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路径长度传感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9861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80067655.8

    申请日:2023-09-27

    Inventor: 佩尔·格伦

    Abstract: 用于感测外部源的物理量的光学路径长度传感器包括多个激光器,每个激光器包括光学谐振器和增益介质(31)以在光学谐振器中产生激光束(32a,32b)。光学谐振器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成在暴露于外部源时调制激光束的光频率。该传感器还包括:公共载体(44),其中布置有光学谐振器;以及装置,其被配置成接收来自多个激光器的光并且确定激光束的光频率之间的差。在另一方面,光学路径长度传感器包括多个干涉仪,每个干涉仪是非对称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或非对称迈克尔逊干涉仪,其中,多个干涉仪中的至少两个具有不同的光学路径长度不平衡。

    精确的原子分子饱和吸收光谱频率波长探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9445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550766.7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确的原子分子饱和吸收光谱频率波长探测方法及系统,包括高稳定激光源,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第一平面反射镜,拍频干涉模块,光学锁相环和声光调制器,所述探测激光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的第一光路折射端与所述拍频干涉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拍频干涉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光学锁相环的输入端连接,频率参考源的输出端与所述光学锁相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学锁相环的输出端与AOM驱动器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AOM驱动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声光调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声光调制器的实现探测激光频率可控的调谐,有效地避免声光调制衍射角度变化,实现快速可控的锁定探测激光的频率。

    一种产生周期性波长混叠的二维色散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454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1335814.6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一种产生周期性波长混叠的二维色散系统,依次包括:入射模块、第一光栅、均平行于Z轴方向的第一和第二反射镜、第二光栅及出射模块,入射模块将输入光准直,经过第一光栅在X轴方向上产生角色散,第一光栅输出的光束在Y轴方向上倾斜进入到在由反射镜组成的镜像空间,被色散展宽的光束在X轴方向出现空间混叠,然后,经混叠的光束到达第二光栅;两个光栅在单位长度上具有相同的刻蚀线数,而且方向相对,能够补偿第一光栅产生的色散;经过第二光栅后的输出光束在X轴方向为平行光,在Y轴方向产生不同的位移,产生二维色散,二维色散的输出光束经出射模块进行会聚,以在CCD上获得图像。提升了光谱仪的分辨率和光谱测量范围,既微型化又有高分辨率。

    一种基于模式复用MZI的片上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公开(公告)号:CN1197145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38766.7

    申请日:2024-12-13

    Inventor: 马小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式复用MZI的片上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包括:MZI、探测器、傅里叶变换模块,待测光通过MZI输入端输入,MZI输出端依次与探测器、傅里叶变换模块连接。本发明基于模式复用的MZI使得两臂中的传输模式TE0、TE1、TE2分别被调制,同时,推挽结构的调制电极使得上下臂中被调制模式产生相反的、较大的有效折射率变化,从而极大的增大了两臂的有效光程差,进而实现了高分辨率、低功耗、结构简单且紧凑的片上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且本发明两臂折叠设计的MZI结构简单且紧凑。

    基于声光移频器的外差激光干涉仪信号处理环节动态性能校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877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1240405.8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基于声光移频器的外差激光干涉仪信号处理环节动态性能校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涉及外差激光干涉仪动态测量性能校准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外差激光干涉仪的校准方法,其校准结果耦合了机械安装等带来的阿贝误差、余弦误以及由于非同步测量带来的数据周期误差,带来的难以评定干涉仪信号处理环节的动态测量性能的问题。校准装置包括激光器组件、第一测量光路、第二测量光路、AOFS驱动及电机控制器光路和相位计;激光器组件发射激光射入分光棱镜组件中,分光棱镜组件将入射光分成两束激光分别射入第一测量光路、第二测量光路中,最后发送到相位计中解算出相位差。本发明适针对外差激光干涉仪的信号处理环节在目标高速运动下动态测量性能的等效校准装置。

    一种微双臂MZI模式监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工作原理

    公开(公告)号:CN11844315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0440814.0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双臂MZI模式监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工作原理,属于光纤模式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成像法结构不是全光纤且不易集成,数值分析法又无法分析复杂的光学系统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宽带光源和光谱分析仪和微双臂MZI结构,所述微双臂MZI结构包括单模光纤、无芯光纤、分束耦合点、干涉臂、参考臂;一种微双臂MZI模式监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两根光纤放入光纤夹具中;S2,电弧放电耦合第一个点;S3,耦合第二个点;S4,分别与宽带光源和光谱分析仪连接。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分析MZI干涉仪透射光谱和相应傅里叶空间频谱图的分布,了解参与干涉的模式特性,以此实现全光纤化的模式检测。

    精确的原子分子饱和吸收光谱频率波长探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944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50766.7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确的原子分子饱和吸收光谱频率波长探测方法及系统,包括高稳定激光源,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第一平面反射镜,拍频干涉模块,光学锁相环和声光调制器,所述探测激光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的第一光路折射端与所述拍频干涉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拍频干涉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光学锁相环的输入端连接,频率参考源的输出端与所述光学锁相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学锁相环的输出端与AOM驱动器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AOM驱动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声光调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声光调制器的实现探测激光频率可控的调谐,有效地避免声光调制衍射角度变化,实现快速可控的锁定探测激光的频率。

    基于气体吸收光谱频率补偿的光时域反射系统及解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100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10869309.3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气体吸收光谱频率补偿的光时域反射系统及解调方法,该光时域反射系统包括:φ‑OTDR系统光源、啁啾脉冲信号调制模块、第一放大器、耦合器、气室、第一探测器、环行器、待测光纤、第二放大器、滤波器和第二探测器,φ‑OTDR系统光源的连续激光信号经啁啾脉冲信号调制模块转换为啁啾调制脉冲信号,啁啾调制脉冲信号一路信号进入气室,第一探测器根据气室的透射信号获取气体吸收光谱,另一路信号经第一端口进入第二端口,进入待测光纤,光纤瑞利散射信号经第二端口进入第三端口后经第二放大器放大;第二放大器放大后的散射信号经滤波器过滤后由第二探测器获取。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扫频φ‑OTDR系统受光源频率漂移影响导致测量精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一种傅里叶光谱仪及其控制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2435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41212.9

    申请日:2024-0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谱分析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傅里叶光谱仪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傅里叶光谱仪包括:控制单元、收光单元、第一探测单元、第二探测单元、干涉单元以及带有旋转结构的延迟单元;第二探测单元,用于将激光信号依次输入至所述干涉单元和所述延迟单元后,得到激光干涉信号,并将激光干涉信号输出至控制单元得到采样时钟信号,用于控制干涉信号采样的采样频率。本发明通过引入第二探测单元和带有旋转结构的延迟单元,使得光谱仪能够更灵活地控制采样过程,提高了采样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精确控制光程差的变化,提高了光谱数据的分辨率,有助于更准确地解析采样光的光谱特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