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4850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252585.X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Abstract: 基于像差补偿的编码孔径偏振光谱成像装置和方法,属于光谱成像技术领域,解决光谱成像技术中由于像差导致系统的分辨率降低,光谱通道数减少问题。本发明的装置包括:照明系统装置、数字微镜阵列驱动装置、滤波光谱装置、偏振成像装置和像差校准装置。因数字微镜阵列引起的像差会影响光学成像系统的测量精度和成像效果,有必要对其进行像差补偿。本发明通过利用倾角探测器将像面倾斜一定角度来补偿轴外视场的光程差,再通过在物镜后端放置一反射镜实现光轴偏移补偿离轴像差进而提高系统整体的分辨率,同时融合偏振成像与光谱成像技术,反映目标的组成、结构和材料特性,在航天遥感、医疗诊断和机器视觉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84849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37931.2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多谱段高光谱成像遥感器光学系统,包括孔径光阑、口径压缩系统、像方扫描镜、望远系统、可见光/红外分色片、短波/中波红外分色片、可见光光谱成像系统、短波红外光谱成像系统和中波红外光谱成像系统。目标辐射光线经过孔径光阑进入口径压缩学系统,由口径压缩系统出射后到达像方扫描镜,经像方扫描镜反射后进入望远系统,望远系统将光束汇聚,经可见光/红外分色片、短波/中波红外分色片后分别进入到可见光光谱成像系统、短波红外光谱成像系统和中波红外光谱成像系统,各谱段经光谱成像系统实现高光谱成像。具有谱段范围宽、光谱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解决当前成像光谱仪无法同时实现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成像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4152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0539630.6
申请日:2017-01-11
Applicant: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IPC: G02B7/02 , G02B7/09 , G01J3/28 , G02B5/28 , G03B3/10 , G03B13/36 , G03B30/00 , H02K11/00 , H02K33/16 , H02K11/20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透镜驱动装置,该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线圈架;设置在线圈架处的线圈;设置在壳体中并面向线圈的磁体;联接至壳体和线圈架的弹性构件;以及设置在弹性构件处的阻尼器,其中:弹性构件包括联接至壳体的外部部分、联接至线圈架的内部部分以及用于连接外部部分和内部部分的连接部分;并且阻尼器设置在连接部分处。
-
公开(公告)号:CN10929760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811229477.1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速检测高光谱成像技术,针对高速转镜透射式干涉光谱仪光程差非线性等问题,提供一种基于高速双反射转镜的傅里叶变换高光谱成像装置,包括准直镜、分束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一中空回归反射器、第二中空回归反射器、探测器和双反射转镜;入射光入射到分束镜上被分成反射光和透射光;反射光经第一反射镜、双反射转镜反射后进入第一中空回归反射器,然后反射光呈180°折返至双反射转镜,再经过双反射转镜、第一反射镜反射至分束镜上;透射光经第二反射镜、双反射转镜反射后进入第二中空回归反射器,然后反射光呈180°折返至双反射转镜,再经过双反射转镜、第二反射镜反射至分束镜上;反射光与透射光产生的干涉光被探测器接收。
-
公开(公告)号:CN1177944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80054359.X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赛莱特私人有限公司
Inventor: 史蒂文·詹姆斯·弗里斯肯
Abstract: 呈现了用于使用扩展照明场的谱域光学成像,具体地用于视网膜或血管OCT应用的单拍3D谱域成像的设备和方法,该扩展照明场包括波长选自跨越光源带宽的波长的多个线性位移的梳。这允许在没有诸如标准具的传统的波长梳发生器将引起的光功率的损耗的情况下,在奈奎斯特深度的许多倍处恢复相位和振幅信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空间不相干或部分空间不相干的光源。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将时间调制的角度分量施加在扩展照明场的短轴线上。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从对象反射或散射的光在远场中,例如在傅立叶平面处,以垂直于扩展照明场的长轴线的维度被稀疏采样。
-
公开(公告)号:CN1177823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10577.4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G01J3/28 , H01L31/0352 , H01L31/109 , H01L31/18 , B82Y2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纳米线超构表面结构的中波多光谱成像器件包括介质基底层,以及在介质基底层上制备的介质缓冲层;在介质缓冲层上沉积GaN/AlN纳米线;GaN/AlN纳米线的一端为GaN,GaN/AlN纳米线的另一端为AlN,GaN/AlN纳米线的中间段为Al0.4Ga0.6N;GaN/AlN纳米线中N元素的浓度为50%,Ga元素和Al元素沿GaN/AlN纳米线长度逐渐改变,并且Ga元素和Al元素的浓度互补;在介质缓冲层上沉积多个阵列的电极,电极与GaN/AlN纳米线接触。本发明通过在Si/SiO2衬底上生长GaN/AlN纳米线,使用电子束光刻在纳米线上制造平行的In/Au电极阵列,最后沉积Al2O3钝化层。使用这种结构,结合正则化算法即可完成对入射光线光谱的重建,舍弃了传统成像系统中复杂沉重臃肿的色散聚焦等器件,实现了小型化、轻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78231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60383.5
申请日:2023-12-31
Applicant: 安徽至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传感解调芯片,属于光学传感技术领域。包括激光器、硅基传感芯片、光电探测器、传感探头、探测结构一和探测结构二。通过调节微环调制器一和微环调制器二的加载电压,结合探测结构一和探测结构二实现对所述微环调制器一和微环调制器二的调制,精确探测和求解出微环调制器因环境温度而造成的共振波长漂移量,可有效消除环境温度带来的微环调制器的共振波长漂移量,有效提高系统的解调和探测精度。此外,本发明的功耗相对于传统的探测结构更低,体积更小,整个调制过程简单易操作,无需复杂的解调算法和解调步骤,即可消除环境温度造成的频漂影响,探测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7660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94061.5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16C20/20 , G01N21/25 , G01J3/28 , G01N5/04 , G16C20/30 , G16C20/70 , G16C20/80 , G06V10/82 , G06N3/0442 , G06N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E‑BiRNN网络的高光谱片烟沁润度检测及评价方法,包括:1,使用烘箱法计算片烟的不同含水率,获取不同含水率下的片烟高光谱图像集合;2,使用OTSU分割片烟高光谱图像背景,构建高光谱片烟含水率数据集;3,建立AE‑BiRNN片烟含水率预测模型;4,实现片烟水分分布可视化,并提出“沁润度”概念对片烟水分均匀性进行评价。本发明能减少高光谱分析中对预处理的依赖性,从而实现片烟含水率预测、水分分布可视化及沁润度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7609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94390.X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安徽科技学院
IPC: G01N21/25 , G01J3/28 , G06V20/10 , G06V20/17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58 , G06V10/766 , G06N20/00 , G06N5/01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小麦SPAD时空变化监测方法,涉及作物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无人机多光谱传感器获取了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后期的冬小麦冠层图像,从多光谱图像中提取基于冬小麦冠层反射率的光谱特征和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采用特征选择策略优选敏感的遥感特征,并应用特征融合策略和SVR算法构建冬小麦SPAD估算模型。近红外波段与其他波段组合的光谱特征可以充分捕捉冬小麦SPAD在生殖生长阶段的光谱差异,且在红光波段、近红外波段的纹理特征对冬小麦SPAD较为敏感。应用特征选择策略和特征融合策略构建的SPAD模型稳定性、估算精度均优于单独应用特征策略和不应用策略的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18865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0541249.3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苏州吉天星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调谐的光谱重构方法,该光谱重构方法为了减少数据量,采用10条膜系进行光谱重构;具体重构过程如下:设计膜系的透过率曲线,并进行加工,复测与拟合;选用适合实验的探测器型号;对单色光源进行标定获得标准光谱曲线,波长范围为400‑900nm;获取10条膜系的灰度图像,并进行光谱重构。本发明提供的光谱重构方法所得光谱重构精度ARE为0.0523,对比国内外研究结果,在使用膜系数量较少的前提下,重构精度达到了同一量级,实现了数据降维,易于工程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