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用止挡件及具有该拉链用止挡件的拉链

    公开(公告)号:CN202069058U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020654694.8

    申请日:2010-1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能够获得对拉链带的良好的卡定力的、能够以良好的尺寸精度进行凿紧操作的拉链用止挡件及具有其的拉链。该拉链用止挡件(14)连接在通过拉头(13)能够啮合或分离的拉链链牙列(12)的至少一端上,并被凿紧固定在拉链带(11)的端缘上,所述拉链用止挡件具有一对腿部(21、22)、和将所述一对腿部(21、22)连结起来并在往拉链带(11)上凿紧固定时承受塑性变形的截面大致为U字形的连结部(23),所述止挡件(14)的内侧面上具有沿着拉链带(11)的长度方向形成的第一槽条部或突条部(24)、和沿着与第一槽条部或突条部(24)交叉的方向形成的第二槽条部或突条部(25)。

    防水性拉链的拉头
    2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639884U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21006979.9

    申请日:2024-05-10

    Inventor: 伊藤直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性拉链的拉头,容易安装于一对拉链牙链带且发挥防水性。拉头通过主构件与副构件的连结而一体化。主构件包括第一翼板、柱以及从柱延伸的主板部。副构件包括左右的凸缘以及将左右的凸缘接合的副板部。主板部与副板部协同工作而构成第二翼板。主板部包括对拉链牙链带的链牙进行引导的主引导部以及与主引导部一体的主连结部。副板部包括架设于左右的凸缘的桥接部以及与桥接部一体的副连结部。主连结部与副连结部连结。通过第一止挡件使拉头停止向前方的移动。第一止挡件包括上下突出的密接壁。其中一个密接壁与第一翼板紧密接触,另一个密接壁与主引导部紧密接触。

    绳安装件
    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425475U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20638329.X

    申请日:2024-03-29

    Inventor: 马乐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绳安装件,能够通过简易的安装手段而对绳具备高保持力来防止绳脱落。绳安装件适用于安装绳,且包括:本体部,构成为S形,且在相对两端具有反向设置的一对挂勾部;以及引导部,从至少其中一侧的所述挂勾部的外端侧朝向另一侧延伸而构成长条状,其中所述挂勾部的内周各自形成有具有圆心的圆弧,所述圆心以假想线相连,所述挂勾部各自具有通过对应的所述圆心且与所述假想线垂直的基准线,并且所述引导部的前端在长度方向上延伸至比另一侧的所述挂勾部的所述基准线更靠外侧。

    拉链用拉头以及拉链
    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303253U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20915273.8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用拉头以及拉链,能够提升拉链用拉头的滑动顺畅性并避免插棒的损毁。拉链用拉头包括:上翼板以及下翼板,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对向设置;连接柱,连接上翼板以及下翼板的前端侧;以及至少一引导凸部,设置在上翼板的前端侧且位在连接柱的其中一侧边,其中引导凸部的面向下翼板的下表面形成为平面,而从上翼板的对应于链牙通道的下表面水平地形成,引导凸部具有从前端往末端逐渐变宽的倾斜面,且倾斜面的宽度大于插棒的设有半链牙部的端部的对角线的长度与半链牙部的厚度之间的差值。拉链包括拉链链条、以及安装在拉链链条上的拉链用拉头,且拉链用拉头适于经由滑动而通过拉链链条所安装的插棒。

    隐形拉链用拉链牙链带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171469U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322615846.3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隐形拉链用拉链牙链带(11A、11B),其包括:一对拉链带(20A、20B);以及一对拉链链牙列(30A、30B),其分别具有线圈状的单丝列(29A、29B)和芯线(15)。拉链链牙列的各链牙(31)包括啮合头部(32)、上脚部(33)、下脚部(34)和连结部(35),各链牙通过在下脚部形成弯折部(38),使下脚部的下表面(37)形成为与弯折部相比更靠连结部侧的第1下表面(37a)比与弯折部相比更靠啮合头部侧的第2下表面(37b)靠近上脚部侧。

    带体结构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997091U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20542191.3

    申请日:2024-03-20

    Inventor: 髙樱亮一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体结构,能够提升结构强度与结构多样性,并具有较为简易的制作方式。带体结构包括:环状部件,包括细长形的绳部、以及对应设置在所述绳部的相对两端的一对固定部;以及本体部,设有供所述固定部插入的插入口,其中各所述固定部具有与所述绳部的对应端连接的连接孔、往外侧突出的凸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凸部的周边的凹部,所述环状部件以所述绳部弯折且相对两端彼此并排设置的方式构成为环状,且以各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凸部彼此嵌合至对向的所述凹部而对所述绳部的相对两端进行定位,并且所述环状部件在一对所述固定部彼此已定位的状态下插入所述本体部的所述插入口并固定于所述本体部。

    缝合有拉链的物品及拉链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690274U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20258709.0

    申请日:2024-02-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合有拉链的物品及拉链。沿着第2虚拟线(G2)将拉链链布(3)与布料(101)缝合,该第2虚拟线(G2)平行于根据2个以上拉链链齿(4)与缝纫机压脚(200)的直接接触而确定的第1虚拟线(G1)。沿着第4虚拟线(G4)将拉链链布(3)与布料(101)缝合,该第4虚拟线(G4)平行于根据塑料部件(10)与缝纫机压脚(200)的直接接触而确定的第3虚拟线(G3)。塑料部件(10)具有供缝纫机压脚(200)接触的导向面(11),以使第1及第3虚拟线(G1、G3)在同一直线上延伸而形成一条导向线(L1),且使第2及第4虚拟线(G2、G4)在同一直线上延伸而形成一条预缝制线(F2)。

    一种隐形拉链用拉头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554847U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20188584.9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隐形拉链用拉头,包括拉头主体,拉头主体包括下翼板、竖直设置在下翼板前端部的引导柱、从引导柱上向后延伸出的上翼板、竖直设置在下翼板左右外边缘侧的壁部、以及从壁部的上端以相互接近的方式向内延伸的凸缘,下翼板的前端处设有向后凹入的凹部,壁部的前端部为向前延伸至下翼板前端处的壁部延伸部,凸缘的前端部为向前延伸至下翼板前端处的凸缘延伸部。本申请通过拉头主体上下翼板前端处的凹部、壁部前端向前延伸出的壁部延伸部、以及凸缘前端向前延伸出的凸缘延伸部,能够可靠地降低布料咬入的概率,尤其是能可靠地降低薄的布料被咬入的不良现象,从而避免因布料咬入而堵塞链牙通路,可靠地保证隐形拉链用拉头滑动顺畅。

    皮线编织部的动力传递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21117854U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22731045.3

    申请日:2023-10-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线编织部的动力传递机构,能够使向导纱器传递动力的带等的磨损降低,提高编织机的运转率。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拉链链条的芯绳皮线的编织机(100)中的皮线编织部(10)的动力传递机构。该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多个同步带轮(P),其分别与多个导纱器(20)连结,在外周部具有凹凸;同步带(V),其在表背面具有能够与所述多个同步带轮(P)的凹凸卡合的带凹凸部,被架设在多个同步带轮(P)上;以及驱动机构(70),其对所述同步带(V)进行驱动。所述同步带(V)具有彼此远离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通过使所述同步带(V)往复运动而使多个所述导纱器(20)往复旋转运动。

    拉链
    30.
    实用新型
    拉链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220236213U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21335939.4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拉链链牙(4、4’)包括在拉链带(3、3’)所在的平面的下方及上方分别设置的链牙下部(5、5’)及链牙上部(6、6’)。链牙上部(6、6’)包含单一的细长形状的部分,该单一的细长形状的部分包含:沿着与拉链(1)的中心线(CL)正交的拉链(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上表面(61、61’)、沿着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前侧面(62、62’)、以及沿着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后侧面(63、63’)。在拉链(1)的闭合状态下,拉链链牙(4、4’)的链牙上部(6、6’)不跨越拉链(1)的中心线(CL)。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