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水型核反应堆堆内构件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03656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210574578.9

    申请日:2012-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压水型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它包括上部堆内构件和下部堆内构件,上部堆内构件包括测量导向结构、直插式水位探测器的导向结构、上堆芯板和上支承板,下部堆内构件包括吊篮组件和二次支承及流量分配组件,设计了新型的下腔室流量分配结构,并采用了位于压力容器上封头内的测量导向结构,同时设计了用于水位测量的直插式水位探测器的导向结构,使得压力容器内堆内构件能够均匀分配堆芯冷却剂,从而提升反应堆整体性能,简化了反应堆结构,另外设计了直插式的水位探测器的导向结构,也解决了水位探测器直径较大,难以在堆内弯曲所带来的问题。

    探测器用密封结构及反应堆密封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03440885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380425.5

    申请日:2013-08-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拆装密封件,包括压紧盖、限位件、托环和弹性密封件,压紧盖的底部开设有滑动槽,托环上设置有凸壁,凸壁上开设有滑孔,凸壁插入滑动槽中,限位件设置于压紧盖上且同时位于滑动槽和滑孔中,弹性密封件设置于压紧盖与托环之间。整体拆装密封件安装和拆卸方便,易用性好。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上述整体拆装密封件的探测器用密封结构,它具有自紧功能,密封性能好,密封可靠度高;具有位移补充功能,在温度和压力变化时不会发生泄露;设置有连续的导向通道,探测器插入和抽出方便。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使用上述探测器用密封结构的反应堆密封容器。

    单根探测器用自紧式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40061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327284.0

    申请日:2013-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单根探测器用自紧式密封结构,包括探测器、管座及管状连接件,其中,管座设有流体腔及接通流体腔的探测器引入通道,管状连接件下端设置在探测器引入通道内且与管座连接,探测器下端穿过管状连接件内孔和探测器引入通道后设置在流体腔内。探测器引入通道内壁构成有环形支承台,探测器连接有位于管状连接件下方且设置在环形支承台上的分离环,管状连接件与分离环之间的区域设有填料密封件。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具有可靠的自紧式密封功能,保证了密封效果,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一种核反应堆下腔室筒式流量分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71502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40652.5

    申请日:2012-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反应堆下腔室筒式流量分配装置,其设置在压力容器下封头内的下腔室中,包括:流量分配筒、连接板、基础连接板;反应堆堆芯下支撑板、流量分配筒、连接板、基础连接板共轴线,并且自上而下依次布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堆下封头内表面并径向凸出的支撑环;所述流量分配筒为筒状结构,其下端固定在所述支撑环上。本发明简化反应堆下腔室结构,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发明实现反应堆下腔室冷却剂流量的分配,克服了堆芯入口区域流场不均匀现象;本发明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经济性。

    一种固定于土建平台上可翻转的堆顶电缆桥架

    公开(公告)号:CN103470854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210187606.1

    申请日:2012-06-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体化反应堆堆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固定于土建平台上可翻转的堆顶电缆桥架。其支承座锚固于土建平台中;电缆桥架一端与支承座活动连接,可翻转大于等于90度;电缆桥架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由框架结构和拉杆组成,框架结构一侧与电缆桥架上方连接,另一侧与拉杆连接;固定座锚固于土建平台中,位于支承座的外侧;电缆桥架的另一端设置有两根支腿;电缆连接板安装在反应堆堆顶结构的上方;电缆桥架水平放置时,其支腿支撑在反应堆堆顶结构上方;电缆桥架翻转到竖直位置时,其拉杆与固定座连接。本发明减小了堆顶结构的轴向和径向尺寸,减少了堆顶结构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时间,提高了反应堆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一种导流式一体化核反应堆堆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6725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2804.1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堆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流式一体化核反应堆堆顶结构,包括围筒,所述围筒结构用于容纳控制棒驱动机构,所述围筒下端能够与压力容器顶盖相连;所述围筒上端侧壁设置有出风结构、下端侧壁设置有进风结构;所述围筒上端内部设置有弧形导流板,所述弧形导流板设置有供所述控制棒驱动机构穿过的通孔,所述弧形导流板用于将所述围筒内的气流导向所述出风结构。本发明采用弧形导流板对冷却控制棒驱动机构后的气体进行导流,高温气体的沿程阻力,更容易将高温气体导流至围筒组件顶部的出风结构处,从而改善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散热条件,以在对控制棒驱动机构进行有效散热的同时,确保电缆温度处于正常工作范围内。

    一种堆内构件整体式上支承结构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8628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711470439.0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堆内构件整体式上支承结构成形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采用电熔增材制造技术,制造出堆内构件整体式上支承结构的堆内构件整体式上支承结构成形方法;取消了型材、配套焊材的生产,缩短了生产周期;取消了所有的全焊透焊缝,避免了结构的焊接变形,提高了成形质量;采用了整体成形的上支承结构,结构连续性好,力学性能更好;整体成形的上支承结构的结构材料性能均匀,尤其是结构厚度方向材料性能无差异;制造工艺大大简化,制造周期大幅度缩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