的一部分通过返送配管(4)返送到中温消化槽(2)中。此外,将来源于中温消化槽(2)的消化污泥的一部分用配管(5)抽出,用改性装置(6)改性。将改性污泥通过返送配管(7)返送到高温厌氧性消化槽(1)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44869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1980006296.9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松和也
IPC: H01M8/16 , H01M8/04186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发电装置,包括:具有阳极(6)且对包含微生物及电子供体的液体进行保持的阳极室(4),以及经由离子透过性非导电性膜(2)而与所述阳极室(4)隔开的阴极室(3)。对所述阳极室(4)供给包含有机物的原水,对阴极室(3)供给包含电子受体的流体来进行发电,在所述微生物发电装置中,通过来自散气管(17)的含氧气体对阳极室(4)内间歇性地进行曝气。
-
公开(公告)号:CN105934411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80074002.3
申请日:2014-02-20
Applicant: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3/04269 , B01F2003/04319 , B01F2215/0431 , B01F2215/045 , C02F3/201 ,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微细气泡大量产生,并且即使通气量较多,压力损失的上升量也很小的散气装置以及利用该散气装置的散气方法。本发明的散气装置,其是具有管基材和覆盖该管基材的形成有用于产生微细气泡的多个缝隙的弹性膜的管型膜式散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缝隙的长度是0.5mm以下,并且每1m2膜面设有20万~60万个。本发明的散气方法,其是针对该散气装置,以单位膜面积通气量为15Nm3/m2/小时以上来进行通气。
-
公开(公告)号:CN10507365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80075163.X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1/04 , B01D2311/04 , B01D2311/2642 , B01D2311/2688 , C02F1/441 , C02F1/5245 , C02F1/66 , C02F3/085 , C02F3/10 , C02F3/101 , C02F3/105 , C02F3/106 , C02F3/2846 , C02F9/00 , C02F2103/32 , C02F2103/346 , Y02W10/15
Abstract: 在通过厌氧性生物处理、好氧性生物处理、凝集处理及浮上或沉降分离、RO膜分离对有机性排水进行处理时,通过好氧性生物处理确实去除在厌氧性生物处理中生成的碱度,减少凝集、固液分离所需的凝集剂用量,并且降低其后的RO膜的盐类负载。在pH5.5~6.5的条件下并且通过附着于载体的好氧性微生物通过一次通过式(once-through)进行处理,由此进行好氧性生物处理,由此,通过好氧性生物处理确实去除在厌氧性生物处理中生成的碱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257666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0980150669.6
申请日:2009-12-09
Applicant: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6 , C12F3/02 , Y02E60/5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用简易且廉价的手段来提高微生物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通过在槽体(30)内,互相平行地设置2片板状的阳离子交换膜(31、31),在该阳离子交换膜(31、31)之间形成负极室(32),该负极室(32)分别隔着该阳离子交换膜(31)而形成2个正极室(33、33)。在正极室(33)内流通含氧气体,向负极室供给负极溶液L,优选使负极溶液循环。作为供给至正极室(33)的含氧气体使用生物处理废气。以生物处理废气中的气态二氧化碳促进Na+、K+离子的移动,同时利用水蒸气提高离子渗透性,由此可以提高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48698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80006296.9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松和也
IPC: H01M8/16 , H01M8/04186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发电装置,包括:具有阳极(6)且对包含微生物及电子供体的液体进行保持的阳极室(4),以及经由离子透过性非导电性膜(2)而与所述阳极室(4)隔开的阴极室(3)。对所述阳极室(4)供给包含有机物的原水,对阴极室(3)供给包含电子受体的流体来进行发电,在所述微生物发电装置中,通过来自散气管(17)的含氧气体对阳极室(4)内间歇性地进行曝气。
-
公开(公告)号:CN105934411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480074002.3
申请日:2014-02-20
Applicant: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3/04269 , B01F2003/04319 , B01F2215/0431 , B01F2215/045 , C02F3/201 ,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微细气泡大量产生,并且即使通气量较多,压力损失的上升量也很小的散气装置以及利用该散气装置的散气方法。本发明的散气装置,其是具有管基材和覆盖该管基材的形成有用于产生微细气泡的多个缝隙的弹性膜的管型膜式散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缝隙的长度是0.5mm以下,并且每1m2膜面设有20万~60万个。本发明的散气方法,其是针对该散气装置,以单位膜面积通气量为15Nm3/m2/小时以上来进行通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