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用活性物质、电池用复合活性物质及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566854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80038571.2

    申请日:2021-06-03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维持良好的初次库仑效率和循环特性并且使放电容量提高至例如800mAh/g以上的电池用活性物质、含有该电池用活性物质的电池用复合活性物质、及在负极中含有这些物质的二次电池。本发明的电池用活性物质是由包括Si、O和C的元素构成的非晶硅系材料,在固体29Si‑NMR光谱的化学位移20ppm~‑150ppm的范围内,归属于SiO2C2和SiO3C的各峰值积分值的合计值A与归属于SiO4的峰值积分值B的比率(A/B)为0.5以上且5.0以下。

    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0633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80076041.5

    申请日:2018-11-27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充放电特性(充放电容量、初始库仑效率及循环特性)的负极活性物质。通过提供负极活性物质,解决所述课题,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含有包含硅(0价除外)与氧及碳的硅系无机化合物(a)、以及硅(0价)(b),且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表示存在于硅系无机化合物(a)中的硅(0价除外)的化学键状态(D单元〔SiO2C2〕、T单元〔SiO3C〕、Q单元〔SiO4〕)的当量构成比〔Q单元/(D单元+T单元+Q单元)〕处于0.30以上且0.80以下的范围。

    二次电池负极用活性物质、负极及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90244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80007767.5

    申请日:2021-01-28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充放电特性(充放电容量、首次库仑效率及循环特性)的二次电池负极用活性物质。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二次电池负极用活性物质来解决上述课题,前述二次电池负极用活性物质包含含有填料和基体的复合体,其中,前述填料中含有硅粒子,前述基体含有选自由碳、SiOC和SiOx(0.5

    硅纳米粒子和使用其的非水二次电池负极用活性物质以及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3196527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80083575.5

    申请日:2019-11-12

    Abstract: 作为能提供明显有助于提高负极活性物质的性能的硅纳米粒子和兼具优异的充放电容量、优异的首次库伦效率、优异的反复充放电时的容量维持率的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用硅纳米粒子和在内部包含该硅纳米粒子的硅系无机化合物,前述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用硅纳米粒子的特征在于,29Si‑NMR的峰以‑80ppm为中心具有20ppm~50ppm的半值宽度且在50ppm~‑150ppm的范围内变宽,并且长轴方向的长度为70~300nm且厚度为15~70nm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