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极可调的开管式微型X射线管及其实验评测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91704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02620.0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极可调的开管式微型X射线管及其实验评测平台,属于微型微焦斑X射线管技术领域。该系统X射线管发射及实验平台由开管式微型X射线管系统与实验平台装配而成。开管式微型X射线管系统包括热阴极灯丝,静电透镜聚焦系统及阳极靶材;实验评估系统包括真空腔体,及与真空腔体配合的电输入、真空输入等接口。利用电子光学系统上的定位孔可实现对阴阳极间距的调节。实验评估系统对电子光学系统固定,同时提供实验所需的高真空环境、加速电压、加热电流等实验条件。本发明实现了对微型X射线管的进行阳极可调的开管实验,相较闭管实验,开管便于调整微型光管设计,降低实验成本。

    X射线产生装置、靶的调整方法、以及X射线产生装置的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7486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80094485.8

    申请日:2022-03-31

    Inventor: 安藤洋一

    Abstract: 一种X射线产生装置,具有:电子枪;以及靶,被配置为受到自前述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照射而由此使X射线产生。前述X射线产生装置具备:控制部,控制第1模式以及第2模式的执行;该第1模式,以调整为第1电流范围内的电流对于前述靶照射电子束,由此使前述靶薄化;该第2模式,以调整为第2电流范围内的电流对于前述靶照射电子束,由此使X射线产生。前述第1电流范围的下限比前述第2电流范围的上限更大。

    用于生成高通量低能量x射线的微焦x射线源

    公开(公告)号:CN1185417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80017162.3

    申请日:2023-01-11

    Abstract: 一种x射线源,包括至少一个壳体,其被配置为容纳处于小于一个大气压的压力下的第一区域,并且被配置为将第一区域与至少一个壳体外的周围环境分离。至少一个壳体包括x射线透射窗口,其对于具有小于1keV的x射线能量的至少一些x射线具有大于或等于20%的x射线透射率。x射线源还包括在至少一个壳体内的电子源。电子源被配置为生成至少一个电子束。x射线源还包括阳极组件,其在至少一个壳体内并且被配置为响应于来自电子源的至少一个电子束的至少一些电子的电子轰击而生成x射线。x射线源还包括在至少一个壳体内的至少一个x射线光学器件。至少一个x射线光学器件被配置为接收来自阳极组件的x射线中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将所接收的x射线中至少一部分引导到窗口以形成x射线束。

    X射线管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1613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1710524615.8

    申请日:2017-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射线管,包括壳体、阴极、阳极和至少两个固定装置。阴极位于壳体内并且从多个位置引出电子束流。阳极具有长条形、位于壳体内、并且与阴极对准以从多个靶点产生多束X射线。固定装置安装在壳体上,并在所述阳极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两个不同的位置与阳极连接,使得阴极的产生电子束流的多个位置与阳极的多个靶点之间的距离保持均匀。X射线管在长条形的阳极工作过程中由于温度升高产生较大的线性膨胀时,可以释放应力,维持阴极和阳极之间的间距均匀。

    阳极液冷型X射线管及X射线源

    公开(公告)号:CN11807315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503371.5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X射线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阳极液冷型X射线管及X射线源,包括:管壳;阴极组件,阴极组件设于管腔中;阳极组件,阳极组件包括阳极端封帽、阳极头以及阳极靶;液冷系统,液冷系统包括液冷罩、冷却进液流道、冷却出液流道、测温装置以及窗口密封法兰,冷却进液流道和冷却出液流道均连通于液冷罩的罩腔,冷却进液流道的出液端悬空设置于液冷盲孔内,液冷罩的内表面、窗口密封法兰的外表面、端封帽本体的外表面共同限定形成用于容纳冷却介质的液冷腔。本发明能够使X射线光学器件最大程度地收集阳极靶所产生的X射线并进行聚焦,并且能够更加全方位地对阳极组件进行散热,有效避免阳极靶的焦点空间位置发生漂移。

    一种X射线管及无需跳过时间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527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1910627471.8

    申请日:2019-0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X射线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X射线管及无需跳过时间的控制方法,包括管体,管体内设有灯丝和阳极靶,阳极靶与灯丝之间设有Z向偏置磁场线圈,阳极靶包括倾斜的靶面一,管体上开设有与靶面一相对的管口,阳极靶上设有靶面二,靶面二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大于靶面一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优点在于:通过在加电启动阶段加大Z向偏置磁场线圈的电流差来增加一个C焦点,电子流射向C焦点时,射线管高压和管电流的调整过程虽然仍存在,但x射线不会从管口中射出,调整过程结束后减小Z向偏置磁场线圈的电流差才会有稳定的x射线从管口放出;系统中不需要设置跳过时间,曝光的时间利用率大大提高,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辐射阳极靶标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2487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1980046087.7

    申请日:2019-07-24

    Abstract: 所提出的系统和方法便于辐射的高效和有效的生成和输送。辐射生成系统可以包括:粒子束枪、高能耗散阳极靶标(HEDAT)和液体阳极控制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粒子束枪生成电子束。HEDAT包括固体阳极部分(HEDAT‑SAP)和液体阳极部分(HEDAT‑LAP),HEDAT‑SAP和HEDAT‑LAP被配置为接收电子束,从电子束吸收能量,生成辐射束,并且耗散热。辐射束可以包括光子,光子可以具有辐射特性(例如,X射线波长、电离能力等)。液体阳极控制组件可以控制到HEDAT的液体阳极流动。HEDAT‑SAP和HEDAT‑LAP可以在辐射生成中协同操作,并且它们的配置可以基于相应HEDAT‑SAP和HEDAT‑LAP特性对辐射生成的贡献来选择。

    一种环形可寻址冷阴极X射线源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88198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1228022.X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形可寻址冷阴极X射线源器件,包括呈环状或多边形状的阳极、阴极,阳极包括阳极基板及透射靶薄膜,阴极包括阴极基板、阴极电极、绝缘层、栅极电极及多个低维纳米冷阴极;阴极基板,阴极电极、绝缘层及栅极电极设置在阴极基板的内壁上,绝缘层设置在阴极电极与栅极电极之间;低维纳米冷阴极设置在阴极电极上;透射靶薄膜设置在阳极基板的外壁上;阳极与阴极之间还设置有若干用于绝缘的隔离件。本发明中的环形可寻址冷阴极X射线源器件能够在没有机械旋转结构的情况下,对物体进行全方位全角度辐照,克服了现有分立式X射线管阵列的成像精度低、控制系统复杂,以及平板X射线源的有限成像角度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