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2236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83082.6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滨州学院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10/0525 , H01G11/30 , H01G11/32 , H01G11/46 , H01G11/50 ,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锗酸钴、石墨化氮化碳和包覆硅酸锂材料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为包埋型核壳结构,直径为1~20微米,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或锂离子电容器负极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碳氮有机材料在碱液中经过水热反应后煅烧得到锂化石墨相氮化碳;2)将钴源与锗源加入分散好的石墨相氮化碳浆料中,得到生成的锗酸钴与石墨相氮化碳紧密复合形成内核材料;3)加入硅酸锂形成外壳包覆材料。利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微球有效克服了锗系材料膨胀率过高的弊病,兼顾了循环寿命长、倍率性能好等优势,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996271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476408.2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滨州学院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金属改性碳纳米管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双金属改性碳纳米管吸附剂,包括:基本结构,所述基本结构为碳纳米管;所述碳纳米管上键联具有吸附能力的功能基团;所述碳纳米管的表面负载功能性材料,负载在所述碳纳米管表面功能性材料的有效成分,包括Mg(OH)2、Al(OH)3、Fe(OH)3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双金属改性碳纳米管吸附剂吸附容量大、机械强度好、动力性能、再生性能和选择性俱佳,可广泛应用于受污染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高选择性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4171717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1533093.0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滨州学院
IPC: H01M4/136 , H01M4/1397 ,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0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纳米硅烯片、石墨化氮化碳和包覆碳材料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为类石榴型核壳结构,直径为5~20微米,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碳氮有机材料在碱液中经过水热反应后煅烧得到锂化石墨相氮化碳;2)将硅烯纳米片与石墨相氮化碳在溶剂环境下通过静电自组装工艺均匀紧密复合;3)加入碳前驱体包覆后经高温煅成型。利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微球受益于硅烯纳米片独特的结构和价键形式,从根本上克服了硅基负极材料膨胀率过高的弊病,并充分利用硅烯与石墨相氮化碳协同作用,使新型负极材料兼顾了比容量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17171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33093.0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滨州学院
IPC: H01M4/136 , H01M4/1397 ,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0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纳米硅烯片、石墨化氮化碳和包覆碳材料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为类石榴型核壳结构,直径为5~20微米,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碳氮有机材料在碱液中经过水热反应后煅烧得到锂化石墨相氮化碳;2)将硅烯纳米片与石墨相氮化碳在溶剂环境下通过静电自组装工艺均匀紧密复合;3)加入碳前驱体包覆后经高温煅成型。利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微球受益于硅烯纳米片独特的结构和价键形式,从根本上克服了硅基负极材料膨胀率过高的弊病,并充分利用硅烯与石墨相氮化碳协同作用,使新型负极材料兼顾了比容量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12236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111483082.6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滨州学院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10/0525 , H01G11/30 , H01G11/32 , H01G11/46 , H01G11/50 ,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锗酸钴、石墨化氮化碳和包覆硅酸锂材料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为包埋型核壳结构,直径为1~20微米,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或锂离子电容器负极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碳氮有机材料在碱液中经过水热反应后煅烧得到锂化石墨相氮化碳;2)将钴源与锗源加入分散好的石墨相氮化碳浆料中,得到生成的锗酸钴与石墨相氮化碳紧密复合形成内核材料;3)加入硅酸锂形成外壳包覆材料。利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微球有效克服了锗系材料膨胀率过高的弊病,兼顾了循环寿命长、倍率性能好等优势,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