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核反应堆燃料棒的电加热装置及装配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328226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0838185.2

    申请日:2016-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核反应堆燃料棒的电加热装置及装配工艺,包括模拟包壳、模拟燃料元件芯块,在模拟燃料元件芯块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16个通孔,在部份所述的通孔内安装有热电偶丝正极、在部份所述的通孔内安装有热电偶丝负极,在其余的所述通孔内存储惰性气体;在模拟燃料元件芯块的内部空腔中安装有电加热棒;在模拟包壳外侧安装有多个外置式壁温热电偶。本发明用于实验室模拟核反应燃料棒,开展严重事故条件下压水堆用燃料棒高温降质及再淹没行为实验。工作介质为水介质、蒸汽介质或惰性气体介质,工作压力常压~5MPa,长期工作温度为常温~1800℃,短期工作温度为常温~2400℃。

    在压力环境维持条件模拟淹没发热部件的实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6992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07130.6

    申请日:2017-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压力环境维持条件模拟淹没发热部件的实验系统及方法,包括补水系统、储水系统、水位维持系统、发热实验装置和背压水系统,补水系统通过补水管道与储水系统连接为其补水;储水系统通过送水管道与水位维持系统连接以维持其水位不变,并在送水管道上设置调节阀和流量计,水位维持系统通过连通管道与发热实验装置连接稳定供水,并在所述连通管道上设置连通截止阀;发热实验装置包括打压实验容器,打压实验容器内设置有发热部件,打压实验容器的入口位置设置压力变送器,以实时监测发热部件所处的压力值,在打压实验容器的出口位置安装排出管道,排出管道末端设置有排出截止阀;排出管道尾部还通过三通连接有背压水系统。

    一种复杂流场内静压测量装置及流速测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6374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1052229.5

    申请日:2016-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1/00 G01P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流场内静压测量装置及流速测算方法,包括取压管、连接管、取压头、取压机构以及折流板,所述取压头设置在取压机构中,连接管设置在取压管和取压头之间且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取压管和取压头连接,连接管与取压头连接的端头设置在取压机构内部,并且连接管与取压机构连接,折流板与取压机构固定,且取压管、连接管、取压头以及取压机构依次连通。本发明能够在流体流动方向不断变化的复杂瞬变流场内,在各种流体流动方向条件下有效屏蔽瞬变动压的影响,配合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复杂瞬变流场内静压,并根据静压与全压的区别,测算出流场内特定位置实时流速,为流场测算提供基础。

    采用热电偶测量圆管内壁面温度时的热电偶定位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6257248A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10833985.5

    申请日:2016-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采用热电偶测量圆管内壁面温度时的热电偶定位机构,包括支顶弹簧架、中空定位直管、调节杆、前限位件及后调节件,支顶弹簧架包括卡环、环形卡箍及多块连接卡环和环形卡箍且外凸折弯的弧形弹簧片,环形卡箍套设于中空定位直管前端,弧形弹簧片凹陷区域的中央构成贯穿弧形弹簧片的定位缺口。中空定位直管中陶瓷定位管的中央定位管段与待测圆管内径相匹配,调节杆穿过中空定位直管、环形卡箍及卡环,前限位件设于调节杆前端用于限制卡环前移,后调节件设于调节杆后端用于配合调节杆控制弧形弹簧片折弯。本发明应用时能降低待测圆管振动对测量精度造成的影响,且能保证长期使用过程中测量端头与待测圆管内部接触的可靠性。

    可缓解水润滑主泵轴承空化磨损的非能动增压稳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727140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210384577.8

    申请日:2012-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缓解水润滑主泵轴承空化磨损的非能动增压稳压系统。该系统把原有敞口的主泵头箱改为封死头箱并在排气溢水管线上加装两个电动截止阀以及在头箱上部三通加装一个排气阀;通过节流件、止回阀和稳压罐构成压力稳定系统,缓冲去盐水供应系统压力波动对头箱的影响;利用现有的氮气低压系统并加装调节氮气压力用的手动截止阀和关闭截止氮气供应用的手动截止阀构成稳压罐的充气系统;通过打开与止回阀并联的电动截止阀、主泵头箱排气溢水管线上的排气阀,并关闭稳压罐进水管道上的电动截止阀,可快速切断改造回路部分与原系统的联系;通过开启稳压罐充气管道上的关闭截止氮气供应用的手动截止阀,可在反应堆运行时进行补气。

    便于测量壁温的球形燃料元件模拟件及其组装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881339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316322.8

    申请日:2012-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便于测量壁温的球形燃料元件模拟件及其组装工艺,包括棒状电热元件,电热元件的两端分别与上导电板、下导电板连接,在所述电热元件的一端设置有内凹的盲孔,在电热元件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盲孔底部连通的圆孔,在所述盲孔内安装有铠装热电偶,在铠装热电偶与电热元件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套管,所述圆孔用银钎焊填充焊接。本发明在每个电热元件内均可以安装铠装热电偶,在任意的一个电热元件内都可以测量任意深度的,可以准确地模拟出球形燃料元件,适用于的模拟件的水工特性实验;电热元件的几何结构尺寸及排列尺寸以球形燃料元件为基准、通过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与传热学理论计算得到,可有效模拟球形燃料元件热工水力特性。

    一种压力容器下封头热流密度的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54102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273840.0

    申请日:2013-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压力容器下封头热流密度的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包括整体呈长方体的弧形模拟器,所述弧形模拟器向其中一个侧面弯曲,形成横截面为矩形的四分之一个圆环,其外径为R,内径为R-B,B为弧形模拟器的厚度,弧形模拟器的宽度为Am。本发明可以模拟堆芯熔融物在不同事故条件下的发热功率,还可以同时实现下封头冷却流量的模拟,模拟装置可以模拟严重事故条件下堆芯熔融物在不同事故条件下的发热,同时模拟装置还可与其他结构共同形成冷却通道,可以用于实验室开展严重事故条件下压力容器下封头外表面流动传热特性以及临界热流密度实验,获得下封头外表面临界热流密度限值,为严重事故缓解系统的设计和有效性评估提供依据。

    一种高温易爆炸危险设备的模块化安全防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8539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234746.X

    申请日:2022-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易爆炸危险设备的模块化安全防护系统,涉及模块化安全防护系统领域,包括防护容器;防护容器内部设有被保护危险体和被保护体支架,防护容器包括上部封头、中段筒体和底部支撑封头,被保护危险体上端和上部封头的出口连通,被保护危险体下端和底部支撑封头的进口连通;被保护体支架包括顶部支撑框和底部支撑框,顶部支撑框和底部支撑框分别固定于上部封头与底部支撑封头的内壁;顶部支撑框将被保护危险体上部固定在内;底部支撑框和被保护危险体下部活动连接,被保护危险体可在底部支撑框上沿自身轴线位移。该系统可作为实验室用高温易爆测试件的模块化安全防护系统,也可用于危险物体、危险测试过程的模块化安全防护。

    一种非接触式电绝缘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58532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234706.5

    申请日:2022-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电绝缘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外壳和带电结构体;密封外壳带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内从一端到另一端方向依次安装有同轴设置的进口接管、带电结构体和出口接管;进口接管和带电结构体端部之间、出口接管和带电结构体端部之间均留有空隙;带电结构体侧壁上设有连接负电极和连接正电极,连接负电极和连接正电极均从密封外壳侧壁穿出;带电结构体外壁和安装通孔内壁之间设有结构体绝缘垫块;进口接管和安装通孔内壁之间设有进口绝缘垫块;出口接管和安装通孔内壁之间设有出口绝缘垫块。采用本方案,可以在介质温度过高或者不易接触(强腐蚀性、强污染等)时,实现非接触式的绝缘密封,大幅降低特殊应用环境下密封材料的成本。

    在压力维持及池式蒸发条件下水位保持的实验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10539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208396.2

    申请日:2017-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压力维持及池式蒸发条件下水位保持的实验系统和方法,包括补水系统、储水系统、水位维持系统和发热实验装置,补水系统通过补水管道与储水系统连接为其补水;储水系统通过送水管道与水位维持系统连接以维持其水位不变,并在送水管道上设置调节阀和流量计,水位维持系统通过连通管道与发热实验装置连接稳定供水,并在所述连通管道上设置连通截止阀;发热实验装置包括打压实验容器,打压实验容器内设置有发热部件,打压实验容器的入口位置设置压力变送器,以实时监测发热部件所处的压力值,在打压实验容器的出口位置安装排出管道,排出管道末端设置有排出截止阀。

Patent Agency Ranking