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22154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491822.7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滨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滩涂湿地环境保护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贝壳堤滩涂退化湿地的修复方法。该贝壳堤滩涂退化湿地的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滩涂湿地上构建中央修复体;(2)在中央修复体四周挖穴坑,用于配置内部保护体;(3)在中央修复体和内部保护体内分别按照土壤层次,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配置混合土;(4)在中央修复体的外围布设凹凸间隔的六边弧形围捻,形成灌草种子截留体;(5)中央修复体、内部保护体和灌草种子截留体组成独立的斑块恢复体;(6)采用至少三个斑块恢复体呈品字形排列组成一个恢复单元体。本发明可操作性强,可就地取材,成本低,土壤水分物理结构明显改善,灌草成活率、保存率和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89410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301428.2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滨州学院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与环境修复技术领域,涉及氧化石墨烯/氧化铁/聚三聚硫氰酸三钠盐层状多孔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本发明以氧化石墨烯材料为基底,利用丰富的含氧官能团锚定磁性氧化铁,再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原位沉积聚三聚硫氰酸三钠盐而制得的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备复合材料用于水体、土壤等重金属铅和镉污染环境的净化,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方法原料易得,制备简单,适于放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11418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303996.7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滨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冬枣果实品质的土壤管理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制定冬枣幼果期营养诊断标准用于指导果实膨大期追肥方法,秋季深翻施肥以及土壤上下层置换、果园生草、产量控制等综合土壤管理方法来提高冬枣果实品质。本发明可以明显提高冬枣的果实品质,进而大幅度提升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018238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711390230.3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滨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生植物内生细菌及其应用。盐生植物内生细菌完整命名为铜绿假单胞菌L10(Pseudomonas aeruginosa L10),该菌株在2014年07月0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9406。本发明提供的铜绿假单胞菌L10能够定殖在芦苇体内,在石油污染盐渍化土壤中能够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显著提高宿主植物的生物量,协同宿主植物促进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06975470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710336142.9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滨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AMP/CNC‑PUF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纳米复合材料与环境污染修复领域。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磷钼酸铵机械强度差,难成型回收,将其用于对放射性元素铷、铯吸附时处理工艺复杂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提供多孔AMP/CNC‑PUF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通过将磷钼酸铵负载于纳米碳微粒之上,然后囊装于发泡聚氨酯海绵之中得到吸附材料,不仅使得吸附之后处理工艺简化,并且能够充分暴露吸附活性部位,提高吸附效率。所制备复合材料用于水体、土壤等铯离子污染环境的修复,在核污染环境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00200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1402919.X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滨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溶性有机碳取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滨海湿地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的取样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开底外罐,所述开底外罐表面的下侧开设有环槽。该种滨海湿地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的取样装置及使用方法,利用开底外罐的上下位移作为起始动力,经二次转换,使锥台带动螺纹钉柱旋转初步钉入地面,无需使用者通过工具自行固定,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好,利用开底外罐形成导向支架,增强取样稳定性,保持取样土柱的完整性,能够正确反映不同土层DOC值的分布特征,液样组件的气密活塞在开底外罐内位移,可于开底外罐的下部抽出真空,以此将开底外罐所封隔区域的土壤内的水分抽出,减少当前土壤内的含水量,保证土壤DOC不易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1528272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57110.2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滨州学院
IPC: B01D53/02 , B01D53/86 , B01D53/72 , B01D53/54 , B01D53/58 ,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1/18 , B01J23/50 , B01J35/02 , B01J35/10 , A01N59/00 , A01N59/16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领域。本发明所述复合纳米材料由占复合材料15‑55重量份的氧化石墨烯、30‑50重量份的碳气凝胶、5‑10重量份纳米TiO2以及1‑3重量份纳米银颗粒制备得到,所述碳气凝胶、纳米TiO2以及纳米银颗粒负载在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表面,本发明材料利用纳米层间结构和纳米颗粒尺寸所产生的纳米尺寸效应,使空气净化材料兼具有吸附和氧化净化、杀菌功能;氧化石墨烯和碳气凝胶二者相结合,丰富了材料的孔道结构和表面官能团性质,不仅对甲醛,对其它如:苯、甲苯、氨类等有机污染物也体现出良好的吸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0200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402919.X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滨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溶性有机碳取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滨海湿地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的取样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开底外罐,所述开底外罐表面的下侧开设有环槽。该种滨海湿地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的取样装置及使用方法,利用开底外罐的上下位移作为起始动力,经二次转换,使锥台带动螺纹钉柱旋转初步钉入地面,无需使用者通过工具自行固定,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好,利用开底外罐形成导向支架,增强取样稳定性,保持取样土柱的完整性,能够正确反映不同土层DOC值的分布特征,液样组件的气密活塞在开底外罐内位移,可于开底外罐的下部抽出真空,以此将开底外罐所封隔区域的土壤内的水分抽出,减少当前土壤内的含水量,保证土壤DOC不易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1389988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202505.2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滨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滨海湿地碳储量测量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碳储量检测领域。包括提料筒,提料筒内配合绞龙,绞龙上端同轴固定转动杆,转动杆为方杆,转动杆置于转筒的轴向通孔内,通孔为与转动杆配合的方孔,转筒同轴固定飞轮,转筒下方设置轴承,轴承内圈与转筒固定连接,轴承外圈与提料筒固定连接,提料筒上端固定刷杆,刷杆上固定刷毛,刷毛沿提料筒径向方向,提料筒下部设置接料盘。不会漏土,也不会压缩土样,可分段取样,保证测量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801823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390230.3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滨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生植物内生细菌及其应用。盐生植物内生细菌完整命名为铜绿假单胞菌L10(Pseudomonas aeruginosa L10),该菌株在2014年07月0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9406。本发明提供的铜绿假单胞菌L10能够定殖在芦苇体内,在石油污染盐渍化土壤中能够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显著提高宿主植物的生物量,协同宿主植物促进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