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44374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310037024.X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IPC: F04B2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1/29 , F04B27/08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排量斜盘型压缩机,该压缩机减少了缸膛的磨损以及漏气量。压缩机的每个活塞(36)具有活塞主体(37),活塞主体(37)具有位于与压缩室相对应的端部处的远侧部分。锥形部分(37f)和弓形部分(37g)形成在远侧部分中。弓形部分(37g)与锥形部分(37f)的更靠近压缩室的端部是连续的。锥形部分(37f)和弓形部分(37g)各自具有朝向裙部(36a)增大的直径。锥形部分(37f)具有在从0.45度到1.5度的范围内的锥角。活塞主体(36)的远端和锥形部分(37f)的在更靠近裙部(36a)的端部上的起点(T)之间的距离设定在从1.5毫米到5.0毫米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3244374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037024.X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IPC: F04B2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1/29 , F04B27/08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排量斜盘型压缩机,该压缩机减少了缸膛的磨损以及漏气量。压缩机的每个活塞36具有活塞主体37,活塞主体37具有位于与压缩室相对应的端部处的远侧部分。锥形部分37f和弓形部分37g形成在远侧部分中。弓形部分37g与锥形部分37f的更靠近压缩室的端部是连续的。锥形部分37f和弓形部分37g各自具有朝向裙部36a增大的直径。锥形部分37f具有在从0.45度到1.5度的范围内的锥角。活塞主体36的远端和锥形部分37f的在更靠近裙部36a的端部上的起点T之间的距离设定在从1.5毫米到5.0毫米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3032293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365304.9
申请日:2012-09-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B3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1073 , F04B27/1036 , F04B39/108 , F16K15/16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阀结构,其使压缩机的耐久性和容积效率能够提高并且限制功率损耗。每个吸入簧片阀(25a)的基部(252)的宽度(W1)小于阀瓣(253)的宽度(W2)。阀基板(27)具有支承部(371a)、容置部(371b)、主联接部(371c)以及辅助联接部(371d)。每个支承部(371a)容置相应的一个阀瓣(253)的中央区域。容置部(371b)容置阀瓣(253)的远侧区域。主联接部(371c)从支承部(371a)延伸并且将支承部(371a)联接至容置部(371b)。辅助联接部(371d)从支承部(371a)延伸。吸入端口(23a)贯穿阀基板(27)形成,同时留出支承部(371a)、容置部(371b)、主联接部(371c)以及辅助联接部(371d)。
-
公开(公告)号:CN102869885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180017101.4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B3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27/1009 , F04B39/1073 , F16K15/16
Abstract: 一种压缩机,具备排出室、压缩室、间隔壁以及排出簧片阀。间隔壁设置于排出室与压缩室之间,并且具有与排出室对置的固定面。间隔壁具有能够将排出室与压缩室连通的排出端口。排出簧片阀包括固定部、中间部以及阀部。间隔壁具备支承部、承受部以及主连结部。支承部支承阀部的中央区域。承受部承受阀部的前端区域。主连结部将排出端口的前端排出区域分割成两部分,并且从支承部延伸而将支承部与承受部连结。承受部的宽度在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大于支承部的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498275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080039172.X
申请日:2010-09-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23/02 , F02B37/025 , F02M26/05 , F02M26/10 , F02M26/23 , F02M26/39 , Y02T10/121 ,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增压器的内燃机。桥接通路(41)与和气缸(11A、11D)连通的合流通路(23AD)的中途、以及和气缸(11B、11C)连通的合流通路(23BC)的中途连接,第一开闭阀(V1)设置于桥接通路(41)的中途。在将桥接通路(41)与进气通路(17)连接的EGR通路(42)设置有热交换器(43)。在比热交换器(43)更靠下游的EGR通路(42)设置有第二开闭阀(V2),在比热交换器(43)更靠上游的EGR通路(42)设置有第三开闭阀(V3)。控制计算机(C)根据发动机转速与发动机载荷对第一开闭阀(V1)、第二开闭阀(V2)以及第三开闭阀(V3)进行开闭控制。由此,能够实现小于耐排气压力强度的排气压力、以及桥接通路的小的通路直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