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引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41526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880009805.5

    申请日:2008-03-27

    Abstract: 提供一种兼顾强度与轻量化,进而量产性优越的运动引导装置。运动引导装置具有轨道部件(1),其具有滚动体滚道部(1a);移动块(2),其具有与滚动体滚道部(1a)相对的负荷滚动体滚道部(8c),并且具有滚动体循环路径,所述滚动体循环路径包括与负荷滚动体滚道部(8c)大致平行延伸的滚动体返回通路(10a);以及多个滚动体(3),所述多个滚动体排列在滚动体循环路径上。移动块(2)包括:钢制的滚动部分(8),其具有负荷滚动体滚道部(8c);树脂制的返回部分(10),其具有滚动体返回通路(10a);以及金属制的安装部分(9),其结合在滚动部分(8)上,并具有用于将移动块(2)安装在对象零件上的安装面(9a),安装部分的材质的比重小于滚动部分的材质的比重。由于将强度、比重不同的三种材料配置在移动块的适当部位,所以可得到兼顾强度和轻量化的移动块(2)。

    引导台装置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05969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209950.4

    申请日:2006-08-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29/008 F16C29/04 F16C33/3825

    Abstract: 本发明的引导台装置具备:下侧板(10),具有在第一(X)方向上形成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11);上侧板(30),具有在第二(Y)方向上形成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31);中间部件(20),该中间部件具有呈矩形形状的外轮廓,且在4个边上具有与下侧板(10)所具有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11)和上侧板(30)所具有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31)分别相向设置的4个滚动体滚动槽(21);多个滚动体(40),设置在由下侧板(10)和上侧板(30)同中间部件(20)形成的4个滚动体滚动路径中,能自由滚动。并且,中间部件(20)的4个边上所具有的4个滚动体滚动槽(21)在同一平面上形成。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提供一种维持高的刚性和引导精度的同时可实现小型化轻量化的新型引导台装置。

    线性导向装置及其轨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35463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580030169.0

    申请日:2005-09-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29/04 F16C29/005 F16C33/64 Y10T29/49641

    Abstract: 一种线性导向装置及其轨道的制造方法。在形成有滚动体的滚动面的多个轨道部件固定在轨道架时,不需要保证这些滚动面的平行度的精加工,可尽量提高轨道的生产效率,并且,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轨道由形成滚动体的滚动面的一对轨道部件和具有嵌合这些轨道部件的一对轨道安装槽的轨道架构成,所述轨道部件借助于粘接层固定在轨道安装槽内。在一个轨道安装槽的底部形成不借助于所述粘接层而与轨道部件相接的基准突起,嵌合在该轨道安装槽的轨道部件以与所述基准突起相抵接的状态粘接固定。另外,嵌合在另一个轨道安装槽的轨道部件,从所述基准突起在规定的距离粘接固定。

    引导台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00429A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680040672.9

    申请日:2006-08-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29/008 F16C29/04 F16C33/3825

    Abstract: 本发明的引导台装置具备:下侧板(10),具有在第一(X)方向上形成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11);上侧板(30),具有在第二(Y)方向上形成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31);中间部件(20),在4个边上具有与下侧板(10)所具有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11)和上侧板(30)所具有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31)分别相向设置的4个滚动体滚动槽(21),且具有呈矩形形状的外轮廓;多个滚动体(40),设置在由下侧板(10)和上侧板(30)同中间部件(20)形成的4个滚动体滚动路径中,能自由滚动。并且,中间部件(20)的4个边上所具有的4个滚动体滚动槽(21)在同一平面上形成。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提供一种维持高的刚性和引导精度的同时可实现小型化轻量化的新型引导台装置。

    线性导向装置及其轨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31732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580030169.0

    申请日:2005-09-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29/04 F16C29/005 F16C33/64 Y10T29/49641

    Abstract: 一种线性导向装置及其轨道的制造方法。在形成有滚动体的滚动面的多个轨道部件固定在轨道架时,不需要保证这些滚动面的平行度的精加工,可尽量提高轨道的生产效率,并且,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轨道由形成滚动体的滚动面的一对轨道部件和具有嵌合这些轨道部件的一对轨道安装槽的轨道架构成,所述轨道部件借助于粘接层固定在轨道安装槽内。在一个轨道安装槽的底部形成不借助于所述粘接层而与轨道部件相接的基准突起,嵌合在该轨道安装槽的轨道部件以与所述基准突起相抵接的状态粘接固定。另外,嵌合在另一个轨道安装槽的轨道部件,从所述基准突起在规定的距离粘接固定。

    运动引导装置以及在运动引导装置中使用的润滑路径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12228455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1910638932.1

    申请日:2019-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引导装置以及润滑路径部件。运动引导装置具备支承体和移动体,移动体具有移动体主体、盖体和循环部件,盖体具有第一润滑槽,在作为润滑剂而使用润滑脂的情况下,利用由第一润滑槽和循环部件构成的润滑脂润滑路径来供给润滑剂,其中,运动引导装置还具有润滑路径部件,润滑路径部件形成有截面积比第一润滑槽小的第二润滑槽,在作为润滑剂而使用润滑油的情况下,利用由第一润滑槽和第二润滑槽构成的润滑油润滑路径来供给润滑剂。由此,在运动引导装置中,在利用润滑脂进行润滑时能够使润滑路径较宽,另一方面,在利用润滑油进行润滑时能够使润滑路径较窄,从而能够容易地实现良好的润滑。

    运动引导装置以及在运动引导装置中使用的润滑路径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13767228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80032577.4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一种运动引导装置(1),运动引导装置(1)具备支承体(2)和移动体(3),移动体(3)具有移动体主体(3a)、盖体(3b)和循环部件(4),盖体(3b)具有第一润滑槽(3b4),在作为润滑剂而使用润滑脂的情况下,利用由第一润滑槽(3b4)和循环部件(4)构成的润滑脂润滑路径来供给润滑剂,其中,运动引导装置(1)还具有润滑路径部件(5),润滑路径部件(5)形成有截面积比第一润滑槽(3b4)小的第二润滑槽(5c),在作为润滑剂而使用润滑油的情况下,利用由第一润滑槽(3b4)和第二润滑槽(5)构成的润滑油润滑路径来供给润滑剂。由此,在运动引导装置中,在利用润滑脂进行润滑时能够使润滑路径较宽,在利用润滑油进行润滑时能够使润滑路径较窄,从而能够容易地实现良好的润滑。

    运动引导装置以及在运动引导装置中使用的润滑路径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1222845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910638932.1

    申请日:2019-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引导装置以及润滑路径部件。运动引导装置具备支承体和移动体,移动体具有移动体主体、盖体和循环部件,盖体具有第一润滑槽,在作为润滑剂而使用润滑脂的情况下,利用由第一润滑槽和循环部件构成的润滑脂润滑路径来供给润滑剂,其中,运动引导装置还具有润滑路径部件,润滑路径部件形成有截面积比第一润滑槽小的第二润滑槽,在作为润滑剂而使用润滑油的情况下,利用由第一润滑槽和第二润滑槽构成的润滑油润滑路径来供给润滑剂。由此,在运动引导装置中,在利用润滑脂进行润滑时能够使润滑路径较宽,另一方面,在利用润滑油进行润滑时能够使润滑路径较窄,从而能够容易地实现良好的润滑。

    垂直轴型水力发电装置、垂直轴型水力发电单元、垂直轴型水力发电用叶片

    公开(公告)号:CN11131597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880072416.0

    申请日:2018-09-13

    Abstract: 垂直轴型水力发电装置(10)具备:发电机(50),其接受来自水流的旋转驱动力而产生电力;垂直旋转轴(20),其旋转自如地连结于发电机(50),并且沿铅垂方向垂下设置;以及多个叶片(13),它们沿着圆周方向以大致等角度间隔配设于垂直旋转轴(20)的周围,多个叶片(13)沿铅垂方向延伸而形成并且形成为横截面形状由翼型形状(X)构成的直线翼,翼型形状(X)的后缘由具有曲率的圆弧形状(13a)形成。这样,通过实现构成叶片的翼型形状的最适化,从而得到即使在用于接受来自水流的较大载荷的水力发电的情况下,也能够消除后缘的强度不足且维持可得到高输出的翼性能的翼型形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