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带热轧过程表面换热系数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61370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01649.5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带热轧过程表面换热系数的预测方法,包括利用有限元模型和换热修正公式来预测板带表面换热系数,依据板带的实测温度和计算温度的比较值,来确定板带表面的换热系数。本发明针对板带热轧过程预测热轧板带表面换热系数,可以获得整个轧制过程板带表面换热系数变化,信息详尽准确,能够获得很高的板带表面换热系数预测精度,为轧制过程提供设定和优化参数;应用性强,计算效率高;本发明适用于热连轧过程的粗轧机和精轧机。

    板带热轧过程中S型变步长法预测瞬态温度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78747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710158982.7

    申请日:2007-12-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板带热轧过程中S型变步长法预测瞬态温度场方法,S型变步长的时间步数学模型为:Δt=a-b×exp(-c×td),利用S型变步长方法进行瞬态温度场有限元求解不仅提高了计算精度,满足了初始温度场设定要求,而且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这种方法在有限元法求解瞬态温度场时解决了计算精度低、速度慢的问题,提高了计算效率。

    板带热轧过程中S型变步长法预测瞬态温度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78747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158982.7

    申请日:2007-12-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板带热轧过程中S型变步长法预测瞬态温度场方法,S型变步长的时间步数学模型为:Δt=a-b×exp(-c×td),利用S型变步长方法进行瞬态温度场有限元求解不仅提高了计算精度,满足了初始温度场设定要求,而且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这种方法在有限元法求解瞬态温度场时解决了计算精度低、速度慢的问题,提高了计算效率。

    一种提升大差异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缝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9558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71077.5

    申请日:2024-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大差异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缝性能的方法,属于搅拌摩擦焊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被焊母材板材进行清理后,将焊具安装于搅拌摩擦焊机上,将焊具轴肩扎入上层软质母材且焊具搅拌针扎入下层硬质母材实施焊接,随后进行焊后热处理。本发明通过界面弱穿透焊接方法,使界面材料在软质金属塑化驱动主导下进行流动成形,不仅能削弱界面产热,还能避免由于过多硬质金属参与流动所易引发的界面材料流动不一致性缺陷问题;通过焊后低温热处理,促进界面扩散反应,生成有助于接头性能提升的焊缝界面扩散层,避免传统高温热处理带来的接头易脆化及能耗过大等问题。

    一种棒材的快速冷却过程温度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40889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840972.6

    申请日:2022-0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棒材的快速冷却过程温度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种棒材轧制信息以及轧制完成后的棒材断面的形状;构建所述轧制完成后的棒材断面的形状对应的有限元非均匀网格划分模型;对所述有限元非均匀网格划分模型进行区域划分,获取至少一个区域内的至少一个节点的坐标信息;根据所述轧制信息,获得快速冷却过程中各处理阶段的换热系数;所述处理阶段包括:空冷阶段和水冷阶段;根据所述坐标信息、所述空冷阶段的换热系数、水冷阶段的换热系数和预设温度预测模型,得到所述棒材的快速冷却过程的预测温度分布。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实现棒材的快速冷却过程中棒材心部温度的测定。

    一种便捷式休息拐棍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0668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1117848.1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老人支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捷式休息拐棍,其体积较小,降低空间限制,出行较为轻便美观,且降低绊倒老人可能性,减少安全隐患;包括坐布、把手、两组上支撑杆、中支撑杆组和两组下支撑杆,中支撑杆组包括进布管、卷布管、支撑轴、发条和支撑管,卷布管上连通设置有取放口,发条缠绕在卷布管上,进布管可转动套设在卷布管上,卷布管可转动套设在支撑轴上,进布管固定套设在支撑轴上,发条中心区域与卷布管连接,发条外围区域与进布管连接,坐布一端与支撑管连接,坐布另一端穿过取放口伸入至进布管内与卷布管连接,支撑管顶底两端分别与上支撑杆底端和下支撑杆顶端的轴连接处以及上支撑杆与把手的轴连接处均设置有限定机构。

    一种五机架冷连轧机原料板启车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42297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910533114.5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五机架冷连轧机原料板启车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包括:控制机架同时压下至原料板模式初始轧制力;控制轧机以穿带速度启车,自第一机架至第五机架依次完成由原料板模式初始轧制力至规程设定轧制力的转变,按照预设比例对相邻机架的速度进行分配,并在预设的时间段内基于各机架之间的张力对速度比进行修正,运行机架经过此段过渡长度后,进入自动化闭环控制运行。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原料板模式启车时轧机的速度、张力和压下系统的控制方式,根据不同规格产品的目标设定值不同,精确控制各机架压下系统原料板模式过渡过程。通过对原料板启车过程的高精度控制,可以大幅度提高板带头部厚度控制精度并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交替反挤压制备细晶镁合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70130B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610375749.3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交替反挤压制备细晶镁合金的方法,属于镁合金加工技术领域。方法:1)切割得镁合金圆柱体棒;2)棒料加热处理;3)模具预热;4)交替反挤压:将镁合金圆柱体棒,进行3~6道次的反挤压,制得镁合金变形件;每道次反挤压的操作顺序相同;每两道次反挤压之间,进行一次坯料回炉加热,将坯翻面进行下一道次反挤压;其中,首次反挤压,将镁合金圆柱体棒置于凹模底部,中心凸模下行后卸载,然后,空心凸模下行;5)最终道次锻造:中心凸模和空心凸模同时下行挤压,获得细晶镁合金。本发明方法,通过交替反挤压,制备强度与塑性明显提高、平均晶粒尺寸在10μm以下的细晶镁合金材料;设备简单,成本低,效率高、易于操作,视线里工业化。

    一种板带热轧过程表面换热系数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61370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410001649.5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带热轧过程表面换热系数的预测方法,包括利用有限元模型和换热修正公式来预测板带表面换热系数,依据板带的实测温度和计算温度的比较值,来确定板带表面的换热系数。本发明针对板带热轧过程预测热轧板带表面换热系数,可以获得整个轧制过程板带表面换热系数变化,信息详尽准确,能够获得很高的板带表面换热系数预测精度,为轧制过程提供设定和优化参数;应用性强,计算效率高;本发明适用于热连轧过程的粗轧机和精轧机。

    抛光装置及自动金相抛光机

    公开(公告)号:CN106985054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17430.X

    申请日:2017-05-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29/02 B24B41/06 B24B47/20 G01N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相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抛光装置及自动金相抛光机;所述抛光装置包括进给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进给机构和所述夹持机构连接;所述进给机构包括壳体和挤压头,所述挤压头通过螺纹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滑动隔板,所述滑动隔板与所述盒体滑动连接;所述挤压头和所述滑动隔板之间设有挤压弹簧,所述滑动隔板与所述夹持机构连接。本发明所公开的抛光装置及自动金相抛光机,首先挤压头部分采用螺纹控制,精度很高且便于控制;创新性的采用弹簧来实现力的进给,实现了力的渐变,满足试样的抛光要求;底部夹持装置处安装了轴承,使得试样不仅可以随着抛光布进行公转,也可以进行自转,这样可以令试样抛光的更理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