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链条和拉链
    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803977U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21484922.X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链条和拉链,其有助于降低拉头的滑动阻力并且实现金属制链牙的实用的滑动强度。在一对牙链带的彼此相向的一对金属制链牙(3)的列为啮合状态的拉链链条中,各牙链带包括:拉链带(1);以及金属制链牙(3)的列,其在所述拉链带(1)的长度方向上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安装于沿着所述拉链带(1)的内侧缘形成的芯部(12),所述金属制链牙(3)包括:一对腿部(10);以及头部(9),其连结该一对腿部(10)并且包括用于彼此啮合的凸状部位(9a)和凹状部位(9b),满足0.7≤PV/SA≤0.92,并且满足PS/PV≤0.24。

    环滑动件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751814U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21313891.1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滑动件。环滑动件(1)具备:环部(2),其以形成供窗帘轨道(9)贯穿的贯穿孔(20)的方式延伸成环状;和窗帘保持部(3),其设于环部(2),环部(2)具有对开口端部(22、23),该对开口端部(22、23)形成有与贯穿孔(20)连通的开口部(21)一,环部(2)的开口部(21)利用环部(2)的弹性变形而开闭,从环部(2)的中心轴线(C)朝向闭状态的开口部(21)的方向(R1)与从环部(2)的中心轴线(C)朝向窗帘保持部(3)的方向(R2)相互交叉。本实用新型的环滑动件相对于窗帘轨道的拆装作业容易。

    拉链用拉片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171466U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20439508.0

    申请日:2024-03-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用拉片,拉链用拉片的带(20)包括:第1带部(40),其一端部(41)固定于拉头安装部(10);第2带部(50),其一端部(51)固定于拉头安装部(10);连结部(60),其连结第1带部(40)的另一端部(43)和第2带部(50)的另一端部(53);以及凸部(70),其形成于连结部(60),向带(20)的表侧和背侧中的至少一方突出。移动部(30)具有贯穿移动部(30)的贯通孔(31),并且能够在第1带部(40)和第2带部(50)被插入到贯通孔(31)内的状态下在带(20)上上下移动。

    拉链链条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997101U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20407043.0

    申请日:2024-03-04

    Inventor: 庄佳之 砂川豊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链条,能够兼顾横拉时的弹性与结构强度。拉链链条包括:左右一对拉链带,各自具有带本体部、弯曲部、以及链牙安装部;以及左右一对链牙列,各自安装在左右一对拉链带的链牙安装部上。左右一对拉链带的各弯曲部的相对两端弯折而使对应的带本体部与链牙安装部在拉链带的厚度方向上重叠,且左右一对弯曲部彼此对向设置,以使左侧的带本体部与链牙安装部的延伸方向相反于右侧的带本体部与链牙安装部的延伸方向。左右一对链牙列各自以一根上缝线与一根下缝线所构成的环状缝制安装在对应的链牙安装部上。拉链带设有在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具有弹性复位力的补强部,并且补强部从弯曲部往链牙安装部延伸。

    拉链带、拉链链条、以及拉链

    公开(公告)号:CN221980210U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20352859.8

    申请日:2024-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带、拉链链条、以及拉链,能够兼顾拉链带的结构强度与可挠性,从而能够提升拉链带的适用范围与实用性。拉链带包括:带本体部,构成为具有第一厚度的编织结构;链牙缝制部,形成在所述带本体部的相对两侧的其中一侧,且构成为具有第二厚度的编织结构;以及缝合部,形成在所述带本体部的相对两侧的另一侧,且构成为具有第三厚度的编织结构,其中所述链牙缝制部的所述第二厚度比所述带本体部的所述第一厚度厚,且所述缝合部的所述第三厚度比所述带本体部的所述第一厚度厚。拉链链条适于缝合在织物上并安装有拉头来构成拉链,且包括所述拉链带以及多个链牙。拉链适于缝合在织物上,且包括所述拉链链条以及拉头。

    拉头
    6.
    实用新型
    拉头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218942443U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23173252.3

    申请日:2022-11-29

    Inventor: 酒井康行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头,能够抑制在滑动过程中对拉链带造成的损伤。拉头包括:上翼板;下翼板,与所述上翼板对向设置;以及引导柱,连结所述上翼板与所述下翼板的前端,其中所述下翼板具有从所述下翼板的左右一对下翼板侧缘部朝向所述上翼板延伸设置的左右一对下凸缘,所述下翼板的左右一对所述下凸缘具有彼此平行的下凸缘平行部、以及在左右一对所述下凸缘之间的宽度尺寸朝向所述下凸缘的后端侧渐缩的下凸缘渐缩部,并且左右一对所述下凸缘各自设有下斜面部,所述下斜面部设置在所述下凸缘的面向所述上翼板的顶部并横跨所述下凸缘平行部与所述下凸缘渐缩部,且朝向所述下凸缘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往下方倾斜。

    拉链
    7.
    实用新型
    拉链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218942437U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22801045.1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拉链(1)包括一对第一拉链带(10)及第二拉链带(20)、第一链牙列(50)以及第二链牙列(60)。在将第一链牙列(50)与第二链牙列(60)相互啮合时,第一拉链带(10)的宽度方向一端部(10a)与第二拉链带(20)的宽度方向一端部(20a)分别压曲成弧线形而相互密接。因此,第一拉链带与第二拉链带的间隙(中部分隔部)消失,链牙列的隐蔽性优异,进而外观优异。

    背包的固定件及背包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354199U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21626100.X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背包的固定件及背包。为了将携带品相对于背包临时固定而利用携带品的贯通孔,能够尽量长期发挥作为固定件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背包固定件涉及用于将携带品(P)临时固定于背包(1)的背负袋(2)并且能相对于携带品的贯通孔(P3)进行拔插的固定件(7)。而且,固定件利用伸缩绳(8)固定于背负袋并且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时为细长形状,包括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并且用于供伸缩绳插入的多个绳孔(14)和在厚度方向的两个面中的、作为与背负袋相反的一侧的面即正面凹入的正面槽部(15)。此外,正面槽部具备以将多个绳孔之间连接起来的状态延伸的槽主体部(15s)。

    拉链用自动包装机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492721U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20173590.6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用自动包装机,其包括:拉链承载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承载槽以及置于承载槽内的推板;推板与第二驱动机构相连在第二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承载槽的槽长方向移动且可将承载槽内的拉链从输出口处推出;筒状包装膜供给机构;筒状包装膜拉伸机构,包括第三驱动机构、置于承载槽下方且可沿承载槽滑动的滑动件,以及设置在滑动件上的上夹持组件和下夹持组件,当滑动件滑动时上夹持件在承载槽的上方移动,下夹持组件在承载槽的下方移动;两组封口机构,第一封口机构用于将筒状包装膜封装形成包装袋的后端封口;第二封口机构用于将筒状包装膜封装形成包装袋的前端封口。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定量拉链的自动包装,提高了拉链包装的效率。

    拉链牙链带安装构造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444425U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20835586.2

    申请日:2017-07-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1D1/06 A41D27/00 A44B19/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牙链带安装构造,该拉链牙链带安装构造能够减少前身下片的侧缘部处的重叠布料数量而使得裤子的轮廓整齐,另外能够提高裤子的舒适感,而且能够降低裤子的制造成本。拉链牙链带(11)的拉链带(T)利用缝线(S1)以拉链牙链带(11)的链牙(E)位于比下侧布料(P2)的端部(P23)靠内侧的位置的方式缝于下侧布料(P2)的上侧的表面,缝线(S1)中的位于比拉链带(T)靠上侧的部分与拉链带(T)的上侧的表面相接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