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7265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1228745.5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C01B32/1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焦油沥青原位热解法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煤焦油沥青球磨粉碎后,放置烘箱在130‑150℃烘干2.5‑3.5h,自然冷却后过100目筛分;2)向乙酸镍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煤焦油沥青,并超声处理20‑40min,于75℃的恒温水浴锅中干燥2‑4h,然后研磨并放入坩埚中,并将坩埚置入温控管式炉,于流速为40‑60mL/min N2气氛下以1.5‑2.5℃/min的速度加热到预设温度并保温1.5‑3h,待炉温降至室温,获得CNTs样品;其中所述预设温度为850‑1000℃。本发明以绿色、环保低成本的煤焦油沥青制备高品质CNTs提供有益途径,提高CNTs生产效果,节约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802651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10263786.5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榆林学院 , 国家煤及盐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离子液体提取中低温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向中低温煤焦油中加入单乙醇胺甲酸离子液体,反应后获得混合液;(2)混合液静置,使两相分层,将下层液转移至另一容器中,向容器中加入乙醚,静置分层,下层液为乙醚和酚类化合物的混合物;(3)蒸馏出乙醚,即得酚类化合物。本发明简单容易操作,对环境污染小,且提酚率高达98%。
-
公开(公告)号:CN10688402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078770.1
申请日:2017-02-14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C12P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木质纤维素酶解糖化的方法,先将毛发浸泡在85~95℃的醋酸溶液中,调节pH值为6~7,过滤,滤液干燥得毛发蛋白粉;接着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粉碎过筛,得到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粉;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粉浸泡于去离子水中,进行辐照处理;分离出辐照处理后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粉并加入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再向混合溶液加入纤维素酶和毛发蛋白粉,得到酶解液;酶解液在30~45℃进行酶解反应3~24h,完成促进木质纤维素的酶解糖化。本发明通过辐照处理改变木质纤维素的结构,利于酶解糖化,采用毛发蛋白粉为酶解助剂,降低木质素对纤维素酶的非特异性吸收,可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更高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80265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63786.5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榆林学院 , 国家煤及盐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离子液体提取中低温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向中低温煤焦油中加入单乙醇胺甲酸离子液体,反应后获得混合液;(2)混合液静置,使两相分层,将下层液转移至另一容器中,向容器中加入乙醚,静置分层,下层液为乙醚和酚类化合物的混合物;(3)蒸馏出乙醚,即得酚类化合物。本发明简单容易操作,对环境污染小,且提酚率高达98%。
-
公开(公告)号:CN1198191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29652.6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硝酸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CDI复合溶析技术回收硝酸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电极片;步骤二、电极片测试;步骤三、搭建CDI平台进行分析;步骤四、吸水凝胶二次浓缩;步骤五、溶析结晶得硝酸钠晶体。本发明通过CDI技术在浓缩中使用电场引导离子迁移,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能耗大幅降低,在处理大量废水时,运行成本更低,选择乙醇作为溶析剂,由于其无毒和相对低廉的成本,使得溶析操作的经济性得到保证,简化了后续一步的操作,通过对溶剂比例和加入方式的优化,最大限度提高了硝酸钠的析出量,减少了用量和处理时的废水产生,达到了回收硝酸钠操作简单成本更低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42673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010363427.3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Cu/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对苯二酚的应用,首先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丁基橡胶为改性剂、KOH为活化剂、纳米MgO为模板通过共碳化制备三维多孔网状石墨烯,然后采用表面滴涂法制备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GE/GCE),最后采用多电位阶跃法在GE/GCE表面沉积纳米Cu,得到纳米Cu/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Cu/GE/GCE)。本发明实现了中低温煤焦油沥青的资源化利用,所得石墨烯比表面积较大,为多孔网状结构,能有效控制电极表面沉积纳米Cu的粒径大小进而提高电极的电子传递效率。在本发明Cu/GE/GCE上,对苯二酚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2.0×10‑9~1.2×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9mol/L。
-
公开(公告)号:CN106884027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710078770.1
申请日:2017-02-14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C12P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木质纤维素酶解糖化的方法,先将毛发浸泡在85~95℃的醋酸溶液中,调节pH值为6~7,过滤,滤液干燥得毛发蛋白粉;接着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粉碎过筛,得到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粉;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粉浸泡于去离子水中,进行辐照处理;分离出辐照处理后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粉并加入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再向混合溶液加入纤维素酶和毛发蛋白粉,得到酶解液;酶解液在30~45℃进行酶解反应3~24h,完成促进木质纤维素的酶解糖化。本发明通过辐照处理改变木质纤维素的结构,利于酶解糖化,采用毛发蛋白粉为酶解助剂,降低木质素对纤维素酶的非特异性吸收,可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更高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2673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63427.3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Cu/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对苯二酚的应用,首先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丁基橡胶为改性剂、KOH为活化剂、纳米MgO为模板通过共碳化制备三维多孔网状石墨烯,然后采用表面滴涂法制备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GE/GCE),最后采用多电位阶跃法在GE/GCE表面沉积纳米Cu,得到纳米Cu/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Cu/GE/GCE)。本发明实现了中低温煤焦油沥青的资源化利用,所得石墨烯比表面积较大,为多孔网状结构,能有效控制电极表面沉积纳米Cu的粒径大小进而提高电极的电子传递效率。在本发明Cu/GE/GCE上,对苯二酚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2.0×10-9~1.2×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9mol/L。
-
公开(公告)号:CN1198520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40637.9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和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MnO2多孔碳基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煤沥青为碳前驱体,以碳酸盐和氯化物的混盐作为活化剂,将煤沥青与活化剂混合,采用熔盐法以使煤沥青高温热解转化为碳材料,活化剂对碳材料进行造孔,同时,氯盐中的Cl‑附着在炭材料上,得到多孔炭材料;再采用浸渍沉淀法,将多孔炭材料和高锰酸钾溶液混合,在还原剂作用下,以使高锰酸钾还原为MnO2并负载在多孔炭材料上,得到负载MnO2多孔碳基电极材料。本发明的负载MnO2多孔碳基电极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显著改善了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32151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94680.8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榆林学院
IPC: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煤沥青制备的各向同性炭微球及其方法,属于球形炭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目前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复杂,耗时长成本较高,同时炭微球粒径大、收率低的技术问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萃取剂液相分离煤沥青,所得不溶物进行干燥,获得煤沥青重组分;将沥青重组分与分散剂混合,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搅拌热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离心分离获得沉积物;将沉积物由洗涤剂分离、干燥,获得沥青基炭微球前驱体,随后进行预氧化、炭化,获得各向同性炭微球。本发明通过调控制备工艺,炭微球平均粒径可控制在1‑5µm,收率可达到26.5wt%。并且热聚合时间短,低于现有工艺,仅需5‑30min就可完成沥青微球的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