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性良好,具有平行于射出窗口的打击面的密封型x线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1684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80017284.8

    申请日:2022-10-17

    Inventor: 尹重锡

    Abstract: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x线发生装置,包括:主体部,包括形成真空的圆筒形内部空间和将生成的X线向外透射的射出窗口;电子枪部,与主体部连接,且包括将从阴极释放的电子集束并引导至内部空间的集束开口部,所述阴极设置为释放电子;柱状阳极棒,固定设置在主体部内部,且具有与主体部的中心轴一致的第一中心轴;以及打击体,以第一中心轴为中心轴,并固定设置在阳极棒的上面;其中,垂直于打击体的第一中心轴的截面以第一中心轴为中心呈对称形状;在靠近打击体的射出窗口的一端,打击体的上面为垂直于第一中心轴的平面。

    一种微焦点X射线管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9465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53120.1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焦点X射线管,包括:壳体部、阴极组件、阳极组件及窗口;阴极组件包括阴极壳体、阴极及阴极芯柱;阴极壳体的侧壁与壳体部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阴极设在阴极壳体内靠近第一侧壁的位置用于产生电子束流,阴极芯柱设在阴极壳体内远离第一侧壁的位置;阳极组件包括阳极杆、阳极靶及散热部;阳极靶设置在阳极杆的第一端用于通过接收电子束流的撞击而产生X射线,阳极杆的第一端设在壳体部的内部,阳极杆的与其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伸出至壳体部的外部,散热部设在阳极杆的内部用于对阳极杆进行散热;窗口设在壳体部的第二侧壁上用于供X射线射出;阴极壳体内和壳体部内形成真空环境。本发明能提高整管的最大功率和/或连续工作时间。

    X射线产生装置
    13.
    发明公开
    X射线产生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71646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280045947.7

    申请日:2022-02-15

    Abstract: 一种X射线产生装置,具备:壳体;电子枪,其具有在上述壳体内出射电子的电子出射部、及用于引出自上述电子出射部出射的上述电子的引出电极;靶,其在上述壳体内通过上述电子的入射而产生X射线;窗构件,其将上述壳体的开口密封,且使上述X射线透过;及管电压施加部,其对上述电子出射部与上述靶之间施加管电压;上述靶的厚度具有分布,上述靶配置成,相对于与上述电子枪的轴线正交的假想面倾斜,且相较于施加于上述引出电极的引出电压相对高时的上述电子的入射位置,在上述引出电压相对低时的上述电子的入射位置上,该靶的厚度变薄。

    具有内部准直和外部准直的x射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3741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089204.2

    申请日:2023-08-28

    Inventor: D·柯卡姆

    Abstract: 一些实施例包括x射线系统,包括:真空外壳;多个电子源,设置在该真空外壳内;阳极,包括至少一个靶,该至少一个靶具有在真空外壳内的平面阵列设置的多个焦点,每个焦点被配置为响应于来自该电子源中的对应的一个的电子束而生成x射线束;多个第一准直器,设置在该真空外壳内,每个第一准直器与该焦点中的对应的一个焦点相关联,并且被配置为准直该对应焦点的该x射线束;以及第二准直器,与该真空外壳的壳体集成或在该真空外壳外部,该第二准直器被配置为准直该x射线束中的每一个x射线束。

    一种工业用玻璃X射线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9440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843135.X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汤立信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X射线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工业用玻璃X射线管及其制备方法。该X射线管包括一体式的绝缘壳、灯丝、两根引线、阴极罩和阳极件。绝缘壳包括一体成型的主壳体和台部。阴极罩连接于台部的内端。两根引线穿过台部而进入阴极罩之中。灯丝连接于阴极罩之中的两根引线的端部。阳极件具有通道、阳极靶和密封的射线窗口。阳极靶位于连通的通道和射线窗口之间。阳极件无缝连接于绝缘壳。一体式的绝缘壳气密性好,可以为灯丝发出的自由移动的电子提供真空空间,并可反射电子,对电子的能量损耗小并对外绝缘。灯丝引线到绝缘壳内壁具有较强的绝缘阻隔,抗电气击穿能力较强。

    电磁泵
    16.
    发明公开
    电磁泵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46089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80040764.6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真空环境中提供液态金属射流的布置。该布置包括:真空室;喷嘴,该喷嘴被布置成提供液态金属射流;射流接收器,该射流接收器包括在真空室内并且被布置成接收来自液态金属射流的液态金属;第一电磁泵区段,该第一电磁泵区段包括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该第一入口具有第一直径;第二电磁泵区段,该第二电磁泵区段包括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以及将该第二入口连接至所述第二出口的泵送导管,该泵送导管具有第二直径;其中,第一出口被布置成将液态金属提供至第二入口。第一直径是第二直径的至少1.8倍。还提供了一种对应的方法。

    一种微焦点X射线管及X射线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42358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51711.6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焦点X射线管及X射线发生装置,微焦点X射线管包括:壳体、阳极组件和阴极组件;阴极组件中设置有电子束通道,阳极组件包括阳极靶,壳体包括出射窗;阳极靶的中心设置在电子束通道的中心线的一侧,出射窗设置在电子束通道的中心线的另外一侧;阳极靶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阳极靶与入射方向的夹角大于阳极靶与水平面的夹角,入射方向为阳极靶上电子束通道发射的电子束的入射方向。本申请提供的阳极靶的中心与电子束通道的中心线不重合,电子束以更加垂直的形态轰击到阳极靶,可以获得更高的X射线产生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所述的微焦点X射线管的稳定性以及减少阳极靶材料溅射到出射窗引起的伪影。

    一种真空高压X射线管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37388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83600.0

    申请日:2023-11-24

    Inventor: 栗彦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高压X射线管及其制备工艺,括X射线管,X射线管内分别安装有阴极和阳极,X射线管、阴极和阳极同轴设置,阴极靠近阳极的一端安装有灯丝,阳极靠近阴极的一端安装有与阳极靶,阳极上安装有第一感应圈和第二感应圈,第一感应圈和第二感应圈分别安装于阳极的两端,阳极的外部连接有高压接线头,高压接线头位于X射线管的外部,X射线管的底部设置有呈密封状态的抽气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阳极上钎焊第一感应圈和第二感应圈能给阳极进行电磁感应加热,从而解决了一些型号X射线管的焦点较小,导致阳极在打靶加热的效率较低,无法达到快速加热抽真空的问题。

    X射线管
    19.
    发明公开
    X射线管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64877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80085724.9

    申请日:2021-05-20

    Abstract: 一种X射线管,包括:真空外围器,上述真空外围器形成有使X射线透过的输出窗;阳极靶,上述阳极靶设置在真空外围器内,并且与输出窗相对;阴极灯丝,上述阴极灯丝设置在真空外围器内,并且释放向阳极靶照射的电子;供电部,上述供电部与向阳极靶供给高电压的高电压线缆连接;以及绝缘部,上述绝缘部以绝缘材料覆盖供电部及高电压线缆,其中,供电部具有与高电压线缆的前端面抵接的抵接面,抵接面与高电压线缆的侧面所成的角度形成锐角。

    一种W/TZM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7542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235228.8

    申请日:2023-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用于固定阳极靶材的W/TZM多孔体复合材料的方法,以及由其制备的用于固定阳极靶材的W/TZM多孔体的复合材料。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致密度为70%~90%的TZM多孔体;2)分别对钨板和步骤1)中烧结出的TZM多孔体的焊接面进行磨抛处理,再用无水乙醇和盐酸溶液进行超声清洗;3)以钨板在下、TZM多孔体在上的方式,将步骤(2)中处理后的钨板和TZM多孔体装入焊接模具,放入SPS炉腔中进行扩散连接,获得W/TZM多孔体复合材料。所述W/TZM多孔体复合材料的接头强度高、组织均匀和TZM多孔体致密度可控,提高了X射线管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