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6854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80038571.2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维持良好的初次库仑效率和循环特性并且使放电容量提高至例如800mAh/g以上的电池用活性物质、含有该电池用活性物质的电池用复合活性物质、及在负极中含有这些物质的二次电池。本发明的电池用活性物质是由包括Si、O和C的元素构成的非晶硅系材料,在固体29Si‑NMR光谱的化学位移20ppm~‑150ppm的范围内,归属于SiO2C2和SiO3C的各峰值积分值的合计值A与归属于SiO4的峰值积分值B的比率(A/B)为0.5以上且5.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140633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80076041.5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充放电特性(充放电容量、初始库仑效率及循环特性)的负极活性物质。通过提供负极活性物质,解决所述课题,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含有包含硅(0价除外)与氧及碳的硅系无机化合物(a)、以及硅(0价)(b),且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表示存在于硅系无机化合物(a)中的硅(0价除外)的化学键状态(D单元〔SiO2C2〕、T单元〔SiO3C〕、Q单元〔SiO4〕)的当量构成比〔Q单元/(D单元+T单元+Q单元)〕处于0.30以上且0.80以下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5189347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480011553.5
申请日:2014-01-14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C01B32/05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362 , H01M4/387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提供各种用途特性优异的金属锡‑碳复合体、和用于廉价且简便地得到该金属锡‑碳复合体的制造方法、该复合体的非水系性锂二次电池的用途。金属锡‑碳复合体、使用特定前体的适合的制造方法、包含该复合体的非水系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使用该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系锂二次电池负极和非水系性锂二次电池,所述金属锡‑碳复合体的特征在于,其为在由碳构成的片状基质(A)中内含有金属锡纳米颗粒(B)的金属锡‑碳复合体,该金属锡‑碳复合体具有前述金属锡纳米颗粒(B)的粒径为0.2nm~5nm的范围的金属锡纳米颗粒,且不含1μm以上的粗大的金属锡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1490244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80007767.5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充放电特性(充放电容量、首次库仑效率及循环特性)的二次电池负极用活性物质。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二次电池负极用活性物质来解决上述课题,前述二次电池负极用活性物质包含含有填料和基体的复合体,其中,前述填料中含有硅粒子,前述基体含有选自由碳、SiOC和SiOx(0.5
-
公开(公告)号:CN113196527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80083575.5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Abstract: 作为能提供明显有助于提高负极活性物质的性能的硅纳米粒子和兼具优异的充放电容量、优异的首次库伦效率、优异的反复充放电时的容量维持率的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用硅纳米粒子和在内部包含该硅纳米粒子的硅系无机化合物,前述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用硅纳米粒子的特征在于,29Si‑NMR的峰以‑80ppm为中心具有20ppm~50ppm的半值宽度且在50ppm~‑150ppm的范围内变宽,并且长轴方向的长度为70~300nm且厚度为15~70n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648156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080054210.9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一般财团法人川村理化学研究所 , DIC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12 , B82Y30/00 , C01B13/32 , C01P2002/72 , C01P2002/84 , C01P2002/85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C01P2004/16 , C01P2004/64 , C04B35/6224 , C04B35/62847 , C04B35/62852 , C04B35/62855 , C04B35/62886 , C04B35/62892 , C04B35/63444 , C04B2235/441 , C04B2235/443 , C04B2235/444 , C04B2235/449 , C04B2235/483 , C04B2235/5264 , C08L79/02 , D01F9/08 , Y10T428/2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由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形成的结构体上结合金属氧化物纳米晶体而成的复合物及其制法。该复合物经过如下工序而制造二氧化硅纳米纤维/金属氧化物纳米晶体的复合物:(1)使具有直链状聚乙烯亚胺骨架的聚合物在冰的存在下、在水性介质中缔合的工序;(2)向(1)中得到的水性介质中加入烷氧基硅烷,前述缔合体被二氧化硅包覆而形成复合纳米纤维,并且该纤维自发地形成网结构的圆盘状结构体的工序;(3)混合(2)中得到的圆盘状结构体与可水解的金属化合物,在纤维的表面上析出金属氧化物的工序;(4)焙烧(3)中得到的圆盘状结构体,去除纤维中的聚合物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并且使金属氧化物以纳米晶体的形式结合到该纤维上的工序。特别地,将复合氧化锌而成的复合物作为发光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563161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780046135.X
申请日:2007-12-10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 财团法人川村理化学研究所
IPC: B01J35/02 , B01J27/20 , C01G23/04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23/047 , B01J21/063 , B01J23/06 , B01J23/26 , B01J23/34 , B01J23/72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23/755 , B01J35/002 , B01J35/004 , B01J35/006 , B01J37/0018 , B01J37/031 , B01J37/08 , B01J37/084 , B82Y30/00 , C01G23/04 , C01P2002/01 , C01P2002/22 , C01P2002/52 , C01P2002/54 , C01P2002/72 , C01P2002/82 , C01P2002/84 , C01P2002/86 , C01P2002/88 , C01P2004/04 , C01P2004/64 , C09C1/36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可见光响应性、结构等被限定的掺杂氧化钛及其简便的制备方法。通过将使用具有氨基的碱性聚合物和水溶性钛化合物获得的、聚合物与二氧化钛交替层叠的聚合物/二氧化钛的层状结构复合体热烧成,从而在氧化钛晶体表面上掺杂该聚合物中的碳原子和氮原子。通过使该聚合物预先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还可以将金属离子掺杂到氧化钛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