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1920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80071936.0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在从动端板(41)的前表面(411)结合有具有罩部(47)以及凸起部(48)的轴承罩体(40B)。在前表面(411)凹陷设置有形成排出阀室(44)的凹部(50),在排出阀室(44)内收容有排出阀(57)。排出阀室(44)的一部分以及排出阀(57)的一部分被罩部(47)覆盖。凸起部(48)的内部空间(48A)与排出部(65C)相通并且与排出阀室(44)相通。在凸起部(48)的外周面设置有将从动涡盘(40)相对于壳体(60)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72)。
-
公开(公告)号:CN1198222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402003.8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nventor: 中田翔
Abstract: 提供在通过叉车向货台装载托盘时能够缩短叉车的行驶距离的装载控制装置。装载控制装置(1)具备:托盘有无判定部(32),其判定是否存在已经载置于货台(18)的已有托盘(15A);激光传感器(22)和托盘位置探测部(36),其在判定为在货台存在已有托盘时,探测已有托盘的位置;装载位置算出部(37),其基于已有托盘(15A)的位置,算出接下来装载到货台的装载对象托盘(15B)的下一装载位置(P);以及装载控制部(38),其以使装载对象托盘(15B)装载到下一装载位置(P)的方式控制叉车(2),装载位置算出部(37)算出在货台(18)中与已有托盘(15A)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位置作为下一装载位置(P)。
-
公开(公告)号:CN1198220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401677.6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nventor: 岸田博一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节省人力的货物装卸系统。货物装卸系统(100)具备监视在货物装卸作业的工序之间进行中转的中转位置(E4)的状态的监视部(40、80)。监视部(40、80)能够监视例如货物(W)在交接场所的交接状态等某个工序与下一个工序的中转位置(E4)的状态。从这样的中转位置(E4)的状态例如能够掌握货物(W)的有无、障碍物的有无等,因此能够掌握是否是能够执行下一个工序的状态。对此,货物装卸系统(100)具有基于由监视部(40、80)取得的信息判定能否执行下一个工序的判定部(61)。判定部(61)通过掌握中转位置(E4)的状态,能够与作业者的判断等无关地自动判定能否执行下一个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97259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353806.9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50/186 , H01M50/184 , H01M10/0585
Abstract: 蓄电模块具备:电极层叠体,其包含层叠的多个电极;以及密封件,其以将电极之间封闭的方式设置于电极层叠体的周围,电极层叠体具有:多个电极的层叠方向上的第1端面和第2端面;以及以连接第1端面和第2端面的方式在层叠方向上延伸的侧面,密封件具有:侧面部,其设置在侧面上;第1伸出部,其从侧面部伸出到第1端面上;第2伸出部,其从侧面部伸出到第2端面上;檐,其从侧面部向电极层叠体的外方延伸;以及肋,其设置于檐,侧面部具有:连接有檐的连接部分;位于连接部分与第1伸出部之间的第1侧面部分;以及位于连接部分与第2伸出部之间的第2侧面部分,肋将檐与第1侧面部分连接,在与侧面正交的方向上,第2侧面部分比第1侧面部分厚。
-
公开(公告)号:CN1196267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247310.3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nventor: 竹内大补
IPC: H01F27/28 , H02M3/335 , H02M3/00 , H02M1/00 , H02M1/088 , H01F27/30 , H01F27/24 , H01F27/29 , H01F27/42
Abstract: 提供正激型DCDC转换器。转换器具备芯体,上述芯体卷绕有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平滑线圈。芯体具有:第1基部;第2基部;中间部,其位于第1基部与第2基部之间;第1中腿部,其位于第1基部与第3芯体结构体之间并且卷绕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以及第2中腿部,其位于第2基部与中间部之间并且卷绕有平滑线圈。初级绕组的从第1端部朝向第2端部的卷绕方向、次级绕组的从第3端部朝向第4端部的卷绕方向、以及平滑线圈的从第5端部朝向第6端部的卷绕方向是相同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951922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137474.0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使马达的可靠性提高的同时实现定子的相对于壳体的组装作业性的提高的电动压缩机。电动压缩机具备压缩部、具有定子的马达以及壳体。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多相的线圈、绝缘子、相间绝缘片以及罩构件。罩构件具有环状的罩端壁以及从罩端壁的内周部朝向绝缘子内壁延伸的筒状的罩内壁。罩端壁具有以随着趋向罩内壁而靠近绝缘子内壁的方式倾斜的圆锥状的锥壁。锥壁与罩内壁连续。
-
公开(公告)号:CN119234326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80041806.2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4/13
Abstract: 一种电极,具备:集电体;以及正极活性物质层(102),其形成于集电体的表面。正极活性物质层(102)的面积为1m2以上。正极活性物质层(102)具备:主表面,其位于与集电体相对的面的相反侧;以及槽部(103),其在主表面开口。在俯视主表面时,特定距离的最大值即最大距离D为60mm以下。特定距离是主表面的未设置槽部(103)的部分即岛部(104)内的任意的点处的离正极活性物质层(102)的外周缘的距离和离槽部(103)的距离之中的较短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91835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380040002.0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nventor: 铃木秀明
Abstract: 提供燃烧器和氨发动机系统。燃烧器(40)具有:壳体(41),其具有开放的第1端和闭塞的第2端(41b);导入部,其以在壳体(41)内产生管状流(F1)的方式将燃料和氧化性气体导入壳体(41)内;火花塞(44),其配置于第2端(41b);以及点火单元,其使火花塞(44)的正极(45)与负极(46)之间产生火花(P1)。正极(45)与负极(46)分别配设于使它们之间的距离(L1)比正极(45)与壳体(41)的内周面(41d)之间的距离(L2)短的位置,以使因火花(P1)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火焰(P2)仅形成于在壳体(41)内的局部产生的负压区域(A1)。
-
公开(公告)号:CN1189749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80031005.8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10/04 , H01M4/02 , H01M4/13 , H01M10/052 , H01M10/0566 , H01M10/0585 , H01M50/184 , H01M50/186 , H01M50/197 , H01M50/627
Abstract: 一种蓄电装置,具备层叠体和用于封闭层叠体的侧面的封闭体。封闭体具有:第1密封部分,其熔接于第1集电体的第1表面;第2密封部分,其熔接于第2集电体的第2表面;间隔件,其由第1密封部分和第2密封部分夹着;以及熔接部,其是通过位于比集电体的外缘靠外侧的位置的各密封部和间隔件各自的外缘部的熔接而形成的。间隔件包含与内部空间连通的第1注液口。熔接部包含与第1注液口连通的第2注液口。间隔件的厚度比第1密封部分的厚度和第2密封部分的厚度中的每个厚度大。
-
公开(公告)号:CN1189444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503844.1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控制电路执行第1相移控制和第2相移控制中至少一者。第1相移控制是,在双向DC/DC转换器启动时电容器的电压比电池电压一次侧换算值高的情况下,以对初级侧绕组施加正的电压的方式输出了初级侧控制信号之后,以对次级侧绕组施加正的电压的方式输出次级侧控制信号的控制。第2相移控制是,在以对次级侧绕组施加正的电压的方式输出了次级侧控制信号之后,以对初级侧绕组施加正的电压的方式输出初级侧控制信号的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