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32091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45887.9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滨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孔树脂去除水体中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大孔树脂预处理、含锆化合物的溶液进行共沉淀法负载处理,用负载后的大孔树脂,对三价砷或五价砷含量为10-5000μg/L的水体进行吸附处理,可将总砷含量降至10μg/L以下,可以用NaOH进行树脂再生,树脂的再生率达95%以上,该方法除砷效率高,工艺操作简单,易于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14672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94662.8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滨州学院
IPC: B01J27/24 , C02F1/30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芬顿催化氧化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光芬顿催化剂及其应用。该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光芬顿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芬顿催化剂为金属镁掺杂的石墨相碳化氮,该光芬顿催化剂的形貌为二维纳米片。本发明的光芬顿催化剂能够降解废水中的亚甲基蓝和/或盐酸四环素,可在可见光照射下、室温条件下进行降解,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6986410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710368220.3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滨州学院
IPC: B01J20/26 , C02F1/28 , C07C303/44 , C07C309/35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2‑萘磺酸废水的处理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载铁铝大孔树脂分离废水中2‑萘磺酸的方法。该载铁铝大孔树脂分离废水中2‑萘磺酸的方法,其特征为:取预处理后的大孔树脂与氯化铁、氯化铝充分混合,再加入氯化钠和盐酸浸泡,然后用无水乙醇清洗至无色,随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溶液呈中性,取出大孔树脂烘干备用;将载铁铝树脂与2‑萘磺酸废水混合进行吸附分离;以氢氧化钠溶液为洗脱剂,将吸附的2‑萘磺酸洗脱下来,得到2‑萘磺酸钠产品。本发明分离效率高、效果好,且制备的载铁铝大孔树脂具有吸附容量大、选择性高,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的特点;树脂可以再生,实现重复使用,且废水处理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906110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35023.2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滨州学院
IPC: B01J27/24 , B01J37/08 , B01J35/10 , C02F1/30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24 , B01J35/004 , B01J35/10 , B01J37/082 , C02F1/30 , C02F2101/34 , C02F2101/36 , C02F2101/38 , C02F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光催化领域。本发明以盐酸胍、氯化铵、硝酸铋为原料,在密闭容器中,保护气体氛围下,经高能球磨处理,然后焙烧,一步合成BiOCl/g-C3N4层状异质结光催化剂。本发明步骤简单,所得催化剂稳定性好,且所得催化剂对水中盐酸四环素和/或头孢拉啶的降解率高达99%以上,本发明方法未使用任何溶剂,环保、经济、实用,符合实际生产需要,可大规模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00878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01494.0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滨州学院
IPC: C08F220/06 , C08F220/56 , C08F220/58 , C08F220/60 , C08F212/12 , C08F222/38 , C08F222/14 , C08F2/44 , C08F2/18 , C08F8/36 , C08J9/26 , C08K9/10 , C08K3/22 , B01J20/26 , B01J20/28 , C02F1/28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20/06 , B01J20/06 , B01J20/268 , B01J20/28009 , C02F1/281 , C02F1/285 , C02F1/288 , C02F2101/306 , C08F2/18 , C08F2/44 , C08F8/36 , C08F212/12 , C08F220/56 , C08F220/58 , C08F220/60 , C08F2220/585 , C08F2220/603 , C08J9/26 , C08J2201/0424 , C08K3/22 , C08K9/10 , C08K2003/2275 , C08K2201/01 , C08F222/385 , C08F2222/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菊酯类农药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菊酯类农药废水处理中污染物的选择性差,处理成本过高以及处理效果差的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菊酯类农药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聚乙二醇包覆的Fe3O4磁性液体制备、单分散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模板分子与磺酸基功能基团的复合反应液制备和氯氰菊酯的磺酸基功能化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四个步骤,制备得到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颗粒对于菊酯类农药的特异性和专一性强,非常适合菊酯类农药废水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258898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593384.2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滨州学院
IPC: B01J29/076 , C02F1/72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锰氧化物沸石,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取浓度为0.40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40ml,加入1.0g人造沸石,搅拌30min;然后逐滴加入5.00mL油酸,加完后,在温度120℃下反应12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抽滤,依次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60℃干燥10h,即得。本发明的载锰氧化物沸石,经实验证明,是一种高效甲醛去除剂,可将甲醛直接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对浓度为1%的甲醛的去除率达74.5%,去除容量达4133mg/g。载锰氧化物沸石在pH=4~10时稳定,且循环利用性能优越,重复利用三次,对1%的甲醛去除容量仍达3500mg/g,且锰的溶出量小于2.0mg/L的国标限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016515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263655.8
申请日:2014-06-13
IPC: C02F9/04 , B01J23/22 , C02F1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催化氧化处理印染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其中以颗粒状的钒酸铋与二氧化钛的复合催化剂(BiVO4/TiO2),印染废水经絮凝后,用光催化氧化法降解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处理后的废水基本为无色,COD去除率达85%~93%,BOD去除率达89%~96%,色度去除率均高于90%。本法可以处理含多种染料的有机废水。催化剂的平均粒径:40-70nm;催化剂的BET表面:20-30m2/g;有机废水pH值:6-11。
-
公开(公告)号:CN104150644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40716.3
申请日:2014-09-01
Applicant: 滨州学院
IPC: C02F9/04 , C02F10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含盐莠去津生产废水的芬顿氧化和絮凝沉淀联合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为先用无机酸调节pH值4-8,用芬顿氧化法进行处理后再进行絮凝沉淀处理。本发明利用芬顿和絮凝法,有效地降低了废水的COD,对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61.4%-76.9%,大大减少了废水的后续处理费用,本发明的预处理方法简单、易行,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大孔树脂可以有效地吸附莠去津废水中的有机物,提高其催化反应的转化率;二是铁离子负载到树脂表面后,在催化反应中不会流失,可以重复使用,避免铁泥的产生。
-
-
公开(公告)号:CN11412236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83082.6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滨州学院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10/0525 , H01G11/30 , H01G11/32 , H01G11/46 , H01G11/50 ,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锗酸钴、石墨化氮化碳和包覆硅酸锂材料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为包埋型核壳结构,直径为1~20微米,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或锂离子电容器负极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碳氮有机材料在碱液中经过水热反应后煅烧得到锂化石墨相氮化碳;2)将钴源与锗源加入分散好的石墨相氮化碳浆料中,得到生成的锗酸钴与石墨相氮化碳紧密复合形成内核材料;3)加入硅酸锂形成外壳包覆材料。利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微球有效克服了锗系材料膨胀率过高的弊病,兼顾了循环寿命长、倍率性能好等优势,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